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梁啓超在清華的一次演講,成就史上最燃校訓

島主歷史觀 發佈 2024-03-04T09:33:20.623683+00:00

在中國三千多所大學中,清華的校訓無疑是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那是1914年,在清華建校三周年之際,梁啓超受邀到清華演講。

在中國三千多所大學中,清華的校訓無疑是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那麼,你知道清華的八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因誰而定、有何出處嗎?

那是1914年,在清華建校三周年之際,梁啓超受邀到清華演講。

梁啓超何許人也?他是晚清維新派和新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的發動者,更是當時「最有號召力的政論家」「最具影響力的文壇領袖」,郭沫若說,當時有產階級的子弟,「沒有一個沒有受過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禮的」,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更是公開宣稱:「任公領袖名流,得渠一言,賢於十萬毛瑟也!」梁啓超一句話,就抵得上十萬支毛瑟槍,可見其「威力之大」。

正因為梁啓超如此號召力和影響力,對於演講的題目,他格外審慎。最終梁啓超定的講題是《君子》。

對於國人的教育,梁啓超是有深入思考和獨到見解的,他曾在清華組織的教授座談會上直言道:「清華學生除研究西學外,當研究國學。蓋國學為立國之本,建功之業,尤非國學不為功。」

梁啓超此言是有緣由的。始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起初是晚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主要講授英文和歐美相關知識,學生對於國學和傳統文化反而知之甚少。

梁啓超不但重視國學教育,還重視人格教育,遂有了題為《君子》的演講。演講中,梁啓超借用《周易》乾坤兩卦關於君子的論述,援引孔子 《象傳》中對應的兩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大意是:「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應該像天一樣,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該像大地一樣,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借這兩句話,梁啓超對清華學子提出「先做人,後做學問,再做事」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望,精準體現了清華的建校宗旨和精神內核,於是校委會決定把其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提煉出來作為校訓沿用至今。

梁啓超對清華有很深的感情,他後來不僅自己當上了清華教授,還先後把三個兒子都送進了清華:長子梁思成,14歲進入清華,22歲畢業,後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次子梁思永,12歲進入清華,20歲畢業,後留學美國哈佛大學;三子梁思忠,11歲進入清華,19歲畢業,後留學美國西點軍校。他們都是從清華走向了世界名校,並最終學成歸來,成為各自領域的精英,真正做到了「為國盡忠、為民盡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