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絲汀停業,為什麼新烘焙跑不出「喜茶」?

讀懂財經研究所 發佈 2024-03-04T20:27:58.427195+00:00

3月10日,克莉絲汀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由於現金流緊張且遭遇經營困難,所有零售門店已暫時關閉,目前依賴股東貸款維持運營。這樣的消息讓人無比意外。作為曾經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的門店數量曾高達千家,遍布在上海街頭和地鐵站。烘焙賽道也曾被一級市場寄希望於跑出下一個喜茶、奈雪。

3月10日,克莉絲汀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由於現金流緊張且遭遇經營困難,所有零售門店已暫時關閉,目前依賴股東貸款維持運營。

這樣的消息讓人無比意外。作為曾經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的門店數量曾高達千家,遍布在上海街頭和地鐵站。烘焙賽道也曾被一級市場寄希望於跑出下一個喜茶、奈雪。

高預期也反映到了估值上。2021年虎頭局、茉莉點心局單店估值都在1億左右。同期,喜茶的單店估值只有7000萬、奈雪單店估值只有2605萬。那麼,曾被寄予厚望的新烘焙賽道,究竟還能不能跑出下一個喜茶?

本文持有以下核心觀點:

1、烘焙賽道跑不出喜茶。新烘焙品牌與頭部茶飲品牌的差距正在拉大,喜茶、奈雪、蜜雪冰城都在保持著積極的拓店態勢,但虎頭局、茉莉點心局等頭部新烘焙品牌,正在裁人撤店收縮。

2、與茶飲業態相比,烘焙企業的盈利難度更大。與奶茶店相比,烘焙店需要更大的門店面積,並且糕點製作工序更複雜,因此烘焙店投入更大,回報更低,盈利空間更小。喜茶就曾因烘焙占地面積大,營收不足以覆蓋成本,關停了華東地區所有的熱麥店(茶飲+麵包)。

3、烘焙企業無法實現全國化擴張。飲食文化差異,使各地形成了差異化明顯的特色糕點。產品的品類、配料、輔料具有很強的本地化特徵,即使相同品類在每個地區的做法也不相同。因此,國內始終走不出全國性品牌的烘焙企業。

/ 01 /新烘培難出「喜茶」

過去幾年,新消費領域的最大風口莫過於茶飲賽道。這一賽道已經跑出了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多家頭部企業,其中,喜茶、蜜雪冰城的估值已超600億。

從財務數據看,茶飲企業大多保持著很好的發展態勢。蜜雪冰城營收從2019年的25.7億增長到2021年的103.5億,淨利潤由4.4億增長到19.1億。奈雪營收則由2019年的25億增長到2021年的43億。2022年上半年,奈雪營收雖然停滯,但疫情放開後的四季度,奈雪單季度淨增95家門店,顯示出較好的增長預期。

茶飲賽道爆火之後,不少人把目光放到了烘焙領域,希望能再造一個「新茶飲」。畢竟,烘焙市場有著近3000億的市場規模,不比茶飲少,而且烘焙賽道至今也還沒有一個全國性品牌。

一時之間,烘焙賽道投融資火熱。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1年烘焙賽道投資數量18起,同比增長100%,投資金額為62.95億元,同比增長了近18倍。近63億的投資額也與當年茶飲賽道的投資額相差不大(82億)。

但如今看來,烘焙賽道難出喜茶,在2021年獲得大手筆融資項目的烘焙品牌大多「未大先衰」的狀態。

2021年烘焙最大的一筆融資是虎頭局,其在A輪融資中拿到了近5000萬美元(約合3.18億人民幣),虎頭局也計劃2022年擴店到150家。

但如今,虎頭局不僅沒能實現目標,門店數量也從2022年11月的58家減少到今年1月的41家。另一家融資額過億的明星項目茉莉點心局收縮狀態,曾想全國布局的茉莉點心局僅保留了湖南市場,門店數量也從2022年上半年的67家減少到如今的54家。

實際上,不只近些年獲得投融資的新烘焙發展不及預期。老牌烘焙企業也大多遇到了發展瓶頸。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營收由2012年的12.9億銳減到2021年的2.9億,淨利潤也已經連續9年虧損。最近克莉絲汀宣布暫時關閉所有門店。

克莉絲汀並非個例,麵包新語、85度C等傳統品牌近些年都或多或少的保持收縮狀態。即使發展相對穩定的頭部品牌好利來也遇到了停滯問題,早在2004年,好利來門店數量已超千家,但在2022年,好利來門店反而只有930家左右。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烘焙跑不出喜茶、奈雪呢?

/ 02 /更加「苛刻」的盈利模型

與茶飲連鎖企業相比,新烘焙企業更容易出現現金流危機。

2021年融資金額最多的虎頭局在2022年年底就被曝出拖欠員工3個月工資,並且還拖欠供應商貨款。而僅在2021年就融資四次,融資金額超億元的茉莉點心局也因為資金問題被迫裁員。克莉絲汀也連續9年經營現金流為負。

反觀茶飲品牌,奈雪雖還沒像喜茶一樣盈利,但歷年經營現金流始終為正。即使在品牌初創期,也很少聽說茶飲企業有過資金危機。

烘焙企業容易遇到資金危機是因為單店盈利模型更難跑通。與奶茶店相比,烘焙店的特點是投入更大,回報更低,盈利空間更小。

按照太平洋證券數據,主要茶飲品牌的單店投資額在30萬-200萬之間,而烘焙品牌的單店投資額在80萬-200萬之間。多出來的投資額主要是花在了門店租金上。

烘焙店的平均面積至少要在70平以上,而奶茶店只需要15平以上即可。烘焙面積更大也不難理解,相比奶茶直接點單,烘焙店的產品都是專櫃展示,用戶自取。但是更大的面積卻創造不了更高的收入,烘焙店的客單價在20-30元之間,與茶飲店客單價幾乎相同。但在人流上,烘焙店有效人流量每天幾十人左右,奶茶店有效客流能超過百人。因此烘焙店每天的單店收入要普遍低於奶茶店。

單店面積更大、收入更低,直接拉大了烘焙店與奶茶店的坪效差距。根據太平洋證券數據,疫情前主要茶飲品牌每年坪效在4-18萬之間,同期主要烘焙品牌坪效為2.5萬-8.8萬。

不僅坪效低於奶茶店,烘焙店還要承擔更多的人工成本。克莉絲汀人工成本要比奈雪高20個百分點。原因在於,相比奶茶只是各種材料的配比,烘焙的工序流程更為複雜。雖然現在大多數品牌門店都是直接用冷凍麵團現烤。但冷凍麵團前期需要麵點師傅與機器一同將麵粉根據配方進行攪拌、基礎醒發、分割、中間醒發、成型、最終醒發、烘烤、冷卻等工序的製作,製作流程也至少需要一天。

低坪效、高成本下,烘焙店的單店盈利模型也就面臨了更大的經營壓力。2021年,喜茶曾經關停了華東地區所有的熱麥店(茶飲+麵包),原因就是烘焙占地面積過大,營收不足以覆蓋成本。

雖然盈利難度更高,但這只是延緩了烘焙的擴張速度,只要好好打磨單店模型,烘焙依然可以實現盈利。真正制約企業高度的是烘焙品牌做不到全國化。

/ 03 /難以實現的全國化

與喜茶、奈雪幾乎實現了「全國通吃」不同,烘焙至今沒有出現全國性品牌。新中式烘焙中的虎頭局集中在華南、茉莉點心局如今收縮到了湖南。而傳統品牌好利來的優勢市場在華北、東北,味多美集中在華北,兩者在南方的存在感都不高。

茶飲品牌能做到全國化,得益於產品相對統一,茶飲品牌只有果茶、奶茶、乳茶几個核心品類。並且產品的做法、原材料也高度統一。因此,地域之間沒有明顯的口味差異,奠定了茶飲品牌全國化擴張的基礎。

反觀烘焙具有明顯的多樣化特徵,烘焙不僅包含蛋糕、麻薯、月餅、酥餅麵包等17個大類,即使同一類型的產品在不同地區所用的原材料、做法上也都有不同。以各地都有的月餅為例,京式月餅甜度適中,麵皮由油、糖、面混在一起,皮面結構疏鬆,口感上更鬆軟。而蘇式則是用小麥粉、飴糖、水等製作酥皮,有人也將其稱為「酥式月餅」。

由此可見,飲食文化的差異,使各地形成了差異化明顯的特色糕點,並且產品的配料、輔料也具有很強的本地化特徵。因此,從單一地區起家的烘焙企業可能會獲得地方認可,但很難走向全國。

甚至,對於大部分烘焙品牌而言,即使是局限區域,品牌也有很快的疊代速度。「烘焙行業,每五年就會迎來一次洗牌。」這是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提到烘焙行業的「規律」。

企業疊代快是因為烘焙企業難以形成較強的品牌力。品牌強弱可以影響到購買頻率,有超7成的用戶每周都會至少購買一次奶茶,但只有約30%的用戶每周購買烘焙。

奶茶消費頻次高,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不僅即時飲用的食用場景清晰,產品包含的茶葉、古柯鹼也都能刺激大腦,增加用戶對茶飲的消費欲望。

而烘焙產品並不具備成癮性。烘焙產品本身食用場景模糊,用戶如果當作休閒零食,飽腹感太強,當作主食,又沒有類似的飲食習慣。用戶對烘焙的新品嘗鮮需求強、但後續復購低。所以,很多烘焙品牌的增長依賴於爆款新品拉動,一旦產品創新停滯就很容易被淘汰。比如,紅極一時的徹思叔叔靠輕乳酪蛋糕崛起,但用戶失去新鮮感後,品牌也很快下場。

以此來看,關於烘焙賽道能不能跑出下一個喜茶?新老烘焙企業的發展軌跡已經給了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