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碎我聲樂三觀——丁太升:聲生不息張杰唱的最差,很油!

michael的小辮子 發佈 2024-03-03T23:48:09.654292+00:00

昨天,丁太升評價了聲生不息寶島季的第一期,這在數天前我已經做過一次分析,認為張杰的唱功迎來的二度突破,從聲樂大滿圓朝著舞台藝術感染力進發。

昨天,丁太升評價了聲生不息寶島季的第一期,這在數天前我已經做過一次分析,認為張杰的唱功迎來的二度突破,從聲樂大滿圓朝著舞台藝術感染力進發。但是丁太升的評價與我恰恰相反,他認為張杰的唱的最差,評價如下:

我認為最差的是張杰的《想見你》,首先他的聲音還是很油,就像一層白開水上面泛著一層薄薄的油花,而且這個油花中呢還有那麼一股子廉價香水的味道。其次他的每一個舞台動作,都充滿了90年代歌舞廳那種舞台范,大概他認為這樣非常帥吧。第三就是炫技,毫無節制的炫技。張杰很會唱歌,這個是公認的,但正因為他很會唱歌又不懂得收斂,所以每次他都選擇盡情炫耀。看我非常會唱歌吧,是不是比你們所有人都會唱?這種炫耀極其令人討厭。」

作為一個分析唱功文章UP,只能對丁太升說一句:「離譜媽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和那英讓國家隊姚貝娜輸給了C5小女生有一拼。丁太升所有的言辭全是形容詞,用搜腸刮肚的言辭來形容自己的主觀感受,但是唱功聲樂你形容個錘子,聲樂是客觀的知識體系,有一門嚴謹的標準,不是你用幾個形容詞就可以胡攪蠻纏,起碼去去了解一下,知曉每一個技巧的難度和運用。

以下從聲樂觀點上反駁:

1:什麼是聲音很油?市場迎合的人身攻擊。

聲樂對於「油」的聽感定義偏向於一種聲線聽覺不自然,重複性審美疲勞的形容,核心是各種「語感裝飾音」對聲線共鳴的鳩占鵲巢,比如網絡歌手「心痛2009」的哭腔,或者雨神蕭敬騰的早期Live喉下壓喉撕裂音的誇張語感。油的核心是,發聲體系不穩定,不自覺的偏向於一個習慣語感,造成的重複性審美疲勞,破壞了情感的統一性,讓人出戲,不覺得在唱歌。

張杰的聲音,存在發聲體系的不穩定嗎?還是存在一個固定的非自然語感習慣?或者是破壞真聲的情感?答案是:都沒有。張杰在腔體上是完美的共鳴狀態,聲帶閉合的連結和共鳴體系的維持都已經是天花板級別的,擁有各個技巧的強弱對比能力,這已經是最最好的天賦歌手。

丁太升口中的「油」是什麼?什麼叫做「一層白開水上面泛著一層薄薄的油花,而且這個油花中呢還有那麼一股子廉價香水的味道」,這在聲樂上屬於典型的「顧左右而言他」,是音準的偏差,還是聲壓的波動,還是聲帶閉合的劈叉?或者是單純厭惡張杰的生理音色?你倒是拿點真貨出來,倒是說啊。無腦去用主觀形容詞去詆毀,這毫無說服力。全中國二十年累計的聲樂生,雖然沒有一百萬人,但是20萬人還是有的。自己看看你在說什麼。

丁太升口中的「油」,他說不出來的話,我幫他說:大概是「低喉位胸腔共鳴的顆粒感」,這種顆粒感對於丁太升而言,就像老者不喜歡年輕人的下意識否定,找刺抨擊。但一方面,這種低音胸聲共鳴+氣泡音+低喉位+放鬆狀態的音色顆粒感和煙嗓摩擦音聽感很像,都具有摩擦音的魅力和深沉情感的聯覺效果。同時是一種下沉市場最受歡迎的音色。

比如:刀郎、隔壁老樊、許巍都屬於摩擦音色類型的歌手,摩擦音色可以在2個月之內,讓一個新人成為現象級歌手,擁有一批忠實的簇擁者。

丁太升的聲樂審美邏輯是這樣的:凡是市場歡迎的音色、唱法,在他這裡都等同於歌手的刻意迎合市場,去諂媚、去奉承。進而將這種奉承、諂媚放在歌手的人身攻擊上。

但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人民愛戴的,人民喜歡的,是有藝術價值的。」張杰的「胸聲共鳴的顆粒感」,是混聲體系之中,完美復刻煙嗓的聽感,但又不具備任何健康隱患的高階唱法。他和煙嗓的傷嗓是同一個音色領域的兩種不同結果。這就是優勝劣汰的更優解。

聲樂的審美一定是以健康為基石,靈活性為核心。普通的煙嗓的歌手,容易成為一種同質化的聲樂表達,比如隔壁老樊和許巍,在聲樂上都算稍微同質化重了一點。那張杰的身上有這個問題嗎?不僅沒有,而且張杰的胸聲共鳴顆粒感還具有《我不是藥神》的主題曲《只要平凡》的完美低音演繹。

在聲樂上,張杰的「胸聲共鳴顆粒感」是可以作為聲樂老師的,他需要以下的技巧維持:

  • 1:氣泡音作為共鳴起始位置;
  • 2:低喉位放鬆狀態,肩頸部、下頜無壓力放鬆;
  • 3:發音共鳴點上掛;
  • 4:薄聲帶的閉合模式;
  • 5:胸腔輪廓的穩定對抗;
  • 6:貼咽壁牙關咬字;

是的,任何一個張杰身上的音色技巧,放在聲樂的實現上,基本上都是數個技巧的綜合表達。這任何一個技巧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都非常難。擁有二組低音胸聲共鳴的男歌手,本就是鳳毛麟角。

丁太升的審美更注重「刻板的既定印象」,將他的話放在10年前的張杰身上是合理的,因為那個時候的張杰,就是丁太升說的如此,被天娛傳媒捧在手心,過分飆高音,音色內容強弱張力等於零,掛在五組高音不下來。和華晨宇有一拼。

但是,人是會進步的。丁太升的眼光,就是一個刻板的定義,不會更新自己的知識。十年對於一個歌手,是翻天覆地的改變。是三個聲樂三年進步的周期,而且十年的世界聲樂也在進步。丁太升他當下不具備接受新的學習能力和審美。

2:炫技?你先得有技巧再說,你想炫技都不行。

關於炫技的問題,這是個好問題,而張杰也的的確確存在這個問題。但是問題是,如果你可以嫻熟的運用任何技巧達到強弱對比的演繹層次,那炫技何嘗不是一種風格?一種藝術?

李斯特,這個鋼琴界的最強折磨王,他炫不炫技?那是往死了炫技,九度?十度?十一度音程喝水一樣。可是李斯特這個炫技狂魔,他就是我們人類目前為止技術水平最強的鋼琴家,沒有之一,他的作品也是最好的專業鋼表試金石門檻。

包括炫技狂魔郎朗。世界有了他們才更精彩,不枯燥。全是蕭邦,那就一枝獨秀不是春,有李斯特、巴赫、貝多芬、莫扎特、老柴、老拉才是百花齊放。

對於丁太升,建議先去理解一下張杰在聲樂上擁有的技巧是哪些再說:

  • 1:低音-胸聲共鳴。基本功標配,代表作《只要平凡》
  • 2:真聲。基本功標配,《想見你》運用;
  • 3:聲帶邊緣化。《想見你》運用;
  • 4:混聲下潛。
  • 5:強混金屬性。基本功標配,《想見你》運用;
  • 6:弱混空靈感。《想見你》運用;
  • 7:面罩共鳴。基本功標配。《想見你》運用;
  • 8:頭聲加花。
  • 9:咽音點綴。
  • 10:平衡混過度。

這十個技巧,每一個技巧,都需要配上如下的強弱細節控制:

  • 1:漸強;
  • 2:漸弱;
  • 3:厚聲帶閉合模式;
  • 4:薄聲帶閉合模式;
  • 5:強支撐;
  • 6:弱支撐;

獨立聲樂技巧之外,演唱中還要有音域、即興的要求。張杰的這種炫技水平,你放在華語音樂圈,那就是當下少數幾個抗揍的人,張杰、林俊傑、周深三個人當下算一檔T0。其他男歌手都得靠後站,周深的水準一直在下降,音域在萎縮。而張杰和林俊傑,兩個人,那就是最好最好的聲樂希望——越老越好。兩個人都是逆生長、防倒嗓的代表。

在音域上,張杰當下幾乎是F2-D5的全頂級單音質量,兩個八度加六度,林俊傑則是在C3-D5,兩個八度加二度。如果算上加花的即興和點觸和音,那麼張杰的Live音域是三個八度,林俊傑在兩個八度+五度左右。

這是什麼水平,一句話:追平歐美頂級歌手。火星哥的音域也是C3-D5,麥可傑克遜的頂級音域也是G2-E5撕裂音。單從音域上沒有差別,但細節差別大,製作差距非常大。


丁太升的邏輯,大概是因為要吃飯的生存壓力,選擇去噴一個熱度最高的明星。看看當個樂子就好。

最後問一句:今天開嗓了嗎?今天練琴了嗎?各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