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集團軍某旅聯合科研院所、裝備廠家和兄弟部隊為戰鬥力建設提質增效——編外「智囊團」助力練兵謀戰

中國軍號 發佈 2024-03-03T19:30:33.800595+00:00

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號第74集團軍某旅聯合科研院所、裝備廠家和兄弟部隊為戰鬥力建設提質增效——編外「智囊團」助力練兵謀戰■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特約記者 鄭 燁春日南國,大地回暖。

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號

第74集團軍某旅聯合科研院所、裝備廠家和兄弟部隊為戰鬥力建設提質增效——編外「智囊團」助力練兵謀戰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特約記者 鄭 燁

春日南國,大地回暖。第74集團軍某旅首屆學術交流研討會火熱進行,50餘名來自科研院所和裝備廠家的專家齊聚營區,與該旅指揮軍官、專業技術幹部和訓練骨幹集智攻關備戰打仗重難點問題。

一個旅為什麼要舉辦學術交流研討會?「向科技要戰鬥力,就必須緊盯科技前沿。」該旅領導告訴記者,隨著旅隊新質作戰力量、新裝備比重大幅增加,使命任務不斷拓展,練兵備戰出現諸多新情況新問題,旅本級指揮軍官、專業技術幹部和訓練骨幹依靠自身力量,一時難以應對解決。

博眾家之所長,集群英之薈萃。該旅廣發「英雄帖」,陸軍研究院、國防科技大學、陸軍工程大學等18個科研院所和裝備生產廠家的專家教授應邀前來,幫助該旅官兵疏通防空作戰的堵點,從戰法訓法創新、訓練條件優化、裝備性能升級、系統軟體研發、輔助器材革新等5個方面展開深入探討交流。

「他們中間既有精於謀劃我軍武器裝備建設的頂級專家,又有長期從事武器裝備研製的團隊領軍人物,必將發揮『科學家+』作用,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提質增效。」該旅裝備維修科科長楊珊珊介紹,他們邀請專家教授加盟部隊「智囊團」,對官兵進行帶教指導,並積極為部隊建設轉型發展出謀劃策,破解了很多制約戰鬥力生成和提升的瓶頸問題。

走進該旅裝備保障基地,數名專家教授一邊利用VR設備,實景觀看主戰裝備的內部構造,一邊與官兵圍繞不同天候條件下裝備的戰技術性能、檢測維修注意事項等進行討論。

在該旅某營裝備車庫內,專家教授們登戰車、進方艙,與營連主官、裝備主操作手圍繞新質作戰力量作戰運用、戰鬥力生成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逐一摸清官兵訴求,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問需訓練一線,颳起「頭腦風暴」。該旅區分各專業和武器裝備類型,組織官兵與專家教授、技術人員開展分組研討,10餘個創新戰法訓法和裝備改進項目新鮮出爐,並逐一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

「每一次思想上的碰撞,都可能催生戰鬥力新的增長點。」該旅偵察科科長趙強說,旅隊新老雷達裝備「多代同堂」、多源空情組網融合不穩定等問題,一直是困擾他們的「老大難」。研討中,兵器研究專家拿出解決方案,問題迎刃而解。

「在專家教授的指導下,多源空情實現『一張圖』,各型雷達空情融合穩定性明顯增強,目標發現率創下新高。」該旅雷達偵察連雷達技師、三級軍士長梁顯明興奮地說,直接對話專家教授,不但破解了裝備技術難題,更拓展了思維視野。

編外「智囊團」助力練兵謀戰,如今在該旅已經習以為常,專家教授成為該旅指揮軍官、專業技術幹部和訓練骨幹座上賓,大家切磋實戰化演訓經驗、交流心得體會蔚然成風。

近年來,該旅還邀請空軍、海軍等部隊優秀指揮員和訓練專家加盟「智囊團」,通過線上線下常態化研練戰法訓法、聯合攻關訓練難題,取得多項高技術成果,直接服務應用於部隊重大演習演訓。

據悉,該旅編外專家隊伍已接近100人。在該旅首屆學術交流研討會上,專家們又提出10餘個前沿創新理念,與官兵聯合探索創新多項戰法訓法,破解20餘項戰備訓練難題,並簽訂10餘份年度研究攻關項目協議,該旅防空作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短 評

用好軍事科研資源破解打仗難題

■余 臣

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速科技向戰鬥力轉化」。當前,科技與強軍的關聯性日益增強、耦合度不斷提升、作用力充分彰顯,迫切需要部隊「開門練兵」,藉助優質資源為我所用,攻堅克難。第74集團軍某旅邀請科研院所等單位專家教授加盟「智囊團」,舉辦學術交流研討會,為戰鬥力建設提質增效的做法值得借鑑。

部隊戰鬥力建設的難點,就是科研攻關的重點。用好軍事科研資源破解打仗難題,促成基層官兵為科研專家出題,科研專家精準對接部隊現實需求答題,是可以廣泛推廣應用的創新之舉。實踐證明,加速科技向戰鬥力轉化,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在全面提升官兵科技素養的同時,深化「科技+」「網絡+」「數據+」「科學家+」等手段運用,下大氣力聯結打仗「需求側」、對接部隊「用戶端」,提升「研」與「戰」的契合度,堅決擠掉水分、去除虛耗,才能切實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勝戰能力,快速生成和提高部隊戰鬥力。

(學習軍團·中國軍號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