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拖把、切西瓜……大提琴家王健指導天賦少年們用了這些比喻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3-03T09:05:19.481084+00:00

「尼安德特人知道嗎?他們為什麼滅絕了,而人類存活至今?」王健問。他試圖以尼安德特人與人類的競爭,啟發大家關於優勢和劣勢的辯證思考,並引導同學們,多讀書拓寬認知和思維的廣度、深度。陽春三月,大提琴家王健從歐洲回到闊別三年的上海,回到母校上海音樂學院執教。與此同時,王健也將重回舞台。

「尼安德特人知道嗎?他們為什麼滅絕了,而人類存活至今?」王健問。他試圖以尼安德特人與人類的競爭,啟發大家關於優勢和劣勢的辯證思考,並引導同學們,多讀書拓寬認知和思維的廣度、深度。

陽春三月,大提琴家王健從歐洲回到闊別三年的上海,回到母校上海音樂學院執教。與此同時,王健也將重回舞台。

3月23日下午1點,上音教授王健的第一節線下專業課,在上海音樂學院南樓603教室正式開授。管弦系大提琴教授李繼武、青年教師王丹迪以及6名上音學生圍坐教室內。

3月23日下午1點,王健的第一節線下專業課在上海音樂學院南樓603教室正式開授。本文圖片來源均為 上海音樂學院

上音院長廖昌永專程來看望這位遠道歸來的老同學、老朋友,廖昌永在門外駐足了許久,不願打擾這節難得的大師課,但又迫切想要趕來道一聲「感謝」。

廖昌永趕來向王健「道謝」

「胳膊應該是液體的」「焦距對準」「像滑冰一樣」「大象」「小鹿」「拖把」「毛筆」「切西瓜」……上課期間,王健用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比喻進行教學點評,當獲得積極反饋時,他便強調說,「看來你對這個比喻有反應。記住它,就是這種感覺。」

3月23日王健的一對一課程持續近5小時,第一位上課的同學是上音附中高一學生裘智宇,2018年即獲得第七屆全國大提琴比賽少年組第一名,他上課的作品普朗克的《大提琴奏鳴曲》,也是今年即將參加的國際音樂比賽曲目之一;緊接著是他的同學楊凌,2019年匈牙利音樂比賽大提琴第一名,他的上課作品《綠魔之舞》,是校內演奏會的其中一曲。而剛剛獲得第十一屆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樂比賽大提琴組第三名的文成月也坐在一旁。

不斷提問,不斷啟發,不斷肯定,不斷鼓勵……這是王健的教學方法。

「你想拉成什麼感覺?」「雄壯的。」「好,那就雄壯的。音樂沒有對錯。」王健對楊凌說,而當楊凌問他「結尾是否應該以疑問的方式處理」時,王健若有所思地回答,「你覺得呢?你堅信不疑的才是最正確的答案。」

課上,王健讓16歲的裘智宇體會法國作品中的輕巧隨性和玩世不恭,「等你擁有更多法國朋友就明白了。」他堅持讓楊凌改掉小指用力的習慣,「有些方法一開始讓你感覺很容易,但往往會成為前進的阻力;而有些方法一開始有點難,但可以幫助你走得更遠。」

王健正在上課。

王健的首批學生共8人,涵蓋從附中到研究生各個階段,年齡最小的僅14歲。

事實上,此次上課的裘智宇、楊凌和文成月都被認為是頗具音樂天賦的少年,在國內外比賽斬獲各類獎項,如今一邊緊鑼密鼓備賽,一邊加緊文化課學習。王健認為,這些天賦少年正逐漸從「無知覺」到「有知覺」,從無意識到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會面臨很多困難,比如突然發現,以往不用去想就會拉的內容,一瞬間都不會了。

1984年,年僅16歲的王健剛到美國求學時,歷經各種艱難。回想起這個階段,他表示,這也是藝術人才成長過程中較為普遍的現象。如今,教學的關鍵就是要注意到這一點,並幫助他們渡過學習上的難關。「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啟發他們自己去改善自己,自主思考,自我薰陶。」他說。

而雖然從2022年11月份已經在網上開始給同學們上課,但王健認為,網絡的時空距離始終不及面對面教學更真切,正式對他們的教學培養是從線下第一堂課開始,「他們都在找自己的路,我能給他們的是,告訴他們前面是什麼樣的,他們將要抵達的那個地方是什麼樣子。他們可以走得更遠。」

2022年年底,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作為上音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正式成為上音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為活躍在國內外一流古典音樂領域的資深藝術家和教育家,王健對古典音樂表演人才的教育、成長、歷練、實踐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

王健坦言,回國任教的想法也是近幾年才開始考慮的,起初是收到美國音樂院校的邀請,但是發現其中一大半是中國學生。加之父母年邁,希望能有時間多陪伴老人。他表示:「如果回國任教,上音肯定是第一選擇。」

這次抵滬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來到母校。看到上音汾陽路、淮海路校區如今正在推進整體校區提升工程,不日將以更精緻典雅的面貌面向師生、面向社會,王健感慨萬千。「變化太大了,校區越來越漂亮。即便不在國內,也時刻能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能夠回到母校任教真的很幸福。」王健笑著說。

在王健看來,隨著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巨大發展以及國內外音樂交流日益頻繁,現在上音學生對音樂的掌握非常全面,整體比較完善,他拿自己當年做比較,「我們那時候學習的曲子不多,進度相對比較慢;而現在的孩子程度非常深,小小年紀已經可以演奏大量高難度的作品。」

從上音走出去,如今重返上音。王健表示,上音的傳承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延續,對專業的孜孜以求,而另一方面是創新,嘗試不同的方法。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探尋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讓學生們點燃自己,迸發出內心真摯的火苗。

「藝術本身是獨一無二的,一代一代薪火相傳,要激發他們自己的音樂。音樂是學不來的,而是要從心出發,觸發自己的心聲,是靈魂深處刻骨銘心的感受。」王健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