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梳理了一下這20年韓國導演,發現韓國電影的時間,不多了

令狐伯光 發佈 2024-03-03T23:10:53.177714+00:00

之前寫過關於韓國電影和國產電影比較的文章,評論里很多人都認為明明國產電影那麼爛,你承認韓國電影好那麼難嗎?

文|令狐伯光

之前寫過關於韓國電影和國產電影比較的文章,評論里很多人都認為明明國產電影那麼爛,你承認韓國電影好那麼難嗎?反思自己又很難嗎?

其實,有些東西就是反直覺的,韓國電影確實很繁榮,這兩年在國際上成績也不錯,但它的問題並不輕。比如韓國導演的積累本來就沒有中國深厚,這幾年韓國導演青黃不接的問題就很嚴重了,相反中國青年導演團隊在強勢崛起。

韓國電影在本土早就發展到巔峰,這幾年的增長和走向世界都是美國扶持的結果。這一波增長吃盡後,韓國很難再找到下一個市場。本土增長匱乏,加上人才不足,韓國電影衰落盡在眼前。

韓國導演成就是否超越中國導演?就張藝謀一人,頂過所有韓國導演

電影大的劃分就文藝片,類型片,然後是依託於類型片的商業特效大片。

這幾年,獲得西方表彰的韓國導演奉俊昊,朴贊郁都是2000年後末崛起的大導演。換算一下相當於內地張藝謀代表的第五代導演,他們的上一代林權澤,也就相當於內地的謝飛,吳天明這種第四代。

文藝片大導演、金基德、李滄東和洪尚秀。

韓國導演在東方美學,東方哲學上唯一世界級別導演。他本身算是有較高藝術成就,但整體沒辦法和張藝謀,王家衛,侯孝賢和楊德昌等比較。

剩下兩名都是在人文領域有些探索的文藝片導演,分別是洪尚秀和李滄東。

洪尚秀產量很高很穩定,但也那樣,李滄東的質量高但產量低,成績中規中矩。前者相當於中國的誰不好說,後者並沒有能拍出《霸王別姬》《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樣的作品。

韓國類型片大導演奉俊昊和朴贊郁。

朴贊郁以「復仇三部曲」確定風格,引領了韓國復仇片。而奉俊昊的《殺人回憶》是韓國犯罪片的王牌,其實後面兩人拍了不少較為風格化的片子,但成績也就中規中矩。

直到這兩年獲得世界影壇認可,奉俊昊《寄生蟲》拿下坎城金棕櫚,奧斯卡,朴贊郁《分手的決心》拿下坎城最佳導演等等。

2000年時代還有一個韓國大導演姜帝圭不得不提,他的《太極旗飄揚》在影視工業層面,不止影響了後來的韓國戰爭片,中國導演馮小剛的《集結號》《芳華》都是找這個韓國團隊做的特效。

雖然他明顯學習的好萊塢戰爭片拍法,但姜帝圭這種大導演,就像徐克之於香港電影,對於商業類型大片有推動合作,但他也就這部作品。其它韓國大導演無論是文藝片,還是在類型片突破不足。

比如中國觀眾吹上天的韓國現實題材電影,它大概就像國內的《我不是藥神》一樣。敢拍尺度大,商業成績好,觀眾口碑不錯影響力也不錯,但是不代表這些電影有多高的藝術價值。

日本有個導演叫是枝裕和,和朴贊郁等人是同時代的導演,人家《小偷家族》也拿下坎城金棕櫚,《入殮師》的導演瀧田洋二郎也一樣。

相比之下,韓國電影《素媛》《熔爐》《辯護人》等等。這些電影也不是沒有價值,但成就多在商業層面,要麼灑狗血,要麼灑血漿,沒有什麼藝術價值。

記住:如果拿第五代導演進行比較,這些韓國文藝片、類型片導演在歐洲三大,還有世界電影範圍的影響力上面,這些韓國導演綁一起都打不過一個張藝謀。再加上陳凱歌,田壯壯,其它第五代導演,不有謝飛,謝晉,吳天明等老一輩導演,電影藝術成就是沒法比的。

ps:我最驚訝的是拍了《思悼》《茲山魚譜》的李俊益,如果這是個新生代導演確實可怕,但這位導演是59年的,也是老一輩導演。

韓國電影厲害嗎?如果從導演角度出發,有一個大大的怪事

我猜測,很多人會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成績不用講。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中國商業大片時代,同一個時間韓國電影崛起。

2010年左右韓國電影發展到巔峰,中國電影則進入流量經濟群魔亂舞的時代。

這個怪就怪在這裡了,按照中國導演的算法,張藝謀代表的是第五代,賈樟柯等人是第六代(90年代末出來),姜文和馮小剛不入第五代,也不入第六代。

2010年後,明明韓國電影正發展到巔峰,卻像2000年後明顯衰落的香港電影一樣,居然就沒有再出一個世界級別的大導演。比如朴贊郁這一代是50後60後,下一代就是70後導演。

韓國70後世界級的文藝片大導演,真的是一個都沒有。風格化類型片大導演倒有幾個,但主要還是商業類型大片導演。

我覺得韓國中生代導演第一人是《追擊者》《黃海》的羅泓軫,他在韓國犯罪片這個類型片面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哭聲》對於韓國驅魔片就毀譽參半。

其它韓國導演就集中在商業類型娛樂片上,對於韓國商業類型片有一定推動作用,成績也非常不錯,同時很受國內網友的喜歡。但因為在類型片風格藝術上探索不足,在世界電影的層面影響力就有限。

比如同為60後的金知雲,作品有《看見惡魔》《人狼》《密探》等。

比如《新世界》和《魔女》系列的導演朴勛政。

比如《南漢山城》《魷魚遊戲》的導演黃東赫。

比如《群盜》《特工》《蘇利南》的導演尹鍾彬,再到《麻藥王》《南山的部長們》的禹民鎬,《孤膽特工》的李楨凡

《鐵雨》系列的楊宇碩,《柏林》《軍艦島》《摩加迪沙》的柳昇完;《暗殺》《奪寶聯盟》《老千》系列,最新《外星人+》的崔東勛《釜山行》系列,《念力》《貞伊》的延尚昊等等。

這當中肯定還有一些遺留漏,但韓國主要的中生代導演也就這樣了。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查都是以70後為主,他們的電影是不是在商業類型片上有些成就,但是在類型片藝術成就上遠遠不如上一代韓國大導演,也就是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這些是當前韓國導演的中流砥柱,和他們對應的內地大導演其實一直都贏了。

比如如果換算一下,和他們對應的就是內地第六代導演賈樟柯、婁燁和王小帥這票世界級別的文藝片大導演,韓國這一代是沒有一個世界級文藝片大導演的。

中國也有世界級別的類型片大導演,這是不是就挺反直覺的?然而事實上論風格化,論藝術追求的類型片,70後內地導演確實比同一代韓國導演要強一檔。他們在類型片表達,光與影、人文表達的探索都不錯,並且做出了成績。

刁亦男:《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在黑色犯罪片,還有霓虹美學上面突破就很大。

曹保平的《烈日灼心》《追兇者也》,人文內涵領域的犯罪片。

徐浩峰的武俠片,甚至超越武俠片大本營香港導演;《羅曼蒂克消亡史》《無名》的程耳,主要在類型片美學上面,商業大片《尋龍訣》《封神三部曲》的烏爾善(可惜電影暴死了)。

他們在藝術追求上,類型片風格上的成績比韓國中生代導演好不少,這裡還沒有算上比第六代晚半代,和他們同時代的中國文藝片導演。

像《蘋果》《觀音山》時期的李玉,《萬箭穿心》的王競,《樹先生》的韓傑等等。要再加上其它第六代導演管虎、寧浩、張元、陸川和張揚等等,其實韓國電影在藝術性,類型片藝術上面真沒得比較。

韓國電影強項主要是豐富的,成熟的商業類型爽片,能全方位的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

韓國電影在世界上還能囂張多久?別擔心,這個時間不超過十年

當然,我相信在很多中國網友眼中,那些尺度大,敢拍,又好看的韓國電影吊打世間一切。上面列舉的那些中國什麼文藝片,類型片拿獎多,對於電影貢獻大有什麼用,老百姓誰看啊。行吧——

不過,目前韓國電影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80後90後和更年輕的導演直接斷代了。不管是文藝片導演,類型片導演還是商業類型大片導演,全都是一樣的。

我去查了這幾年韓國熱門電影,發現只有《娑婆訶》的導演張宰賢,《極限職業》的導演李炳憲是80後,《電話》的導演李聰賢是90後。

然後還有零星幾個年輕導演,但是作品基本上就不太拿得出手(你要算去年《狩獵》演員轉導演的李政宰算一個)

這幾年,韓國電影和韓流一樣,說白了越來越娛樂化了。去年值得一提的是朴贊郁的《分心的決心》,其它電影《共助2》《閒山龍的出現》《外星+人》《王者製造》等,今年的《貞伊》《幽靈》《交涉》《英雄》等等。

這些全是只顧商業娛樂的大爛片,所以2023年目前韓國電影全部撲街,是全部。某些片子在某平台7.7分,擱國產電影裡6.5都過不了,不信你看看《萬里歸途》。

中這幾年的中國電影無論是文藝片的豐富度,還是類型片的探索,包括影視工業層面的建立,反而遠比一味模仿,靠大尺度的韓國電影要走得遠得多。新生代文藝片導演,類型片導演,還有商業大片導演都是如此,這裡就不贅述了,因為又是一篇長文章。

那韓國導演人才「出走國際」也是被美國市場虹吸,奉俊昊、朴贊郁這些都去拍美劇,美國電影。想想二十多年前成龍,李連杰,周潤發,袁和平等人才組團離開香港去美國。

香港電影後來還能威風嗎?現在也輪到韓國電影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