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的非理性和殘暴令人震驚

學習中的茉莉 發佈 2024-03-04T21:24:42.235579+00:00

畫中的殘暴大革命的殘暴通過面家萊昂 •馬克西姆• 費弗爾的《蘭巴勒公主之死》可見一斑。面面上受害而亡的女人是 43 歲的蘭巴勒公主,她是王后瑪麗.安托瓦納特的閨中密友,在大革命期間被殺害。

畫中的殘暴
大革命的殘暴通過面家萊昂 •馬克西姆• 費弗爾的《蘭巴勒公主之死》可見一斑。面面上受害而亡的女人是 43 歲的蘭巴勒公主,她是王后瑪麗.安托瓦納特的閨中密友,在大革命期間被殺害。

從 1792年9月2日晚上開始,一直到5日,除了蘭巴勒公主之外,整個巴黎還有 1300 名左右的受害者。起義的民眾聽說監獄中有犯人在策劃反擊暴動,便協同革命軍一起衝進了監獄,隨意處死犯人,甚至有些只是他們認為的「犯人」。到了6日,巴黎監獄一半犯人被處死。

法國畫家讓•皮埃爾•烏埃爾於 1789年繪製的 《攻占巴士底獄》記錄了當時的激戰場面。畫面右下方是革命者與政府軍正面交火,硝煙瀰漫。畫面的左下方,革命者拉響了大炮,向巴士底獄開火。有的沒有武器的百姓,似乎撿起了磚頭石子,用力地扔向了巴士底獄的鐵窗。

這些黑色的殘酷和水彩畫 《攻占巴士底獄》中正面光輝的民眾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攻占巴士底獄》中,革命的民眾用簡陋的武器、陳舊的火炮攻克了路易十六專制統治的象徵——巴士底獄。但肆意泄憤、泯滅了良知的非理性浪潮讓這場波瀾壯闊的大革命一度演變為一場恐怖的暴亂。

從反思的角度審視,《蘭巴勒公主之死》顯得尤為珍貴,它拋開了歷史大局觀,單純用人性悲憫的目光去打造一個面面。畫中的公主屈辱而淒涼地倒在地上,一位老婦人在向圍觀的人們控訴這一暴行。在她背後,是手執刀斧、喧嚷著繼續革命的百姓。法國大革命黑暗的一面,被永久記錄在一幅色彩鮮明的畫作之中。


蘭巴勒公主之死
萊昂•馬克西姆•費弗爾作於 1908 年,油畫,現藏於法國大革命博物館。

攻占巴士底獄成為法國大革命的開端,這一天後來被定為法國的國慶日。不能否認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但法國大革命的非理性和殘暴也同樣令人震驚,多部世界名著中都對此進行了描寫和反思。

在狄更斯的 《雙城記》中,主人公達爾奈雖出身貴族,但他因為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惡,毅然放棄財產的繼承權和貴族的姓氏,移居倫敦,當了一名法語教師,卻在革命爆發之後被判處死刑。

雨果在《九三年》中也藉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書中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包括對大革命殘暴的反思。

法國總統密特朗曾說:「法國大革命就像生活本身一樣,是一個混合物。它既鼓舞人心,又令人難以接受。在大革命中,希望與恐怖交織,暴力與博愛雜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