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城的城市化:古羅馬人如何改造和適應羅馬的河流景觀?

羽sir歷史 發佈 2024-03-04T05:27:21.132250+00:00

古羅馬的城市一直被稱為「永恆之城」,後代研究的人都認為它是一座有韌性的城市。公元前一千年中期,為了在易發洪水的低地進行建設,羅馬居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景觀改造項目和防洪措施。

古羅馬的城市一直被稱為「永恆之城」,後代研究的人都認為它是一座有韌性的城市。公元前一千年中期,為了在易發洪水的低地進行建設,羅馬居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景觀改造項目和防洪措施。

後來羅馬城市化的崛起引發了新的生態挑戰,羅馬人在新的困難面前沒有退縮,他們開墾土地、升級官僚監督制度,搭建防洪建築,把羅馬城市進行戰略性規劃,在動態的生態條件和反覆發生的洪水面前永不退縮,通過羅馬與河流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社會與環境的永恆進化。

羅馬歷史,河流的默默記載

根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超過一半的世界人口目前居住在城市,預計未來幾十年城市居住率將呈指數級增長。城市空間的擴展和密度的增加對當地和區域生態系統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因此城市是當前和未來可持續性挑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上許多城市,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都建在河流附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業資源豐富和巨大的商業利潤。作為前現代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羅馬為城市化的長期挑戰和後果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現代羅馬到處都是建築和道路,熙熙攘攘的輕便摩托車穿梭於成群的旅遊團之間。而台伯河——這座城市早期歷史中的強大主角現在被高聳的堤牆隔離。我們走在大街上很難再見到古代羅馬的一些河流,它們被現代文明吞噬,無跡可尋。

2013年以來,一個由考古學家和地球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合作,指導了一項對羅馬中央河谷旺多姆廣場的廣泛地質考古調查。

項目利用深孔鑽探揭露了2000多年前台伯河流域的考古和地質地層,這些地層埋藏在現代街道水平面以下15米以上,它們沉寂多年,未有聲響,但也正是它們讓我們更加清楚的看到重建前的城市景觀,它們默默記錄著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產生的變化,是這座城市的無名記錄者。

羅馬城市,機遇與挑戰並存

羅馬的自然景觀是動態、高能環境的產物,自更新世以來由火山和河流力量形成。一系列的火山爆發導致在台伯河最容易發生洪水的一段,低洼的山谷隔開了一系列陡峭的山丘,此天然環境為羅馬城市發展的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一個城市位置的選擇是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的,而羅穆盧斯選擇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方。在河流的沿岸建立一座城市,這樣城市不僅可以從海上進口文化生活所需的大量貨物,還可以接收陸地運輸的貨物。

結果證明,因羅馬處在台伯河流域和更廣泛的地中海地區的位置,這為其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機會。但是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靠近河流雖然有利,但也意味著該位置容易發生洪水。

「當河流泛濫時,就像它經常發生的那樣,他們常常在這一點上用渡船渡過它」。現有證據表明,人類有在羅馬定居的痕跡,但是這種居住規模相對較小,僅限於山上的棚屋群,當有洪水來臨時,人們通過划船早早地離開了居住地,所以早期的洪水造成的死亡和破壞很小。

隨著定居點的擴大,羅馬人開始以更多的方式使用低地空間,這這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在山丘之間划船是不現實的,在城市之間更不可能。而且洪水過後會滋生細菌,大量的疾病開始蔓延,這對羅馬人的生命安全無疑是一種威脅。因此,居民被迫改變他們的河流景觀,並進行早期城市投資,建立羅馬城。

公元前6世紀是一個轉型時期:羅馬從支離破碎的棚屋定居點發展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城市中心。作為城市建設中最早的工程之一,早期居民沒有選擇將自己限制在相對安全的山頂上,而是選擇在河谷中建造。

在離河岸不遠的地方,一項大規模的土地開墾工程在羅馬兩座主要山丘之間的山谷中進行:卡皮托利尼山和帕拉蒂尼山。為了支持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永久性建築,需要解決這一易發洪水的低地問題。

為了使羅馬人遠離洪水的威脅,他們在卡皮托利尼山和帕拉蒂尼山之間建了一座大陸橋,這樣即使台伯河河水溢出河岸,洪水對於羅馬人也不會有直接的威脅。

而且羅馬人正是在與洪水對抗的過程中,想出了這種對土地開墾的投資,這種投資為公共機構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新空間,包括羅馬最早的一些政治和宗教空間。最終,這個地區被稱為羅馬廣場,是整個城市的心臟。

在這座城市的早期歷史中,人們採取了各種措施。開發景觀的高點、利用石質裙房提升構築物、填海造地、抬高地面、排水系統和支流的渠道化,並將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繼續使用。然而隨著他們的城市化,他們的景觀發生了變化,這加劇了他們正在尋求解決的問題,隨著城市的發展,河流發生了變化,隨著河流的變化,居民被迫進一步適應。

羅馬治洪,智慧與時間的結晶

隨著城市的發展,羅馬面臨的洪水挑戰持續存在,面對不斷變化的情況,最初的減災努力很快就變得不足。幾個世紀以來,羅馬人採取了各種應對措施,但他們的行動重點是接受洪水的不可避免性和減輕洪水的影響,而不是試圖完全阻止洪水。

考古記錄表明,羅馬人在6世紀晚期開始調整他們在山谷中的城市投資,並將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這樣做。儘管歷史上並沒有具體的文字記錄,但一些考古證據很能說明問題。

6世紀早期的福圖納神廟它矗立在河岸的凸起部分,只有兩三代人的歷史,後來被廢棄了,在它的位置上,羅馬人建造了一個6米高的平台,緊靠著山脈的下翼,這種激烈的反應表明羅馬人正在適應新的洪水威脅。還有5世紀初的海港聖殿的翻修,羅馬論壇的建造等都是羅馬人為了應對不斷加劇的洪水問題而實施的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這座位於其藝術品頂部的聖殿建築群,河岸上的人工平台和羅馬廣場的開墾土地,羅馬的大片低地幾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城市化,這在地質考古記錄中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一旦一個地區鋪好了路面,洪水沉積的沉積物就會被清理乾淨,而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堆積。經過調查,沉積物至少持續堆積到公元前3世紀。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即使羅馬城在共和國中期顯著發展,即使羅馬成為義大利的主導力量,羅馬人仍繼續在其河谷的大部分地區進行大量的物質投資。

在奧古斯都於公元1世紀初在該地區進行重大投資之前,馬歇斯校園只有零星的建築特色。因此通過限制低地地區的城市發展規模,羅馬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水事件的破壞性後果。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洪水的不斷破壞,羅馬的城市並沒有停止擴張,最後還以實質性的方式延伸到了山谷中,從而產生了羅馬城市新的脆弱性。

羅馬人開始投資修建沿河的堤牆,現有證據表明這些牆在某些地區是低的,而不是那種高牆的粘合線,這是遏制洪水所必需的。而且這些堤牆還有一些重要用途,它可以加固河岸並保護其免受侵蝕,並且可以保護船隻。

羅馬人的寺廟建築就坐落在高腳上,這將有助於它們抵禦洪水,到了共和國後期,羅馬政府發出了一種正式的反應,為了幫助管理河岸維護和洪水應對的需求設立了官僚辦公室,這種積極的認可讓羅馬人抵禦洪水的效率不斷提高。

到公元前一千年末,古羅馬人已經具備了保護他們的城市免受洪水侵襲的工程能力,無論是通過使用水壩、人工堤壩、運河還是其他措施。

羅馬在城市發展和抵抗洪水的同時,受著社會多方面的影響,一是他們意識到河流是一個複雜的工程,能疏但是絕對不能堵,不然總會有人受到傷害。

二是技術的進步,隨著築堤搭牆材料的不斷提升冶煉,使建築物的使用壽命不斷延長,這對抵禦洪水侵蝕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三是羅馬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洪水等自然災害被解釋為來自神靈的預兆,因此改變環境或控制河流的公開努力將具有宗教含義。

羅馬一直容易受到台伯河波動的影響,直到現代時期,羅馬還一直受到洪水和瘧疾的破壞性副作用的影響。

義大利國王努力使羅馬現代化,並組織了一個委員會來制定預防此類災難的計劃。最終決定對台伯河沿岸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大修,這一巨大的城市改造和對防洪牆的投資最終確保了羅馬的低地免受漫灘洪水的侵襲。

結語

在進行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要保證多方面的具體實施方法,多試驗、多積累,在一定科學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城市化的改造。

城市改造將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歷史遺留,河流流向,未來的地質變動風險以及各種人為因素,但是城市的永恆性不容忽視,城市化的進程不可避免,我們更要不斷鍛鍊自己,要有面對未知困難的勇氣,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實現城市與人類友好相處,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古羅馬台伯河的洪水》

《早期羅馬到公元前290年: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興起共和國》

《早期羅馬的洪泛區占用與景觀改造》

《河流和古羅馬的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