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生成式AI商業化,Adobe優先關注大模型訓練中的版權保護

界面新聞 發佈 2024-03-04T04:18:17.952337+00:00

界面新聞記者 | 李彪界面新聞編輯 | 開放首個生成式AI產品Firefly的公測後,Adobe(Nasdaq:ADBE)迅速啟動了商業化落地的可能性探索。對於生成式AI未來可能的商業化場景,Adobe首先將目光集中放在數字營銷上。

界面新聞記者 | 李彪

界面新聞編輯 |

開放首個生成式AI產品Firefly的公測後,Adobe(Nasdaq:ADBE)迅速啟動了商業化落地的可能性探索。

對於生成式AI未來可能的商業化場景,Adobe首先將目光集中放在數字營銷上。

在最新舉辦的全球最大的數字體驗峰會上,Adobe推出了企業用戶專用的Adobe Experience Cloud的生成式AI方案Sensei GenAI,Firefly將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作為全球領先的創意軟體巨頭,Adobe近些年正在加速進軍面向企業的數字營銷市場。

2022財年報告顯示,Adobe營業收入176億美元,同比增長11%。增長主要來自兩大業務數字媒體、數字體驗營銷服務。數字媒體以創意軟體產品為主,即"Adobe全家桶」,收入從115.2億美元增至12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數字營銷體驗服務從38.7億美元增長至44.2億美元,增幅為14%,主要為客戶提供數位化體驗和實現數位化轉型的基於雲的解決方案;代表傳統產品和服務的「出版和廣告」業務收入則繼續萎縮,較前一年同比減少14%。

推出Firefly之時,Adobe便公開強調這款產品將專注於商業用途。宣傳片中所展示的「文生圖」「一句話換背景」等效果也正在加入「Adobe全家桶」中成為固定功能,Firefly將直接整合至旗下全線產品的Creative Cloud、Document Cloud合Experiece Cloud的工作流程中。

Adobe還計劃在各個平台上以API的方式提供Firefly,讓專業設計師、企業用戶可以按照工作流程定義需求、靈活使用。

根據Adobe年初發布的營銷白皮書報告顯示,88%品牌認為內容需求在去年至少增加一倍,三分之二的品牌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增長將增加5倍。

Adobe大中華區解決方案顧問總監聶雙藝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採訪表示,生成式AI帶來了內容生產的自動化革命,正與新冠疫情後數字營銷向「大規模個性化」的轉型趨勢一致。面對急劇膨脹的內容需求,Adobe希望生成式AI能夠為營銷人員和專業設計師的「副手」,幫助提高生產力。

對於外界最為關注生成式AI帶來的侵犯版權問題,也是Adobe反覆強調與市面上的「AI作畫」公司的關鍵不同。目前,圖片庫服務商的Getty Images正在跟AIGC獨角獸公司Stability AI打官司,指控對方未經許可或提供補償就從其圖片庫複製了超過1200萬張圖像做訓練。一批海外藝術家也在組織發起對Midjourney、Stability AI侵犯著作權的集體訴訟。

據介紹,Firefly背後的第一個大模型完全是在 Adob​​e Stock 、再加上公開許可授權內容和版權過期的公共領域內容上做訓練。Adob​​e Stock 是Adobe自建的商用圖像資料庫,含有超3.2億張專業級且獲許可的圖像素材,被外界認為是其規避版權風險的天然壁壘。

Adobe目前也正在為Stock的內容貢獻者開發一種獲得收入的新模式,幫助創意變現,Firefly測試完成後將公布詳細信息。

Adobe透露,正式產品上線後,將會為用戶提供「不能用於訓練」(Do Not TrAIn)的標籤 。他們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原創的內容產品不能用於AI大模型的訓練。無論在何處使用、發布和保存內容時,該標籤都將與內容保持關聯,加強可追溯性和可認證性。

聶雙藝告訴界面新聞,合規是商用的第一道門檻。未來的Firefly模型將運用來自Adobe、其他公司的各項資產、技術和培訓數據。從Adobe的角度出發,不僅是在模型訓練階段融入了對合規的考量,未來其會延續優先關注人工智慧潛在的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