克什米爾: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英國的入侵讓印度翻越了喜馬拉雅山

維達說 發佈 2024-03-02T19:51:01.922868+00:00

其實,除了印巴兩國,克什米爾與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關係的來源便是拉達克、巴蒂爾斯坦和坎巨提,這三地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作為西藏地方或者我國中央政府的藩屬國,卻在近代百年逐漸被蠶食剝離。克什米爾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克什米爾爭端,被認為是當今世界很難解開的「死結」。克什米爾的那條印巴實控線,曾被視為「最危險的核戰爭爆發點」。其實,除了印巴兩國,克什米爾與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關係的來源便是拉達克、巴蒂爾斯坦和坎巨提,這三地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作為西藏地方或者我國中央政府的藩屬國,卻在近代百年逐漸被蠶食剝離。

克什米爾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

中印互為鄰國,雙方實控邊境線綿延將近2000餘公里,卻因近代百年的歷史遺留問題,雙方就邊境線劃分未達成共識,便產生了諸多邊境爭議區,比如印方主張的所謂「麥克馬洪線」和「詹森線」,我方主張的傳統習慣線。傳統習慣線是歷史上中印兩國之間的邊界長期以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山為大致分界,所形成邊界線,是在兩國人民長期友好相處的歷史過程中,按照雙方管轄所及的範圍形成的。

但這一傳統的藏印習慣線伴隨著英國人對印度殖民的深化,而遭到破壞,在英國人的主導下,原本相比相互獨立的坎巨提(罕薩)、吉爾吉特(小勃律)、巴爾蒂斯坦(大勃律、巴勒提)、拉達克、克什米爾谷地、查謨、蓬奇等七大區域被雜糅在一起,形成了所謂克什米爾地區。而實際上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克什米爾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更從未作為一個整體有效管理過,最初的克什米爾也僅是指克什米爾谷地。

這個存在不過百年的「大雜燴」的地區,其文化、信仰、人種也是拼接狀態。就拿印控克什米爾來說,其內部就分為信仰藏傳佛教的拉達克、信仰伊斯蘭教的克什米爾谷地和信奉印度教的查謨,像三塊不同顏色的七巧板,被溪谷和高山拼接在一起。就算是巴控克什米爾,其內部除了自由克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坎巨提信奉伊斯蘭教外,巴爾蒂斯坦同相鄰的拉達克一樣,盛行藏傳佛教。

究其根源就在於,拉達克曾在「上阿里」,即西部藏文化的「芒域」範圍內,其北面是阿克賽欽無人區,東面是阿里高原無人區,只有東南方因古格王朝曾統轄此地,是居民聚集地,而與此相連唯有印度河及其支流什約克河切割了高大山地,形成的眾多河谷地區才是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所以這裡集中了大量拉達克大部分的人口。不過即便如此,在這片面積達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有27萬人口。

與拉達克相鄰的巴爾蒂斯坦,唐代稱為大勃律,清代稱巴勒提,是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交匯處的一個山間盆地,印度河從中間流過,地理結構上與拉達克是一體的,雖然人種與拉達克的黃種人不同,但深受藏文化影響,70%的人口講藏語,不過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多數人已經改信。

巴爾蒂斯坦是歐洲人最先接觸的藏區,所以被稱為「第一西藏」或「小西藏」,而拉達克被稱為第二西藏,或「大西藏(Great Tibet)」;而西藏則被稱作第三西藏或者「中心藏區」(Central Tibet)。西方學者通常還把巴爾蒂斯坦、拉達克與阿里一帶合稱為「西部藏區」,可見前兩者與西藏在宗教文化上一脈相承,特別是拉達克,有90%以上的居民信仰藏傳佛教,早期西方拍攝的西藏題材的電影,都是在拉達克取景的。

拉達克遍布很多喇嘛寺廟,其中有名的如提可色寺、黑米斯寺、拉嘛雍碌寺和阿契寺等。特別是提克西寺,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非常壯觀,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每天早晨6點(冬天晚些),這裡都會舉行吹號儀式,然後所有的僧侶們在大殿裡一起吃早餐,並有嚴肅的翁擇在此監督,眾人都不說話。早餐很簡單,就是酥油茶和青稞面,小喇嘛輪流添茶、裝青稞粉,直到吃飽為止。

無論春夏秋冬,僧侶們的半個手臂總是裸露在外面,他們的生活很簡單,六個字總結:念經,喝茶,念經!拉達克不僅寺廟生活傳承了藏傳佛教的余脈,連普通信眾的裝扮也和西藏的佛教徒沒什麼兩樣。他們大多一手持轉經筒,一手握著佛珠,或倚在牆邊或行走在路上,為自己來世的理想而修習。拉達克人跟我們的藏族人一樣,也喜歡以蜜蠟、綠松石及紅珊瑚來裝扮自己。

拉達克的通道價值

拉達克、巴爾蒂斯坦、坎巨提作為我國的屬地一直持續到清末,但在此之前,我國也並未派駐與駐藏大臣或者伊犁將軍這樣的管理機構進行直接管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地處偏遠,由於阿克賽欽惡劣的氣候環境,這裡長期都屬於無人區,而南疆進入西藏就必須繞行拉達克。

路線有兩條,一是走桑株道過喀喇崑崙山口、薩西爾山口到拉達克,再沿印度河進入阿里地區;二是走柯克亞道經麻扎、喀喇崑崙走廊、星峽爾山口去往巴爾蒂斯坦,然後沿印度河而上進入拉達克,再進入阿里。所以拉達克是南疆、西藏商隊前往南亞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情報匯聚之地,更抵抗穆教的前沿,所以清朝將此地納入管轄對庇護西藏的意義重大。

也正是這些地緣價值,讓英國人看到了拉達克、巴爾蒂斯坦等高地對英屬印度殖民地的戰略意義,所以從1834年開始,英國人扶持錫克帝國名下的查謨土邦,兩度入侵拉達克,甚至一度攻入西藏阿里地區,雖然藏軍打退了查謨人對阿里的侵犯,但卻喪失了對拉達克的實際控制,到了1846年,贏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國也看透了清王朝的羸弱,於是便單方面將拉達克、巴爾蒂斯坦劃入新成立的克什米爾土邦。

到了十九世紀末,克什米爾土邦不斷西侵,控制了吉爾吉特等眾多小邦或部落政權,並將清朝藩屬國坎巨提變為清英兩國共有的藩屬國,最終「克什米爾地區」的版圖確定。不過英印帝國體系中的一個土邦,雖然克什米爾土邦「控制」了廣大區域,但其內部各個小邦政權隸屬關係錯綜複雜,並沒有形成有效管轄,這些問題一直延續到印巴分治後數十年,比如坎巨提的自主權一直延續到了1974年,才最終歸入巴控克什米爾。

英國中印邊界的「地圖開疆」

不過雖然克什米爾土邦政令無法覆蓋到整個克什米爾地區,但靠著英國的支持完成了名義上的統屬,而且英國人憑藉清朝西藏與拉達克之間模糊的邊界,一再單方面進行「地圖開疆」,甚至將邊界遠推至崑崙山脈,從而將克什米爾概念擴充到我國的喀喇崑崙走廊和阿克賽欽以及巴里加斯地區,憑空捏造出一個所謂的「中控克什米爾」,實在滑稽至極。

同時英國在控制坎巨提後,還是趁我們忙於應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機,由駐喀什總領事白克滿出面製造了大爾瓦沙事件,進一步侵占我國領土。實際上,這一事件只是英國有計劃有步驟侵占中印邊界西段中國領土的其中一步。由於英國在中印邊界西段提出了非法的「詹森線」,東段提出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按照此計劃,要分四步去實現。

第一步奪走拉達克,第二步控制坎巨提,第三步侵占蔥莎地區(隸屬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托林鎮,現為印實控),第四步便指向大爾瓦沙地區,進而圖謀阿克賽欽、林濟塘窪地、羌臣摩河谷(印控)、司丕提河谷(即巨哇、曲惹,印控)等中國領土。這些地區構成了如今中印邊界西段爭端的主要內容,禍根也由此而來。

只不過,由於中印邊境西段由於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的阻隔,雙方的陸路往來只能沿著山間通道行進,所以中印雙方的邊境摩擦、衝突便主要集中在通道地區。而整個中印邊界上大大小小有200多條通道,不過由於高海拔和氣候季節變化的緣故,絕大多數只能通行人和騾馬,甚至在冬季根本無法通行,只有極少數通道勉強可以常年通過。

中印邊界西段的精華:四大通道

單就中印西段邊界而言,主要通道有四條,分別是德普桑平地的奇普恰普河谷通道,這是中印最北端的一條通道,奇普恰普河是什約克河的上游,而後者正是印度河的右岸重要支流之一。所以這條通道是拉達克與我方阿克賽欽之間的重要通道,平均海拔5300米,我方天文點哨卡就在奇普恰普河谷。

然後是加勒萬河谷以南的羌臣摩河谷通道,它是基阿姆溫泉與阿克賽欽之間的重要通道,平均海拔4500米。目前該通道被印方實控,是印方捅向阿克賽欽的一把|「尖刀」,我方對應駐防的就是空喀山口。

第三條就是斯潘古爾-班公湖通道,這裡是拉達克首府列城通往西藏日土縣的重要通道,平均海拔4300米。目前我方占據著約三分之二的班公湖和整個斯潘古爾周圍的高地,而對面的通達河河谷由楚舒勒的印方占據著。

最後一條就是獅泉河通道,位於中印邊界西段的最南側,是列城通往西藏噶爾縣的通道,目前巴里加斯由印方實控,而我方在噶爾縣扎西崗鄉的典角村,與之隔典角曲對峙,平均海拔4450米,一旦有失,印方機械化部隊就可以直插我噶爾縣,切斷219國道。所以這裡扼守著西藏阿里通往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戰略要道。

考慮到六十年前,巴鐵就已經與我國完成了劃界,所以克什米爾問題對於我國,只有印控拉達克的東段邊界線問題。由於複雜的歷史遺留和地緣博弈等因素,我方在歷來對印控克什米爾主張的抗議,僅僅限於其錯誤地將我國的喀喇崑崙走廊、阿克賽欽、巴里加斯等地納入其中,而未對列城、卡吉爾等在我國界線之外的拉達克地區提出主張。這點也是很多自媒體都混淆的地方。

由於拉達克地處喜馬拉雅山脈與喀喇崑崙山脈之間,這意味著印度不但翻越了喜馬拉雅山,而且還將勢力滲透到了喀喇崑崙山主分水嶺的北麓,而我方已經處於退無可退的最後防線,而這也是我方的底線。囿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國際形勢和「先東後西」的策略,我們在這裡一直著眼於和平大局,但這並不代表就是老實可欺,只待東部大事平定,西部方才能籌謀進取。

上期回顧:加南達坂:正面剛不過的印度,妄圖從側翼威脅加勒萬河谷被反制

備註:本文為《克什米爾專題》的第19篇,也是終章,至於藏南篇後面再更新。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微博1002什麼,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