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羅素瞧不起,民國大師也要廢除——漢語,是太古老了嗎?

霞光主婦 發佈 2024-03-04T08:16:20.517373+00:00

羅素是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也是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在世界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羅素是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也是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在世界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羅素

他到過中國,也研究過中國文字,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如果改正的話,漢字將無法稱其為完整。

一、漢字

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漢字不但在中國普遍使用,上世紀前,也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

直到現在,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他們的書面語言中都還在借用漢語言文字。

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徵,具有獨特的魅力。尤其是漢字的書法,千百年來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小篆「漢」字

而世界上其它的拼音文字,則無法兼顧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存在著方方面面的缺陷。所以,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漢字能得以流傳至今,並從未斷續,自有它不可取代的優勢!

二、歷史上兩次廢除漢字的潮流

20世紀初,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有許多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漢字是罪魁禍首,主張將漢字廢掉。

到了上世紀後半葉,隨著計算機科學急劇發展,又有些人認為漢字阻礙了科學的發展,方塊字無法輸入電腦。於是乎,又有些人鼓譟著要廢除漢字。

1、民國初期,不少中國甚至世界著名學者都認為,是漢字它阻止了中國文化的發展,甚至於中國整體的發展。

說來說去,把中國較之於西方國家的貧窮落後,歸罪到了漢字的身上,真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幾乎是一夜之間,繁體漢字幾乎被批評得一無是處,很多人主張廢除漢字,改用西方的拼音文字。其中,錢玄同、劉半農、陳獨秀、胡適、王力等著名學者都持有這種觀點。

學者們的主張都大同小異,不外乎就是要求將漢字拉丁化,採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所有漢字,這樣才可以讓漢字跟世界上絕大多數拼音文字保持同步。

比如說,在1920年2月,著名學者錢玄同就發表了《減省漢字筆畫提議》一文,大力提倡簡體字,但他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漢字拉丁化」。

錢玄同

錢玄同出生於浙江湖州,乃是吳越王錢鏐後裔,系出名門,家學淵源深厚,父親和伯父都做過京官,辭官回鄉後則成為當地名師。

後來的北大校長蔡元培就是錢門弟子,「中國原子彈之父」、「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則是錢玄同之子。

錢玄同認為:

「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

2、上世紀末,隨著計算機和電腦的普及,又有人要求廢除漢字。

他們的理由是:英文26個字母用打字機非常方便,而漢字實在太過麻煩,就連勉強做出來的中文打字機也非常難用。

尤其是電腦的漢字輸入,更讓人手忙腳亂,而且還效率低下,所以很多人認為漢字是社會發展的攔路虎,要求廢除掉。

幸好後來王永民創造性的解決了漢字的編碼問題,才解決了這一問題,在不廢除漢字的同時也讓我們跟上了信息化的腳步。

三、羅素眼中漢字的「三大缺陷」

羅素不僅是世界著名哲學家,還是著名的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學和政治學家,他還是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於1950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在中國也曾有眾多的擁躉者,比如梁啓超和徐志摩等人。1920年,他應邀來到中國,在中國考查、生活了一年。

他到中國之時,正值民國初期,其眼中的中國國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許多地方都存在賣兒賣女的現象,可謂是貧困至極。當時清政府腐朽沒落、時局動盪。在中國一年的所見所聞,讓羅素也產生了「中國之所以貧窮落後,跟漢字有直接關係」的想法。

他總結了漢字的三大缺陷,分別是:

1、漢字過於繁瑣

羅素認為,英文只需要幾個字母組合在一起,就能夠輕輕鬆鬆的描述一個物體或者一件事情。而漢字的每個字都需要十幾筆甚至二三十筆(繁體字),相對來說書寫太不方便了。

我反駁一下他這種觀點,比如「人」字,就撇、捺兩劃,而英語的「人」字,不管是「man」還是「people」都比漢字更複雜、筆劃更多。其他的漢字比如「日、月、牛、羊、馬」等同樣如此。

複合詞也如此,比如「早上」,漢字書寫時只有9劃,而英語中「morning」則有7個字母組成,至少十幾劃。

這樣一比,漢字與英文字母孰優孰劣,相信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2、漢字無法輸入計算機

羅素到中國考察的時候,歐洲人已經開始流行打字機了,非方便。當時他們可以用26個字母輕鬆打出英文,可對於漢字則根本就不可能。

對這個問題,相信不用我再去反駁了吧?剛剛已經介紹了,到上世紀末已輕鬆搞定。我們先是利用漢語拼音來轉換,又發明了「漢字全息碼」和「王碼」(即五筆字型),再後來又有了雷射照排法等,使漢字的電腦輸入、打字等問題完全解決。

所以說,羅素聲稱的漢字無法列印,只是他低估了中國人的智慧。

3、漢字組成的成語或是文言文無法用英文來翻譯,反過來,許多英文中的專業術語也無法用漢字傳遞。

其實吧,羅素雖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哲學家,可他本人還是有著歷史的局限性,看問題還是不夠透徹。

現在看來,我們可以很容易就能把英文中的專業名稱翻譯成漢語,比如音譯、意譯和音譯加意譯。

音譯不用介紹了,許多國外的人名,地名,包括國家名,大都是音譯過來的,比如美國總統Abraham Lincoln,譯為「亞伯拉罕·林肯」。

意譯的也好辦,比如science譯為「科學」; democracy譯為「民主」,民國時期戲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

音譯和意譯結合起來就更有趣,也更讓人一目了然,比如 CocaCola譯為「可口可樂」,還有奔馳、寶馬轎車等等,不勝枚舉。

所以對於外來詞彙,漢語對付它們簡直易如反掌,羅素所謂的漢字缺陷也不是問題。

而他認為中國的成語無法用一個英語詞組來解釋,那就用多個句子來解釋好了,這也不是漢字之過吧?

個人覺得,在羅素身上,我感受到當時外國人對於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傲慢,認為落後的中國什麼都落後於西方——包括語言和文字。

可以這麼說,中華文化能夠綿延不絕流傳到今天,一定有其特有的優點和智慧。羅素認為漢字落後,只是因為中國的發展當時落後於西方,就認為中國的一切都是落後的了。

題外話

二戰結束後,美國開始了管理日本。他們發現日本的語言跟漢字很相像,就馬上產生了牴觸心理,也讓美國人望而生畏。

在美國人看來,漢字猶如天書,複雜無比,讓他們無法駕馭。他們還擔心日本人的身上有中國的影子,對改造他們會產生難度。

所以,美國人竭力鼓吹要日本人放棄原來的文字,全盤使用西方的字母。美國主子一發話,日本的一些專家學者也紛紛站出來捧場,他們說:漢字是令日本蒙羞的罪惡之源,必須考慮廢除漢字這種惡魔的文字!

但此舉遭至日本民眾的強烈反對,為此還舉行了一場「全民公測」,結果有超過九成的日本人反對字母化文字。

這場由美國人主導、由日本改革派製造的「漢字廢除」陰謀,最終落了個「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結局,遺笑大方。

既然日本人都無法完全脫離漢字,更何況我們中國人呢?!

感謝大家閱讀文中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