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送來冬衣,司馬懿寧願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發現他真高明

曉山青史 發佈 2024-03-04T21:27:07.692697+00:00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文| 世界編輯| 曉山青●—≺ 前言 ≻—●公元249年,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等人,篡奪國政,手握大權。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世界

編輯| 曉山青

●—≺ 前言 ≻—●

公元249年,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等人,篡奪國政,手握大權。

司馬懿隱忍半生,熬死曹氏三代掌權人,終於達到了幹掉曹氏一族,自己獨攬大權。而實際上,這場巨變,早在11年前就已經埋下了。

11年前,魏明帝派遣司馬懿征伐公孫淵。那時正值寒冬臘月,冰天雪地,可司馬懿作為主帥,竟不讓發放棉衣,還有士兵被活活凍死,他為何要這麼做?

●—≺ 咎由自取公孫淵 ≻—●

曹魏時期,公孫氏常年偏安遼東,總共經歷了四代君主,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淵。公元238年,魏明帝派司馬懿出兵征討,最終一舉滅掉公孫氏。

說起公孫氏的滅亡,其末代君主公孫淵頗有一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味,俗稱不作不死。

首代君主公孫度當時制定的整體戰略是遠離中原,坐山觀虎鬥,暗暗壯大自己的實力。但是這一形勢,在公孫度去世之後已經不再適用了。

當時,曹操打敗了袁紹,成功的占領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實力進一步地增強。公孫度之前制定的策略,已經不再適用了,於是公孫康、公孫恭審時度勢,依附曹魏,以求自保。

然而等到公孫淵上位之後,自信心開始膨脹,他決定不再依附曹魏,打算獨立。他想要拉攏吳國,對付魏國,憑藉一己之力周旋於吳國和魏國之中。

他先是向吳國表忠心,稱自己是站在吳國這一邊的,派使者將遼東盛產的寶馬,送給吳國,支持其與魏國作戰。

收到了公孫氏送來的馬匹之後,孫權高興不已,便禮尚往來,派使者回訪。

其實公孫淵嘴上說想要拉攏吳國,但是對其實力畢竟還是不太清楚的,所以他派使者送馬匹的主要目的是打探下吳國的實力到底如何。

可當公孫淵派出去的使者回來報說吳國實力並不如自己想像中強大,公孫淵直接斬殺了吳國使者,又轉向投靠魏國。

孫權得知自己居然被公孫淵擺了一道,大怒,即刻準備發兵征討公孫氏。但在群臣的勸阻下,孫權暫時先忍住了一口氣。

公孫淵自以為高明地在曹魏和孫吳之間周旋,其實魏國這邊也早已看穿了公孫淵的伎倆,對其已經是十分不信任了。公孫淵作為牆頭草,同時得罪了吳國和魏國。

公元238年正月,面對反覆無常的公孫氏,魏明帝決意安排司馬懿出馬,四萬軍隊一舉拿下公孫氏。

其實此前魏國已經兩次發兵攻打過公孫氏了,但是均以失敗告終,為了確保第三次一舉成功,魏明帝派出了老將司馬懿。當時還有一個原因是朝中確實無人。

而司馬懿對遼東的地形早已爛熟於心,制定了全面的作戰策略,告知魏明帝自己僅僅需要一年即可攻下公孫氏。

公孫氏得知,魏明帝居然要派司馬懿來攻打自己,便急忙轉向吳國求救。孫權已經看穿了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便將計就計,假意答應出手相助。

其實孫權並不打算出兵,而是計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計劃在魏國攻打公孫氏的時候,趁機搶奪遼東。

三月份,司馬懿親率大軍前往遼東。戰爭正式爆發,公孫淵安排卑衍、楊祚率兵在遼水等地守候,想利用遼水的地理優勢,抵禦魏軍。

但是司馬懿卻識破了他的伎倆,偏偏不從遼水走,而是選擇直接攻打襄平,這樣成功地繞過地繞過了卑衍、楊祚

司馬懿判斷如果自己直接攻打襄平,公孫淵一定會派兵來援助,然後自己在其來到襄平的路上,設伏,將卑衍、楊祚的軍隊一舉拿下。

公孫淵果然上當了,派卑衍、楊祚率軍援助襄平。但是他二人在前往襄平的途中被伏兵射殺。公孫淵一下子就損失了兩員大將,懊惱不已。

時間一晃來到了七月,七月份遼東,連續下了一個月的暴雨,而司馬懿的軍隊也一直被困在了襄平。當時不少的將領都建議司馬懿轉移軍隊,但是這樣一來襄平就拱手讓人了。

司馬懿再三考慮,覺得不妥,便下令軍隊堅守襄平,誰再改提出轉移軍隊的話,就直接斬首。這樣一來,軍中上上下下都震懾於司馬懿的威嚴,不敢再提。

八月的時候,雨終於停了,襄平已經被司馬懿圍困了許久,彈盡糧絕,城中居然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公孫淵也是徹底熬不住了,打算拼死一搏,於是率領軍隊突圍,不料最終卻被魏軍斬殺。

終於,稱霸遼東五十多年公孫氏被司馬懿一舉消滅。司馬懿一時間名聲大振。

●—≺ 苦心孤詣司馬懿 ≻—●

司馬懿出身氏族,年少成名,聰敏好學,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曹操已經聽聞他的大名,便想要招至其麾下,讓其為自己效力。

可是司馬懿年輕氣盛,對於官宦出身的曹操也看不起,因此假裝生病,要在家休養。

曹操後來也得知他是裝病也不以為意,還是秉著惜才的原則,第二次的召司馬懿。

司馬懿這次沒有稱病,來到了曹操的軍中,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籌謀。

一般人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則是用人才,又不完全信任人才,儘管曹操前後兩次召司馬懿,但是曹操卻不信任他。

原因是世人都稱司馬懿是狼顧相,曹操自己做夢也夢到三馬同槽(暗示司馬父子終將奪取曹魏的政權),曹操心有一直有所顧忌。

曹操的多疑大家是明了的,當時司馬懿為了暫避鋒芒,常常稱病在家,可曹操認為司馬懿分明是不尊重他,謊稱生病的。

為了驗證心中的疑惑,曹操甚至派人去刺殺司馬懿,了司馬懿何等聰明,就算是刺客劍在身上,愣是躺在床上沒起身。

刺客也沒真殺掉司馬懿,只能回去復命,曹操這才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而司馬懿也察覺到曹操對自己越來越猜忌後,便提前給自己找好了退路,他主動提出要輔導世子曹丕。

儘管因為三馬同槽的事情,曹操也提醒過曹丕要提防司馬懿,但是曹丕卻不以為意,對司馬懿頗為信任。

他自己帶兵打仗,就讓司馬懿留在後方。後來在自己臨終之際,安排司馬懿和其他大臣共同輔佐魏明帝。

魏明帝即位後,對待司馬懿的態度大體上是沿用曹丕的策略,重用司馬懿。

畢竟司馬懿的軍事才能還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此時君臣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一位微妙的變化。

當時司馬懿因本身年紀已經很大了,又歷經曹操,曹丕兩代君主而不倒,所以在朝中威望也很高。

但是就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將領,魏明帝在位期間,卻頻繁地派他外出,司馬懿實際上留在朝中的時間並不多,魏明帝也曾對其試探過。

當時司馬懿打敗公孫氏之後,在率領軍隊回朝的時候,遼東地區已經到了冬季,天氣異常寒冷。

魏明帝得知後便派人給司馬懿送了一些冬衣,司馬懿收到了冬衣後,一直不給將士們發放。

有一些士兵實在忍受不了這惡劣的天氣,竟然凍死在了歸程的路上。儘管如此,司馬懿還是執意不發放。

長途跋涉,司馬懿終於班師回朝,有人私下便問司馬懿為何寧願讓士兵凍死,也不發冬衣

司馬懿說,陛下當時賞賜冬衣,只是給我個人的,並沒有明確地說是給將士們的,也不是以朝廷的名義發放的。

如果我把冬衣給了將士們,他們會以為這是我給他們發放的,從而就會感激我,更加忠誠於我,並不會感念陛下的恩德。

這樣一來,陛下就會懷疑我有二心,功高震主,為自己招致禍患。

司馬懿猜得沒錯,魏明帝確實是有意試探他的。司馬懿的謹慎,隱忍為自己11年後的奪權助力不少。

魏明帝並其實對司馬懿也信任,但是不同於曹丕那種完全信任,他對其也是有所防備的,但是在安排輔政大臣的時候,還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魏明帝曹叡臨終前,按照慣例要安排輔政大臣,一開始輔政大臣中並沒有司馬懿。

他原本是任命曹宇,曹爽,夏侯獻,曹肇,秦朗共同輔政。而在此之前他早已免去了司馬懿的軍職 。

但是中書監劉放、孫資等人素來和曹肇、曹郎等人關係不好,擔心他們如果上位後會對自己不利,便趁機勸說魏明帝更換輔政大臣,讓曹爽和司馬懿取代曹宇等人。

之所以孫、劉二人推薦司馬懿,也許看中了當時只有司馬懿可以和魏氏政權相抗衡。

也許他們私下本身關係也不一般。據史書記載,他們二人對於朝中派司馬懿征討公孫氏也是十分認可的。

魏明帝覺得孫、劉二人說的有道理,便下令召司馬懿回到洛陽。但是就在司馬懿前往洛陽的途中,曹肇等此時又向魏明帝進言,魏明帝又打算改變主意,下令不讓司馬懿回到朝中。

劉放、孫資等人得知又急忙跑到宮中找到魏明帝「進言」,魏明帝再一次的動搖了。

他徑直罷免了曹肇等人的職務,還是重新任命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這一舉措,為後來司馬懿篡奪曹魏政權提供了便利。

●—≺ 成功上位,奪取政權 ≻—●

曹睿去世後,齊王曹芳即位,齊王年幼,而司馬懿卻老當益壯,無論是政治權威上,還是赫赫戰功上,在朝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

而魏明帝安排的曹爽本就資質平庸,完全無法和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相提並論。

司馬懿明知曹爽肯定不是自己的對手,暗自籌謀除掉曹爽,但是曹爽卻等不及,率先向司馬懿發動攻擊。

可是司馬懿故意卻避其鋒芒,不與其正面衝突,而是又開始了老一套,裝病不出。

暗地裡卻開始聯繫朝中對曹爽不滿意的大臣,以及被曹爽傷及到利益的士大夫們,團結力量,將這兩股勢力全部為己所用。

曹爽見司馬懿生病,心中大喜,便放鬆了警惕。

公元249年,曹芳和曹爽離開洛陽,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司馬懿抓住了這一時機,拉開了鬥爭的序幕。司馬懿深知如果自己出面,必定是名不正言不順。

他便上書郭太后,奏請郭太后,請求廢掉曹爽,並且提供了一系列的證據。

最終由郭太后下旨,順理成章地滅掉了曹爽,也堵住了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曹爽得知後,也毫無辦法,至於自己的一眾黨羽也被屠殺殆盡。這就是著名的高陵平之變。

這場鬥爭中,司馬懿依舊發揮穩定,沿用老一套裝病,私下活動,將自己幾十年的鬥爭經驗運用的淋漓盡致,完全將曹爽玩弄於股掌之中。

高陵平之變,其實可以看作是曹魏政權的終結。自此,司馬懿苦心籌謀幾十年,終於在這一刻有了結果,他表面上依附曹魏政權,暗地裡為自己鋪路。

●—≺ 筆者觀點 ≻—●

從之前魏明帝給將士們發冬衣就可以看出,如果當時司馬懿把冬衣直接給將士們發放了,可能歷史就是另外一番結局了。

或許司馬懿就被以某一個罪名被誅殺了,那樣就無法等到齊王曹芳即位,發動政變,篡奪政權。

因此後人評價說司馬懿當時的舉動在11年之後,才真正顯現出作用。由此可見,司馬懿的忍耐力非常人所能及。

儘管司馬懿成功地奪取了政權,成為名義上的君主,但是朝中的一些大臣卻並不買帳,曹氏當時還是有後人的。

一些大臣們便建議擁立曹彪,而一旦曹彪即位後,司馬懿的苦心孤詣,就全部化為了泡影,司馬懿自然是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他稱曹彪是叛賊,下令殺死了曹彪,殺雞儆猴,自此也不敢有人敢提擁立曹氏後人的事情了。

殺死一個曹彪容易,如果想要徹底地奪取爭取,最難爭取的還是民心。

表面上魏國姓曹,實際上已經是司馬家的天下了。但是在百姓的心中依舊認為曹氏才是他們的君主,司馬懿只是一個亂臣賊子。

為了控制住輿論,他找了個理由便把所有的曹氏的王侯全部分配到了鄴城,安排專人監督,禁止他們私下聯繫。

這樣既保全了自己名聲,又成功地控制地控制了輿論。徹底地遏制曹氏的反撲。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司馬懿歷經四代曹氏君主卻不倒,屬實厲害,即使是性格多疑,善猜忌的曹操最終都沒對其下手。

他處事圓滑,城府頗深,對於人心更是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同時自己的軍事才能確實出眾,最終奪取了政權。


參考資料:

司馬懿與曹魏政權關係探析

探析司馬懿的王者之路

曹魏徵討遼東公孫氏政權始末_李智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