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手扶劍柄簽訂的」和平條約

古史檔案 發佈 2024-03-05T06:30:18.754681+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涉及數十個國家的國際戰爭,停戰協定簽署之後,由20多個國家組成的協約國集團開始以戰勝者的姿態著手討論對同盟國的懲處問題,召開一次和平會議成為當務之急。

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定簽署後——和平會議的籌備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涉及數十個國家的國際戰爭,停戰協定簽署之後,由20多個國家組成的協約國集團開始以戰勝者的姿態著手討論對同盟國的懲處問題,召開一次和平會議成為當務之急。

在籌備和會的過程中,以總理兼陸軍部長克雷孟梭為首的法國方面力圖突出法蘭西的地位並為此作了一系列外交努力,最終取得一些成果。首先,和會地點定在巴黎:在法國人看來,將巴黎定為國際外交活動的中心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它是法國實力強大並能在國際上「呼風喚雨」的一個標誌。

其次,由法國主導和會進程:按照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 ,1856—1924)的設想,巴黎和會應是由全體戰勝國參加的「平等的」大會,但是克雷孟梭不能容忍法國在究竟應當享有哪些權利方面去「徵詢」古巴、宏都拉斯或中國的意見。

經過一番爭執,各方終於達成協議:全體會議還是要召集,但在此之外再成立一個由法、英、美、意、日五國代表組成的十人委員會。不久,這個委員會的規模便急劇縮減,最後僅剩三人,即克雷孟梭、威爾遜以及英國首相勞合·喬治(Lloyd George ,1863—1945),此即巴黎和會上的所謂「三巨頭」。

威爾遜原本有意出任和會主席,但依照慣例,這一職位還是被東道主克雷孟梭獲得。另外,克雷孟梭還提議將法語定為巴黎和會的唯一正式語言,但遭上獲得等地位1919年1月18日,在總統普恩加萊的主持下,巴黎和會正式開幕。

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定簽署後——巴黎和會正式開幕

在將近半年的巴黎和會期間,全體會議雖然開過不少次,但作用卻是微乎其,當由小或國代表發,會議主席克雷孟梭經常是「要麼裝打瞌睡,要麼向可憐的發言人投去一道足以使人不知所措的目光」。

參加和會的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蘭辛(Lansing 、1864—1928)曾寫道:「全體會議實際上是一場真正的鬧劇」,「而且與其說是新時代的鬧劇,倒不如說是中世紀的鬧劇」。巴黎和會的真正權力操縱在「三巨頭」手中,不過,他們對許多技術問題並不熟悉,甚至「連最模糊的概念也沒有」。

蘭辛在談及勞合·喬治時曾有評論:「他連要討論的那塊領土在哪裡也不清楚,居然就敢發表意見。」在此方面,克雷孟梭也是相差無幾。因此,在和會開幕兩周後,他們不得不成立52個專家委員會以負責研究各類具體問題。

雖然「三巨頭」在戰爭期間是協作夥伴,但是他們對戰後問題的處理卻持不同的立場。美國總統威爾遜最為熱衷的是民族自決和創建「國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擔心法國會獨霸西歐大陸,因此反對過分削弱德國的力量。

而代表法國利益的克雷孟梭則把打擊德國視為頭等大事,其目標是「讓德國佬把老本賠光」。「三巨頭」之間的爭吵極為激烈,威爾遜曾憤怒地中途退場,而且還吩咐手下工作人員做好隨時打道回國的準備。

勞合·喬治與克雷孟梭的爭鬥更為不擇手段,他們甚至通過相互抖弄對方諸如艷遇之類的「不光彩的私生活」來發泄政治上的憤恨,罵到不可開交之時,56歲的英國首相甚至竄上前去揪住年近八旬的法國總理的衣領要求賠禮道歉。

巴黎和會結束後法國的收穫

經過各方妥協,1919年6月28日,德國與除中國以外的各協約國共同在《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條約》)上簽了字,巴黎和會宣告結束。通過一戰及隨後的巴黎和會,法國的願望在總體上似乎基本得到了滿足。在領土方面:阿爾薩斯和洛林在闊別近半個世紀之後又回到法國的懷抱。

與洛林相連的德國領土薩爾地區(Sarre )從德國分離出來,由即將成立的國際聯盟(So.ciete des nations ,1920年1月成立)下屬的一個國際委員會進行管理,15年之後,由當地居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此地是歸德還是歸法;作為戰爭損失的部分賠付,薩爾地區的煤礦開採權轉歸法國,如果15年後薩爾終歸德國,法國則可出錢買回這些煤礦的所有權。

在殖民地方面,法國亦有不少收穫。1911年「摩洛哥危機」時送給德國的那一小片非洲土地也被法國要了回去。

在軍事方面:法國的願望至少是在條文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根據規定,德國必須將常備軍削減至10萬人,而且不得擁有坦克、軍用飛機和重型大炮;其海軍力量亦受到嚴格限制,戰列艦不得超過6艘,且不得擁有潛水艇。德國在萊茵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以及萊茵河以東50公里以內的土地將構成一個永久非軍事區,德國軍隊永遠不得踏足這一地區。

另外,在戰爭責任方面:法國及其盟友也將自己洗刷得一乾二淨。對德和約明確寫道,「德國及其盟國」必須承擔全部戰爭責任。在重新動武的威脅下,德國方面被迫接受了這一將德國抹得一團漆黑的條款。但實際上,德國人從來沒有承認過這種一邊倒的「認定」,他們一直認為自己的行為完全是防禦性的。

在經濟賠償方面:巴黎和會期間,德國的賠款總額沒有最終確定,但和約規定,在1921年5月1日之前,德國必須向戰勝國方面分期交付「與200億金馬克(約合50億美元)價值相等之物」,其中可以包括現金、商品、船隻以及其他有用之物。

和約還規定,200億金馬克中,50%歸法國所有。因此,在一段時期里,大量的煤炭、木材、鐵軌、船隻、牛、羊、鵝以及其他物品充斥在前往法國的各條道路上,而在這一時期,協約國的對德封鎖並未解除,因而使德國的許多城市幾近陷入饑荒狀態。

法國在巴黎和會上的收穫似乎值得慶賀,許多法國人也的確為此而極度興奮過。但是,和會之後的歷史進程將表明,除了收復失地這一實實在在的成果之外,其他許多方面對法國而言都將是海市幻景。

對於這次和平會議,法方代表團成員安德烈·塔爾迪厄(Tardieu ,1876—1945,此人後來在1929—1932年間曾三次出任總理)有過總結,他認為,「真正的安全,徹底的公正,全面的團結,一樣也沒有實現。」

克雷孟梭本人在事後也曾作出分析:「這是一個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個手扶劍柄簽訂的和平,是一個雖已簽字但並未真正實現的和平,是一個雖然打了火漆,但火漆稀軟,尚需不斷加上新的印記的和平。」美國總統威爾遜對一戰之後的世界局勢似乎更是洞若觀火:「我們不久就會看到一場新的世界衝突,這場衝突的結果將不再是一場戰爭,而是整個世界的大災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