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殲-10戰機首飛25周年,老驥伏櫪的老型號,還能繼續改進嗎?

軍武次位面 發佈 2024-03-04T00:24:54.549584+00:00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和中國空軍的第一款「爭氣機」,殲-10戰機首飛二十五年來,已先後發展出多個型號,先後承擔了多次重大軍事任務,成為空軍的藍天中堅。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和中國空軍的第一款「爭氣機」,殲-10戰機首飛二十五年來,已先後發展出多個型號,先後承擔了多次重大軍事任務,成為空軍的藍天中堅。


殲-10的發展歷程


在殲-10型戰鬥機的發展脈絡上,殲-10戰鬥機自裝備以來,已經出現過多個技術狀態型號:



首先是最早的殲-10型,也就是俗稱的「白板」型。該型殲-10的主要外形特徵是採用了雙片式前起落架艙門,直到後來著名試飛員李中華試飛低空大錶速科目時,出現了大動壓下前起落架艙門變形撕裂的情況,改為了三片式起落架艙門。


PL-11型空空飛彈


同時,這些最老的殲-10戰鬥機的火控雷達功能不完善,不具備一些關鍵性能。因此,無法使用比較先進的PL-12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適配的空對空飛彈還是PL-11型,這是唯一一批只能用PL-11的殲-10戰機。



隨後出現的則是殲-10A型戰鬥機,這就是我們平時能夠見到的「殲-10」,也是在2010年之前,裝備最廣泛、大家最臉熟的殲-10戰鬥機型號。相比殲-10,殲-10A型在外形上的最大改進,是改進了前起落架艙門——將原有的兩片式艙門改成了三片式艙門,提高了強度,避免在大動壓下出現形變。


PL-12型空空飛彈


同時,完善配套某型全波形平面縫隙陣火控雷達的功能,可以適配PL-12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具備了可靠的中距攔射能力,這也是殲-10A戰機性能超過殲-8F的標誌。



此外,殲-10A在座艙上也有改進——原有的殲-10戰鬥機座艙採用的「一平三下」布局,主下顯和左MFD採用的都是CRT單色顯示器,只有右側採用了彩色顯示器,殲-10A型戰鬥機全部更換了彩色LCD顯示器。



這一系列改進,讓殲-10A型戰鬥機的技術水平,從中/早期的第三代戰鬥機,提升到了比較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中期改進型的水平上,技術性能和F-15C、F-16C/D Block40接近,趕上了國際主流三代機水平。


殲-10S


在殲-10和殲-10A裝備部隊的同時,殲-10系列戰鬥機還出了兩個改進型:其一是殲-10S型戰鬥機,這是殲-10A型戰鬥機的同型教,技術水準和早期殲-10A差不多。最主要的改進就是在國產戰鬥機上,首次使用了大型水泡型座艙蓋,為後座飛行員加裝一套操縱系統和監視器。飛機的機動性和殲-10A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後座視野極好,在中國空軍裝備的戰鬥機中極具代表性;



其二是殲-10A的後續改進型,殲-10A型其實一直在改進中,譬如航電系統、火控系統,還有數據鏈系統等都在改進。尤其是快要到2010年時的殲-10A型戰鬥機,其技術性能和早期的殲-10A型戰鬥機,其實已經提高了一大截,只是外表看不出來。



殲-10、殲-10A和殲-10S裝備部隊後,緊隨其後出現的是殲-10B型戰鬥機,這也就是被軍迷稱為「殲-10改」的型號。而殲-10B「改」的確實挺明顯的,調整了殲-10的一部分氣動外形,尤其是將原本的二元多波系可調進氣道改成了DSI進氣道。在犧牲了一部分超音速性能的情況下,提高了殲-10戰機跨音速、亞音速速段的進氣效率,且部分降低了結構重量。



同時,完善了殲-10戰機的電子對抗設備,殲-10B型戰鬥機早期型還在機翼下方加裝過兩個類似於EF-2000戰鬥機的大型電子對抗掛艙。後來雖然沒有實裝,但是在鴨翼和垂尾部分都使用了新的ESM/ECM設備,提高了殲-10戰機的電子對抗能力。



此外,殲-10B型戰鬥機換用了新的火控雷達和火控系統,首次實裝了我國產的某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這也是相控陣雷達在國產戰機上的首次實裝,極大地提升了戰機的中距攔射能力。換用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B型戰鬥機可以適配PL-15型空對空飛彈,空戰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



此外為了適應機體空重增加、航電系統能耗加大的情況,殲-10B型戰鬥機將殲-10A戰機原本使用的AL-31FN型發動機更換為推力更為強勁的AL-31FN-M1型發動機,在空機重量有所增加的情況下維持了戰機原有的推重比性能,甚至部分機動性更加優秀。



殲-10B型戰鬥機並沒有批產多少,主要緣故是航空工業的技術發展太快了。無論是機體的製造工藝,還是配套的航電和火控系統,短短數年間就迎來了巨大跨越。這一跨越的結果,就是殲-10B型戰鬥機迅速被殲-10C型戰鬥機取代了。



相比殲-10B型,殲-10C型改進了機體的製造工藝和表面處理,將原有的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替換為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同時改進了數據鏈系統等。不僅進一步提高了戰機的近戰和中距攔射的性能,還加強了戰機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協同交戰能力。



殲-10C型戰鬥機成為了整個殲-10系列型號截至目前最後一個批產的型號,還發展出了供應巴基斯坦的殲-10CP這種外貿型號。而在殲-10C型戰鬥機批產裝備部隊後,殲-10B型戰鬥機承擔的戰術任務有所變化。從原本的空戰機型逐步演變為比較特化的SEAD/DEAD(防空壓制/防空殺傷作戰)機型,這也是中國空軍裝備的首款「野鼬鼠」戰鬥機。



此外殲-10系列戰鬥機還有一些驗證型號面世,比如殲-10早期用於驗證FWS-10型發動機的某架原型機,還有曾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有精彩演出的、使用了FWS-10OVT型推力矢量發動機的殲-10B-OVT技術驗證機。


鴨式布局戰鬥機對比圖(圖源:feel的小步舞曲)


總之,殲-10戰機面世二十五年來,先後拿出多個技術狀態的六個批產型(殲-10、殲-10A、殲-10S、殲-10B、殲-10C、殲-10CP),還拿出了起碼兩個技術驗證機(公開的,不公開的不算在內),總批產數量已經高達數百架,超過了著名的歐洲「雙風」和「鷹獅」戰鬥機。



殲-10戰鬥機的發展歷史,真是二十五年彈指一揮間。回首一看,當年那架帶給我們只有驚艷、實際性能也只能說中規中矩的第三代戰鬥機,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最新的殲-10C型戰鬥機,性能已經足以和美軍最新的F-16V Block70比肩了。


殲-10還有後續機型嗎


殲-10系列戰鬥機還有後續嗎?其實大家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



去年殲-10C型戰鬥機拿出來了一個特殊的「大脊背型」,可惜後來證明只是給「八一」飛行表演隊製造的特化型號,並不是很多人想像中那樣、是增加了電子戰設備甚至保型油箱的新改進型。站在2023年的節點上,大伊萬覺得,也許殲-10系列戰鬥機,真的就要到殲-10C型戰鬥機為止了:



從裝備研發的現狀,目前航空工業南所的裝備研發重點,很明顯已經轉移到了以殲-20型戰鬥機為核心上。一個所的研發力量總歸是有限的,集中力量搞這個機型的技術加改裝,就沒有力量搞另外一個機型的技術加改裝。而且殲-10C型的生產線在可預見的未來,都要為殲-20型戰鬥機甚至下一代戰鬥機的批產讓路,留給殲-10型戰鬥機的研發資源已經在逐步減少了。



在空軍裝備體系上,中國空軍下一代中型戰鬥機已經初露真容——沒錯,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某型新一代艦載機的陸基型號。該型號的對標應該是介乎於F-22A和F-35A之間,預計在21世紀20年代後期加入中國空軍,服役生涯基本可以延續到2040年代。在新一代戰鬥機即將出現和裝備部隊的情況下,中國空軍在繼續改進現有的第三代和第三代戰鬥機深度改進型(4++型),似乎看不到必要性。



畢竟,美國空軍在F-16戰鬥機改進到了F-16V Block70之後也沒有新的改進計劃,且F-16V Block70主要用於外貿市場,本國的戰鬥機機隊裝備數量有限或者根本沒有。對此,我們是否要繼續改進現有的第三代戰鬥機也是需要商榷的……似乎殲-10C型戰鬥機繼續改進到對標F-16V Block70型,對外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對內足以對抗一些假想敵的F-16V Block70,其實也就完全足夠了,沒有必要繼續進行改進。



最後在空軍的戰術上,隨著中國空軍越來越走向遠海、越來越向外走,空軍現在很明顯對於雙發重型戰鬥機的需求在上升,最典型的就是殲-20和殲-16兩款機型。而殲-10系列戰鬥機作為一款單發機,用於國土防空尚可,但是要擔負遠程縱深打擊任務,則很明顯還是差了一些。這也決定了殲-10系列戰鬥機不僅在未來,預計擔負的戰術任務比較有限。


對地攻擊型殲-10想像圖(圖源:高山CG)


很多人預想的給殲-10加上保型油箱,可以擔負類似於F-16C/D Block52一樣的對地攻擊任務,現在也看不到什麼必要性。畢竟,我們的殲-16戰鬥機、殲轟-7A戰鬥轟炸機等等,裝備數量完全足夠,未來還有殲-20雙座型改進的多用途型號。我們在裝備和戰術上,都不需要一個使用CFT(保型油箱),機動性下降的殲-10型號,這也決定了殲-10戰鬥機未來的發展空間在變小。



總之,殲-10系列戰鬥機,作為中國空軍的爭氣機,它陪我們走過了二十五年。但是隨著中國空軍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殲-20和殲-16戰鬥機作為中國空軍新的頂樑柱存在,殲-10系列戰鬥機的作用正在下降。當然,這並不代表殲-10戰鬥機會很快消失,在未來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我們還將繼續目睹「猛龍」的風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