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舉行:中國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發布

紅星新聞 發佈 2024-03-03T01:42:12.776654+00:00

3月25日,第33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上,《科幻世界》聯合四川大學中國科幻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2022)》(以下簡稱白皮書),從內容題材、創作生態、IP等多個層面提供了國內科幻網絡文學的最新發展狀況。

3月25日,第33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上,《科幻世界》聯合四川大學中國科幻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2022)》(以下簡稱白皮書),從內容題材、創作生態、IP等多個層面提供了國內科幻網絡文學的最新發展狀況。白皮書指出,科幻網絡文學已經成為我國廣大年輕人接觸科幻文化的主要渠道。

白皮書中顯示,在網際網路這一天然具有「年輕化」標籤的活動場域中,95後、00後正快速湧入科幻網絡文學的生產與傳播過程。同時,科幻網絡文學持續輸出優質作品,不斷斬獲業內重磅獎項,IP相關產業鏈條日趨完善,科幻網絡文學相對穩固的商業模式與健康有序的社區文化日漸成型,科幻成為最重要的網文品類之一,體現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趨勢。

科幻簽約量爆增

白皮書數據顯示,在2022年,起點中文網發布了42080部科幻網絡文學作品,原創科幻網絡文學作品簽約量增長30%,是熱門品類增長的第一名,規模僅次於作為傳統網文品類的玄幻與都市類別。

在題材方面,科幻網文的題材開掘也在逐步走向深處,作者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科幻元素套用,誕生了一系列新的融合寫作方向,如進化超能、未來世界、星際文明、超級科技等多個子類別,滿足了讀者多樣化的閱讀期待。

白皮書指出,科幻網絡文學受到傳統文學界、科幻文化界青睞,越來越多科幻網絡文學作品憑藉其創新性與趣味性,摘獲國內科幻文學領域的重磅獎項。如2021年在起點讀書暢銷榜上長期排行第一的《我們生活在南京》斬獲中國科幻最高榮譽「銀河獎」。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銀河獎中,共有13部網文作品入圍並最終收穫四項大獎,網文的入圍數量和獲獎數量都創歷史新高。其中,閱文白金作家遠瞳創作的《深海餘燼》獲得最佳科幻網絡小說,95後大神作家天瑞說符作品《泰坦無人聲》獲得最佳原創圖書,賣報小郎君的《靈境行者》與會說話的肘子《夜的命名術》斬獲最具改編潛力獎,獲獎的四部作品均連載於起點讀書App,這也是閱文集團旗下網絡文學作品連續六屆獲得中國科幻領域的最高獎項。

超七成作者為00後,讀者付費意願高

白皮書顯示,2022年共計有超4.2萬的起點作家創作了科幻網絡文學,其中,首次創作便選擇科幻題材的作家72%為00後,約超7成的科幻品類簽約作家為本科在讀及以上學歷;廣東、江蘇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以及四川這一中國科幻重鎮仍然是新增作家分布最多的幾個省份。近年來科幻網文作家爆炸式增長,年輕化、學歷高的趨勢明顯。

在讀者生態方面,科幻網文正在成為最受讀者歡迎的一種網文品類。

以起點為例,自2021年起,月均有近半數的讀者追更科幻題材網文,2022年科幻品類閱讀用戶數量相較去年同比增長39.73%,位居起點全品類題材中閱讀用戶增長首位。

科幻網文IP成改編熱

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入圍本屆「銀河獎」的科幻網絡文學作品中,IP改編率近5成。許多熱門科幻網文被改編為有聲劇、動漫、影視劇。如以《星域四萬年》《黎明之劍》為代表的改編動畫和以《夜的命名術》《第一序列》《泰坦無人聲》《繁星降臨》為代表的改編漫畫都已前後上線並收穫大眾市場的好評。在喜馬拉雅平台《夜的命名術》有聲劇播放量超11億,《靈境行者》有聲劇播放量超4億。

在輸出海外方面,白皮書指出,一批經典的國產科幻網絡文學亮相國際平台、傳播中國故事,成為中國文化出海浪潮中的「弄潮兒」。2022年,以《地球紀元》《第一序列》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科幻網絡文學作品首次被收錄至大英圖書館的中文館藏書目,《超級神基因》《超神機械師》等科幻網絡文學也先後入選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2021、2020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海外傳播榜」,憑藉上乘的創作質量與鮮明的審美個性在北美、東南亞等地區「圈粉」無數。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1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中,提到科幻題材已成為網絡文學的五大品類之一。而本次白皮書認為,「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在國家、社會和平台等各方的引導和扶持下,中國網絡文學形成了題材多樣化、類型多元化的內容格局,在書寫「中國故事、中國經驗、中國想像」的過程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作為當下最重要的一種網文品類,科幻網絡文學展現出「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未來敘事的無限可能。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