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格勒:蘇聯插在歐洲腹地的釘子,為何不獨立,也不鬧獨立?

米利翁 發佈 2024-03-03T22:11:01.797524+00:00

在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里,有一塊直插歐洲腹地的飛地,這是一塊並不被人熟知,面積僅有1.5萬平方公里,早在蘇聯時期就被拿下的地盤,堪稱歐洲各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里,有一塊直插歐洲腹地的飛地,這是一塊並不被人熟知,面積僅有1.5萬平方公里,早在蘇聯時期就被拿下的地盤,堪稱歐洲各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裡就是加里寧格勒,舊稱柯尼斯堡。

在被蘇聯併入版圖之前,加里寧格勒原名柯尼斯堡,這裡曾是德國文化中心之一,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作家康德的故鄉。

最初,柯尼斯堡仗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古普魯士人建立的據點之一。

直到1255年條頓騎士團打來,征服了古普魯士各部落,這裡就被建成了一處要塞,取名柯尼斯堡。

從此這支歐洲著名的騎士團便以柯尼斯堡為基地開始了在歐洲的征伐,古普魯士地區也建立了條頓騎士團國家。

此後一百多年,柯尼斯堡的普魯士人雖然進行過反抗,但仍舊沒有逃脫條頓騎士團的控制。

時間來到1410年,波蘭和立陶宛組成了「最高貴的聯邦」。

此時波蘭一母同胞的東斯拉夫兄弟還在給蒙古人當牛做馬,而波蘭則開始在歐洲大殺四方。

這一年,波蘭終於和條頓騎士團對上了。

經過一番較量,騎士團敗下陣來,國家西部地區連同但澤和瑪麗亞堡被迫割讓給了波蘭,東部首府所在地柯尼斯堡仍舊屬於騎士團,但臣服於波蘭。

1525年,條頓騎士團末代大團長建立了普魯士公國,定都柯尼斯堡。

由於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處於強盛時期,兵多將廣且火力強大,普魯士公國被迫向波蘭國王效忠。

作為普魯士公國的首都,柯尼斯堡成為了普魯士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和獨立貨幣,德語也是這裡的主要語言。

在16世紀末期,柯尼斯堡和但澤是波羅的海少數幾個每年都有超過一百艘外國船隻到訪的港口,充分帶動了柯尼斯堡商品經濟的繁榮,而經濟的繁榮進一步促進了文化的繁榮,1544年成立的柯尼斯堡大學成了當時歐洲文化傳播的中心之一。

如此寶地自然會引起其他歐洲強國的覬覦,1656年作為北歐霸主的瑞典就先來插了一腳,不僅來收稅,還讓普魯士公國成為其附庸。

此後隨著瑞典北歐霸主的地位被俄羅斯帝國取代,柯尼斯堡也換了主人。

1757年,沙俄女皇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發布敕令,宣布柯尼斯堡併入俄羅斯帝國。

此時的普魯士公國已經升級成了普魯士王國並定都柏林,柯尼斯堡則成了普魯士省的首府。

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後,柯尼斯堡又回到了普魯士的統治之下,並在1806年的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成為抵抗拿破崙的政治中心之一。

往後的70餘年是德意志統一的階段,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通過普奧戰爭、普丹戰爭、普法戰爭三次王朝戰爭,德意志諸聯邦國於1871年完成統一。

在這個過程中位於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這座有著深刻德意志文化烙印的歷史名城正式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可惜統一後的安穩並沒有持續太久,一戰的爆發讓原本靜謐的柯尼斯堡變得動盪不安。

隨著德國的戰敗,在地圖上消失了123年的波蘭借著一戰的東風復國了。

既然復國,就要有地盤,於是西普魯士地區被割讓給了波蘭。

這樣一來,柯尼斯堡所在的東普魯士就與德國本土分離了,柯尼斯堡第一次成為「飛地」。

飛地就飛地吧,好歹還是德國的地盤,柯尼斯堡默默發育著。

然而僅過了20年,德國本土又出來搞事,二戰爆發。

命運又給柯尼斯堡開了個玩笑,德國又輸了,又得割地賠款。

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上,三巨頭商議決定奧德河-尼斯河一線以東的地區不再屬於德國。

蘇聯紅軍占領的柯尼斯堡,史達林也不想交出去。

因為按照史達林的認知,凡是被俄羅斯帝國占領過的地盤,都是蘇聯要收回的故土。

因此既然紅軍占了這裡,這裡就是蘇聯的了。

果然,史達林和邱吉爾、羅斯福喝了幾杯酒就定下了《波茨坦協定》。

從此,柯尼斯堡屬於蘇聯。

1946年,為了紀念逝去的蘇維埃大佬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柯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

時間來到1991年12月25日,這一天蘇聯宣告解體。

此時俄羅斯歷史上第二波獨立狂潮已經開始,很多國家都宣布脫離蘇聯獨立,包括靠近加里寧格勒的波羅的海三兄弟。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加里寧格勒並沒有選擇獨立或者回歸德國,而是安安靜靜等著蘇聯長子俄羅斯來接手。

這是為什麼呢?

加里寧格勒既不選擇獨立,也不鬧獨立的原因要歸功於史達林的慣用套路:「改變占領地人口構成。」

第一個例子就是烏克蘭東部地區。

蘇聯在東部工業地區大量遷入俄羅斯族人,徹底改變了東烏的人口構成,以至於現如今東部地區成了俄語區。

第二個例子是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當時是以韃靼人為主建立的國家,蘇聯為了消除韃靼人對蘇維埃的抗拒,在1927年流放了5萬韃靼人,1944年流放了25萬韃靼人。

這些被流放的韃靼人直到1989年才獲准返回家鄉,但此時克里米亞的人口構成已經是以俄族為主。

第三個例子是車臣。

1941年史達林以暗通德軍的罪名下令流放40萬車臣人去中亞開荒,但團結的高加索地區並沒有被俄族占領。

有了上述三個例子,史達林對付加里寧格勒自然是熟門熟路。

史達林深知這裡是德國文化中心之一,幾百年的德系文化烙印深深植根於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僅靠思想和文化改造肯定解決不了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這裡的人員構成。

於是從1946年開始,加里寧格勒地區原有的德國居民不斷被驅逐出境,聽話的被遣返到盟軍占領區,不聽話的就發配到中亞或者西伯利亞開荒。

清除完原住民後,下一個流程就是將蘇聯居民遷入此地。

到了1966年,經過20年的人口結構改造,加里寧格勒地區的俄族人口已經達到了80%。

當然,德語也被俄語取代成為這裡的主要語言。

因此哪怕蘇聯解體後會成為俄羅斯的海外飛地,加里寧格勒也沒有絲毫要獨立的想法,畢竟這裡俄族為主體,大家心向莫斯科,完全沒有必要獨立。

最後想說一下,雖然加里寧格勒對俄羅斯的整體影響不大,但對於歐洲各國而言無疑是像吃了個蒼蠅一樣,噁心。

因為加里寧格勒地處波羅的海沿岸,猶如一顆釘子深入歐洲腹地。

這裡距離華沙直線距離400公里,距離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柏林也才600公里左右,正好處在波羅的海周邊幾個國家的中間地帶。

如果歐洲各國一狠心,封鎖這裡也不是很難,但不到撕破臉動真格的那一刻,歐洲各國也不敢拔了這顆釘子。

只能看著這顆釘子在自己眼前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