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挪到田間地頭!金山新增2所上海市示範性幼兒園,特色是……

上觀新聞 發佈 2024-03-03T17:51:59.311848+00:00

日前,市教委公布了新一批上海市示範性幼兒園及一級幼兒園名單。其中,金山區新增上海市示範性幼兒園2所,分別是亭林幼兒園和朱涇東風幼兒園;新增上海市一級幼兒園2所,分別是張堰幼兒園和干巷幼兒園。

日前,市教委公布了新一批上海市示範性幼兒園及一級幼兒園名單。其中,金山區新增上海市示範性幼兒園2所,分別是亭林幼兒園和朱涇東風幼兒園;新增上海市一級幼兒園2所,分別是張堰幼兒園和干巷幼兒園。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善育」,金山正不斷提升普及普惠水平和保育教育質量,豐富家門口的優質幼兒園。

田壟上,孩子們有模有樣地揮動著小鋤頭,一株株草莓挨個隔開種下,在家長志願者和老師的協助下覆土、澆水,孩子們動作熟練、經驗豐富。這是亭林幼兒園的田園課程,讓孩子們在田間地頭學習享受「野趣」,探索自然規律,順應孩子們的天性。

儘管是第一次種絲瓜,王熙辰小朋友因為經常看著家裡大人們勞作,講起種植也是頭頭是道。「每個種子間都要隔一段,要是不隔開,兩個根會長在一起,土下面的營養只夠一個根吸收,沒有收到營養的那個根就會腐爛。」

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離不開這樣的親身實踐。「孩子有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他們社會交往能力會更強,心理健康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引導。」金山區亭林幼兒園園長奚新梅說。

在這一畝多的田地間,油菜花已盛開、豌豆苗剛剛開始爬藤,一片生機勃勃之景皆出自孩子們之手。自2015年開始,亭林幼兒園就著手探索將課堂搬至田野,如今形成田園「TY985」課程,搭建九大活動場景,梳理八種實施路徑,結合五育融合和普特融合,以大自然和真實的社會生活為活動場所,培養幼兒好奇好問、主動探究、大膽表達等積極的學習品質。

高質量的學前教育,不僅僅體現在教學環境、幼師隊伍及管理服務等方面,在推動「幼有善育」的教育變革中,「家庭」和「學校」,「家長」和「兒童」的家園共育關係不可或缺。

「你看這個是馬蘭頭,輕輕掐一下,明年還會長的。」「串門子」是干巷幼兒園的特色活動,鄉間田埂上、宅基地上,幼兒園孩子們和父母一起體驗農事、小遊戲的樂趣。活動中,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采野菜做美食,大家一起品嘗美食、其樂融融,也學會了愛與分享。

「我發現她確實比以前積極很多,以前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我去督促她,現在自己就會很認真地去完成,而且孩子的配合程度也有很大地提升。」家長牛女士說。

據介紹,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是「串門子」活動的核心,讓家長走近幼兒、親歷陪伴,能不斷更新和轉變育兒理念,收穫智慧教育方法,逐步學會理解孩子、欣賞孩子、支持孩子,促使家長在優質陪伴中與幼兒共同成長。「我們平時的一些教育內容都能夠融合在這樣一個活動中,讓孩子感受到親情,體會到勞動價值,也讓小朋友們對於規範、程序、邏輯關係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金山區教育學院教研員倪玉美說。

除了家園共育,社會資源的應用也使得「善育」多元化,自2017年起,干巷幼兒園將「布·藝」作為特色項目,融入幼兒園課程中,剪貼土布既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也更好地感受了家鄉土布文化的奇特。

現如今,「普惠化、優質化、多元化」的金山學前教育正日益完善。目前,金山區共有49所幼兒園,公辦園32所、民辦園17所。在32所公辦園中,上海市示範園7所,市一級園19所。為進一步促進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金山學前教育將持續從辦園理念、師資團隊、課程內涵、家園共育等多方面夯實基礎提質促優,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善育的期盼。

記者 | 唐屹超 項竹彥

編輯 | 陳薇婷

責編 | 潘婷 翁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