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的武器裝備及其來源5

dfzl飛舞 發佈 2024-03-03T01:21:39.482976+00:00

之前有人說:美式武器的彈藥供應無法保證正常戰鬥消耗,並舉例,廖耀湘第9兵團出發錦州時,14門155榴彈炮僅攜帶了158發炮彈,N6A的11門105榴彈炮也只攜帶了不足1500發炮彈。


關注 接上文


五、國民黨軍裝備和其運用上的不足之處

之前有人說:美式武器的彈藥供應無法保證正常戰鬥消耗,並舉例,廖耀湘第9兵團出發錦州時,14門155榴彈炮僅攜帶了158發炮彈,N6A的11門105榴彈炮也只攜帶了不足1500發炮彈。實際上,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由於國民黨軍的戰術補給能力太差了。以國民黨軍的美械裝備部隊來講,其輜重部隊的運輸能力可分為三種:

1、以新1軍,新6軍,第5軍,整編第11師,第74師等王牌部隊為例,軍(整編師)有汽車大隊(或汽車營),獸力營,旅(師)有輜重營,團有輜重連,大體上來講,輕武器的彈藥主要只能靠士兵自己攜帶,重機槍,迫擊炮的彈藥則是由機槍連和迫擊炮連內的彈藥排或彈藥班攜帶,獸力營有六七百匹馬,專門載師(軍)部的物品,汽車大隊或汽車營則主要裝載炮兵的彈藥,旅(師)團兩級的輜重部隊也沒有裝載彈藥的設備,是所謂的人力輸送部隊,只能在火線上輸送彈藥。

2、國民黨的主力部隊,軍(整編師)有輜重營,轄1個汽車連(約30輛汽車,)和2個人力連,其他與上同。

3、普通的部隊,沒有汽車部隊,只有騾馬和人力,在後期,由主力兵團及整編軍一級編制1個輜重汽車團,普通部隊的兵團及整編軍一級編制1個汽車大隊或汽車營。就其運輸能力而言,即使是第1類部隊,其運輸能力也只能輸送2個簡編師,並未完全實現摩托化。加上國民黨軍進入解放區後,連糧食等物品也要自己攜帶,這大大的減少了彈藥的攜帶量,而且美械裝備的射速快,火力強,彈藥消耗非常大,加上國民黨軍也不太重視後勤的補給,比如整編第74師,雖然超出了編制自行編組了1個輜重團,但卻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是個純步兵團(這種事在國民黨軍中是普遍現象)。而且每到戰鬥時,就把輜重及工兵等勤雜部隊改編為戰鬥一線部隊,而不是設法為輜重團增加大車,或騾馬等裝載彈藥的設備,因此,整編第74師僅僅用了兩天就打完了所攜帶的所有彈藥。而整編第74師的後勤能力卻是國民黨軍內最強的,多數部隊則只能靠騾馬,人拉肩扛與拉夫來解決,這就使國民黨軍認為美械裝備的彈藥供應無法保證戰鬥消耗。

另外,其海空軍與陸軍的重裝備也無法適應戰爭的需要,如海軍裝備了驅逐艦與巡洋艦等艦船,卻要與沒有海軍的解放軍打海戰?而不去設法裝備吃水淺,能攻擊沿岸的淺水重炮艦,內河艇,在塔山之戰中,重慶號巡洋艦就是因為吃水太深距離岸邊太遠,而無法發揮炮擊塔山的作用,再有,解放區有較長的海岸線,國民黨海軍有大批的登陸艦艇,卻取消了海軍陸戰隊的編制,把登陸艦艇用於運輸部隊與物資裝備。

還有空軍,雖然國民黨的空軍在內戰中,進行了大量的轟炸任務,還輸送過20個以上的步兵師及幾萬噸的戰略物資。但用其裝備的B-24,B-25轟炸機和P-51戰鬥機對付主要由步兵組成,武器裝備主要靠來自繳獲的解放軍而言,則很不頂用,多數時候,炸毀的目標還不如投下的炸彈值錢呢!加上國民黨空軍僅有的幾百架飛機分散在北至東北,西到陝西,南至長江的廣大戰區內,再有飛機的損耗,油料的缺乏,飛機維修等多種原因,對於解放軍只造成了麻煩而不是嚴重的威脅。實際上,對國民黨空軍來說,真正需要的是能夠大量殺傷人員的反游擊戰類型的飛機與集束炸彈,火箭彈等武器,而不是先進的B-24、B-25轟炸機和P-51戰鬥機。

此外,其陸軍的重裝備也無法適應戰爭的需要,如戰防炮,火箭筒,105榴彈炮等,前兩者,主要用於反坦克與攻堅作用,而對主要實行運動戰的解放軍來說效用不大,後者數量實在太少,轉移時不方便,而且操作不易,需要長期訓練,應當換裝,而應主要換裝重型迫擊炮與步兵炮,一則這些武器重量較輕,便於機動轉移,操作也相對簡單,彈藥也有較多的庫存,而且生產過程也比較簡單,可以大批量生產。


關注 接下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