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迷路!成都熊貓基地增設導向地標 幼年別墅實行單循環參觀

四川手機報 發佈 2024-03-04T21:53:03.320183+00:00

3月22日,全新整改後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後文簡稱「熊貓基地」)幼年大熊貓別墅重新向遊客開放,記者實探運營首日發現,整個園區的路標、地標大規模換新,幼年大熊貓別墅增設單循環參觀路線以保證暢通遊覽。

3月22日,全新整改後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後文簡稱「熊貓基地」)幼年大熊貓別墅重新向遊客開放,記者實探運營首日發現,整個園區的路標、地標大規模換新,幼年大熊貓別墅增設單循環參觀路線以保證暢通遊覽。

亮點1:園區地標、路標大換新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曾刊發《網友建議熊貓基地規劃遊覽路徑》一文,建議熊貓基地完善標識系統。3月22日記者再次走進熊貓基地發現,從金熊貓雕塑前的第一個岔路起,大部分路口都已用白綠色箭頭地標輔助提示,避免遊客只依靠單一路牌盲猜。

此前被詬病指示不清的導向牌也進行了大規模更新,不僅字體加大,遊客依此也能少走「冤枉路」。

亮點2:幼年大熊貓別墅增設單循環參觀路線

針對幼年大熊貓別墅區客流超負荷、人流過多、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熊貓基地還在此處增設了十餘個連續的「單循環參觀」地標,引導遊客單向流動,減少擁擠、堵塞的情況,保證遊覽路線暢通。

亮點3:誘導遊客購物的熊貓腳印被剷除

此前報導中還提出,在靠近熊貓基地南大門出口處設置的立體熊貓腳印,不僅沒有指向景區出口,反到把想離開的遊客誤導進了文創商店。在本輪整改中,原有的立體熊貓腳印已被剷除,取而代之的是路口處的「出口」地標,並明顯標註了大門方位。

記者手記:

文旅經濟迅速回暖,旅遊景區更應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3月以來,以熊貓基地為代表知名景區客流猛增,熊貓基地的門票銷量更是位列四川省第一。隨著市場的不斷升溫,熊貓基地在接待大量遊客的同時,更應主動評估自身接待能力,適時完善基礎設施,多站在遊客角度看問題,真正建成世界著名的大熊貓遷地保護基地。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 徐浩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