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50萬件中國文物非法流失,文物返還難在哪兒?

青年報 發佈 2024-03-04T22:32:19.516718+00:00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出自唐朝的「鴻臚井刻石」,曾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塊唐碑,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20世紀初,這塊刻石被作為戰利品運至日本,自此遠離故土。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出自唐朝的「鴻臚井刻石」,曾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塊唐碑,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20世紀初,這塊刻石被作為戰利品運至日本,自此遠離故土。本周,在上海大學舉辦的「博物館、去殖民化、文物返還:全球對話」專家研討會上,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國際博物館協會研究與交流中心管委會副主席、中國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主任段勇「拋出」此例,並表示,希望能通過大會讓更多人關注並繼續推進對這件中國流失文物的追索返還。

◆ 研究表明約150萬件中國文物非法流失

這一為期兩天的跨地域、跨文化學術研討會,由國際博物館協會和上海大學共同主辦,國際博物館協會研究與交流中心和中國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兩個專業智庫承辦,吸引了近60位來自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文博界、國內部分博物館的嘉賓和專家學者參加。立足於這樣的規模和影響力,是段勇在研討會公開提出「鴻臚井刻石」的原因。

「我個人是從2002年開始正式研究文物流失的, 10年前一些歐美文物收藏大國對于歸還流失文物態度強硬,但現在立場有了很大改變。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文物流失國堅持不懈的追索。」在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曾先後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和故宮博物院工作過的段勇這樣感嘆。

中國從1840年以後經歷過三次較大的文物流失高潮。「我個人研究發現,海外公共機構和私人收藏的中國文物超過了1500萬件,其中約10%是非法流失文物,大概有150萬件。」

段勇告訴記者。他還特別強調,很多人以為海外文物都屬於非法流失文物,這是一種誤解。「其中絕大部分是合法正當的,比如通過正常的貿易等獲得。但150萬的非法流失文物數量,也已經非常巨大了。」

對於非法流失文物,目前的回歸途徑主要有三類。一類是購回,正如大家較為熟知的圓明園獸首。一類是捐回,不少海外愛國華僑華人、國際友好人士以及外國政府和博物館都有類似捐回案例,目前回歸文物中最大多數是這種情況。第三種就是追索返還。「這是最符合國際公約精神的。」段勇表示。

文物追索返還需要達成更多國際共識

但國際公約也有限制。「在追溯返還方面主要依據1970年和1995年公布的兩個國際公約,對文物返還的追溯返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也有三個明顯的局限性。」段勇告訴記者,第一就是對公約簽署以前發生的事情沒有追溯力。「這對中國流失文物追索方面局限就比較大,因為我們大多數是在這之前流失的。」第二是只有簽約國才受約束,一些特別重要的文物收藏國並未簽署公約。第三是對於無償歸還流失文物有一個非常苛刻的條件:必須證明這個文物對國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才支持返還。

為了克服這種局限性,中國目前已經與20多個國家簽署了雙邊協議或諒解備忘錄,發現流失文物雙方主動互相告知,證明非法即無償返還,這種方法可以彌補一些國際公約的局限性。「這也說明了,維護良好的國際關係和達成國際共識,對於追索返還流失文物具有積極作用。此次上海大學能作為東道主,與國際博協聯合召開這樣一次國際性會議,因此也顯得更有意義。」段勇向記者表示。

這10年來的輿論關注下,國際社會更加聚焦的還是殖民背景導致的非法流失文物,但中國文物大量流失的社會背景,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期,他也希望能通過大會,推進國際社會對於半殖民文物追索返還的關注。「鴻臚井刻石」的追索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希望在會上提出之後,喚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繼續推進這件文物能回家。」段勇表示。

共建全球性專業智庫推動交流合作

文物返還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作為文物收藏展示的主要機構,博物館在其中的立場和態度也至關重要。「何為文物歸還的權利?何時歸還才是合適的?何人決定向何處歸還?如何歸還?這些問題跨越了國界、文化和專業,並值得國際博物館界討論與思考。」國際博物館協會主席艾瑪·納迪(Emma Nardi)這樣表示。這位來自義大利羅馬、具有大學教授背景的國際組織主席希望,在上海召開的這次大會,專業智庫和研究者們能夠圍繞這些重要議題展開共享、交流與對話。

國際博協研究與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卡洛爾·斯科特(Carol Scott)介紹說,「去殖民化」與「文物返還」是兩個正在不斷改變發展的概念,也是國際博協五年戰略規劃中致力於推動交流和研究的關鍵問題之一。「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共同建立全球性博物館專業智庫的特徵,就是為了更好地組織協調各方學術資源,開展全球性、共同性、前沿性課題研究,並與國際博協戰略規劃的關鍵領域相銜接。」她表示,邀請全球博物館界的專家學者參與,也可以從多元化的角度來反思當今博物館的範式。

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則表示,去殖民化設想下的博物館是充滿合作、對話、兼容並蓄的,在他看來,本次研討會將會在對話、交流、協商的氛圍下在博物館去殖民立場、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以及文物返還等議題上做出學術貢獻。上海大學在未來也將與世界各大博物館、高校及科研院所一起努力,開展更多跨學科、跨文化、跨地域的博物館戰略研究和實踐共享,從而以國際視野推動學科創新與行業發展。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編輯:張紅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