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七成華人,為何漢語不是通用語?李光耀:漢語存在劣勢

全民歷史觀 發佈 2024-03-04T02:53:40.543478+00:00

新加坡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如今已經是排在亞洲經濟發達國家的前列,作為一個1965年才成立的國家,能夠取得如此成就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國父李光耀。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內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樣的歷史瞬間!

新加坡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如今已經是排在亞洲經濟發達國家的前列,作為一個1965年才成立的國家,能夠取得如此成就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國父李光耀。

然而作為祖籍廣東的華裔李光耀,在國家通用語言方面,卻極力推廣英語,打壓漢語。

在新加坡有7成都是華人,按理說漢語的使用人數應該是最多的。

李光耀之所以會如此選擇,主要還是因為他認為英語相比漢語更加有利於國家的發展,事實也證明了李光耀推廣英語的舉措是正確的。

李光耀是如何在新加坡推廣英語的?為何英語會比漢語更加有優勢?

一、獨立之初的新加坡

1965年8月9日,李光耀正式宣布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李光耀擔任國家總理,新加坡也掀開了新的篇章。

然而對於李光耀而言,新加坡的獨立完全就是被迫的,那一刻他感到十分悲傷,事實上李光耀接手的新加坡面臨著許多的困難。

當時新加坡有大約200萬人,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都是華人,人均GDP不過450美元。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僅有719平方公里,且不說要怎麼發展經濟,就連生存都成了一個困難的問題,住房、用水、資源全部都是李光耀首要考慮的問題。

李光耀意識到,想要謀求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依靠外來的經濟實行對外開放,吸引外國資本來新加坡投資。

於是新加坡就開始實施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新加坡投資設廠,資金的流入也讓新加坡渡過了初期的艱難形勢。

光是有資本還不夠,李光耀意識到人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資源,因此他開始在國內發展人才強國戰略,同時吸引了許多國外的優秀人才來到新加坡參與建設。

為了防止貪腐,李光耀推行高薪養廉的政策,吸引人才的同時,還使得貪腐現象大大減少,提高行政效率。

為了確保新加坡的公司能夠快速發展,他專門建設了裕廊工業園區,創立了公積金制度,使得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

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新加坡的經濟有了極大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不錯的改善。

除此之外,李光耀還十分注重國民素質的培養,他推動了一系列倡導文明的活動,設立了許多有關有關公共文明的規定。

在李光耀的努力下,新加坡的社會氛圍十分友好,這也吸引了不少人來到新加坡生活,為新加坡注入了許多新鮮的血液。

從1965年獨立,新加坡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就成功躋身發達國家的行列,一躍成為了「亞洲四小龍」。

一改過去缺少經濟基礎、資源匱乏的小國形象,成功走出了一條值得其他國家借鑑的發展之路,李光耀功不可沒。

現如今新加坡的城市基礎設施已經是世界第一,人口從建國之初的200萬人發展到了500萬人,經濟實力也在不斷提升。

許多國人看到新加坡發展的勢頭,紛紛前往新加坡「淘金」,如此一來新加坡的華人數量激增,華人的數量占據了新加坡人口的7成。

隨著華人數量的增加,漢語的使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然而李光耀卻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打壓漢語推廣英語。

新加坡的500多萬人使用著四種不同的語言,其中通用語是英語,國語是馬來西亞語,相比之下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卻是地位最低的。

李光耀的祖籍是廣東,然而他卻沒有推廣自己的母語,在他看來漢語存在著天然的劣勢,相比之下英語會更有優勢。

因此新加坡建國之後,李光耀就開始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打壓漢語,最終順利「去漢化」,使英語成為了國家的通用語言。

二、打壓漢語的系列措施

新加坡獨立之後,李光耀就將英語作為了新加坡的通用語言,要求人們除了會使用自己的母語以外,還必須要學會英語。

一開始大家都對這個措施沒有太多的看法,畢竟李光耀出於發展國家的考慮,作出推廣英語的決定也是無可厚非。

然而就在推廣英語的同時,李光耀竟然還做出了打壓漢語的決定,他認為新加坡不需要出現漢語,人們也沒必要學習漢語。

此舉也引發了部分國人的不滿,但是對於李光耀而言,他卻認為自己當初的這個決定是十分正確的,因此也有不少人說他忘記了自己的根在中國。

事情還要從新加坡獨立開始,由於此前新加坡一直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其實新加坡很多人都會說英語,英語很早就稱為了當地的通用語言。

李光耀雖然是華裔,但是從小就在新加坡生活,受英國的影響李光耀平時也會經常使用漢語,在新加坡獨立之後,大量華人湧入了新加坡,英語的地位開始受到了衝擊。

因為新加坡的人口有7成都是華人,如果李光耀不加以控制,那麼漢語將極有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為此防止這種現象,李光耀開始動手打壓漢語。

李光耀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新加坡的南洋大學,這所大學是由華人開辦的,漢語幾乎成為了其中的通用語言,因此李光耀選擇南洋大學有著特別的象徵。

一開始李光耀的強勢打壓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為華人的人數眾多且十分團結,李光耀想要在短時間內去除漢語的影響力幾乎是不現實的。

然而這卻讓李光耀看到了漢語的強大之處,更加堅定了要打壓漢語的決心,當他意識到強硬推廣無效之後,開始使用較為柔和的方式進行打壓。

李光耀表示不會讓大家不使用漢語,只是希望大家平時能夠更多使用英語,將英語作為日常口頭用語,李光耀想用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的習慣,實現推廣英語的目的。

結果李光耀還是沒能夠達成自己的目的,繼續使用漢語的人依舊很多,針對這樣的情況,李光耀採取強硬的手段關停了南洋大學,還阻止南洋大學與其他新加坡大學合併。

這一舉措引起了許多華人的不滿,他們認為漢語是自己的母語也是通用語,現在要他們數典忘祖,這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甚至還一度提出要將漢語發展成通用語。

然而在李光耀軟硬兼施的手段下,最終漢語還是被打壓了下去,緊接著英語在新加坡的普及率急速上升,很快英語就成為了新加坡使用率最高的語言。

在許多公開場合里也看到新加坡人在使用英語,整個亞洲也只有新加坡能夠將英語的使用率推到如此高度,幾乎已經相當於新加坡的母語。

在亞洲也有其他英國的殖民地,這些地方的英語普及率也不低,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會使用當地的母語,英語也只是在特殊場合才會使用。

正因如此,來到新加坡的華人也開始逐漸接受英語,在公共場合基本上都使用英語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甚至在家裡面也會使用英語交流。

如此一來新加坡華人的後代也受到了環境的影響,從小就開始使用英語,使得新加坡許多華人家庭的孩子英語說的十分流利。

李光耀推廣英語的政策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雖然也有一些華人不習慣說英語,但是在別人的地方也只能夠入鄉隨俗,漸漸的英語就成為了新加坡的通用語。

或許很多人都疑惑為何李光耀如此執著於推廣英語打壓漢語,其實李光耀要是被形勢所迫,當時的新加坡形勢決定了李光耀不得不推廣英語。

三、打壓漢語的重要原因

首先就是新加坡國內的種族問題,在新加坡國內主要生活著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三大種族,雖然華人的人數最多,但是也不能夠忽視其他種族。

如果將漢語作為通用語言,華人使用是比較方便,但是對其他種族來說並不輕鬆,李光耀不能夠考慮單一種族的利益,還要考慮到所有種族。

語言和文化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問題,還會間接影響到國家的政治,如果語言問題處理不當,就會引發種族和國家的分離。

因此不僅僅是漢語,即便是馬來語和泰米爾語也不能夠作為通用語言,否則就會引起其他種族的不滿,還會影響國家引進外來人才的政策。

相比之下英語作為通用語,就能夠很好的平衡三大種族,哪一方都不會感到有壓力,這是打壓漢語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在新加坡成立之初,外部形勢其實並不友好,當時東南亞由於紅色思想的傳播,臨近的大國印尼就與新加坡的華人關係十分緊張。

就在新加坡獨立之後不久,印尼就爆發了大規模的排華事件,新加坡也受此事的牽連被印尼當成是中國在東南亞的代理人,受到印尼的強烈敵視。

相較於強大的印尼,新加坡的軍事力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印尼真的敵視新加坡,那麼新加坡的國家安全將會面臨極大的威脅。

因此李光耀必須要考慮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為此他還專門將馬來語定為了國語,用來緩和與馬來西亞、印尼之間的關係,同時實行去漢化向鄰國示好。

第三個就是漢字的學習難度,作為歷史最悠久的語言之一,漢語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自然也極具美感,每個文字的背後都有著其相關的涵義。

漢語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優秀的體系,但是漢語的學習難度卻是世界上最難的,這一點是得到了聯合國的確認的。

漢語的基礎文字量十分龐大,相比於英語的26個字母要複雜得多,而且漢語的文字與發音之間聯繫複雜,同一個字可以有很多個意思和讀音。

漢語的生僻字也不少,即便是許多國人也不一定能夠將所有生僻字認全,除此之外漢語的語義多變,同一種表達有不同的意思。

如果不是經過漢語的簡體字改革,或許我們國人學習漢語都不是那麼容易,因此李光耀也曾表示,漢語是一種貴族語言,不便於在新加坡進行推廣。

最後一個就是實用,李光耀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實幹家,對於他來說只有能用的才是最合適的,因此他能夠看到英語作為通用語言的實用性。

新加坡是靠著對外經濟起家的,英語作為全球最通用的語言,如果不使用英語作為通用語言,將很難融入到全球的貿易體系當中。

讓公民學習英語,能夠很好的與外來投資者進行交流,而且李光耀本人就是接受英語文化長大的,他曾表示如果不是英語教育,自己或許就沒有如此高的成就。

綜上所述,李光耀才會不遺餘力的在新加坡推廣英語,打壓漢語,然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始,其實李光耀也開始與時俱進的開始推廣漢語。

為了能夠與中國友好交往推動經濟方面的合作,李光耀在1979年發起了講華語運動,推廣以普通話為主的漢語,後來的李顯龍也多次公開分享自己學外語的心得。

如此看來,新加坡其實看中的還是利益,當然現在新加坡面臨的外部壓力也在逐漸減少,而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在不斷加重,新加坡作出如此調整也情有可原。

在李光耀看來,只要漢語的使用不會威脅到英語的地位,那麼他也不會對漢語進行「特殊照顧」,相信隨著中國的崛起,漢語在新加坡的地位也會逐漸提升。

結語

新加坡在語言方面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發展需要,誠然新加坡在建國初期,推廣英語會更加符合國家的切身利益。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世界文化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歷史的緣故,漢語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不及英語。

語言的地位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國家的實力,英語的崛起主要還是因為近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強大,如今隨著中國實力的發展,漢語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