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死守」戰術占用大量兵力,春季大反攻會受多少影響?

熊熊講武 發佈 2024-03-05T16:47:52.508677+00:00

而威懾則是因為俄軍實際動用力量有限,如果烏軍就此屈服才可達成「鯨吞」之效,否則單憑常規作戰,俄軍力量顯然不夠。

我們都知道,本次俄烏之戰開始時,俄軍所採用的是「鯨吞」式的威懾打法。

所謂「鯨吞」,指的是俄軍開戰時的動作極大,頗有氣吞萬里如虎之勢;而威懾則是因為俄軍實際動用力量有限,如果烏軍就此屈服才可達成「鯨吞」之效,否則單憑常規作戰,俄軍力量顯然不夠。

在南部戰線以及頓巴斯方向上,俄軍的策略得到了一定的成功;在北部和東部方向,顯然並不如意。

當烏軍能夠穩住陣腳來,俄軍的威懾便喪失了作用,此後烏軍採用縮軍據守大城市及壁壘地帶的戰法,使得俄軍有限兵力難以吃下這一個個硬核桃,只能放棄最初的戰略,選擇回歸到頓巴斯來。

而在隨後的頓巴斯作戰中,烏軍採用了加強版的壁壘戰術,與俄軍進行逐城、逐村、逐點的爭奪。此時期烏軍儘管傷亡巨大,並且輸掉了北頓戰役,但也令俄軍戰損不小,並十分疲憊,隨後後者轉入了休整。

此時,烏軍利用寶貴的時機迅速整補主力軍、理順動員兵,並加速形成西方武器的戰鬥力,最終在2022年秋季的反攻中,利用俄軍兵力極度不足、心態放鬆、作戰決心動搖的劣勢,以巨大代價達成了哈爾科夫和赫爾松兩個方向的反攻目的。

反攻的得手極大地鼓舞了烏軍及向其提供支援的西方國家,此後無論是反攻盧甘斯克、扎波羅熱,甚至是克里米亞都有很大的聲浪。

然而戰爭是動態的,既往特殊條件下的成功,處在新的環境下卻未必能得手。

2022年冬季的扎波羅熱反攻,因為阿特木斯克的吃緊而流產;如今烏軍籌劃的春季反攻,也不得不面臨諸多新的情況。

我們在標題中所言的烏軍「最大法寶」指的是其通過堅決固守各個要點的戰法,去消耗、疲憊、削弱俄軍,並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應當說在先前的階段,烏軍的「死守」戰略,是達成了一定「守」的目的。這個背景是烏軍實際動員的兵力遠超俄軍,後者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難以實現千里戰線的猛攻,甚至於保障重點進攻都很困難。

2022年俄烏開戰時,俄軍可用兵力為10餘萬合同兵,頓巴斯武裝戰前常備力量為3.5萬人,戰時動員翻倍也不過7萬人,俄方可投入作戰的地面兵力約20萬人左右。

此後到2022年9月俄軍宣布動員前,其在戰場上傷亡了數萬人,增兵項卻只有幾萬人規模的僱傭兵、志願軍,以及頓巴斯地區極限動員的人員。

也就是說,俄軍在這一階段總計可動用的力量基本維持在20萬人上下,而且考慮到輪換、休整、守備等因素,還根本不可能全部投入進去。

如果烏軍跟俄軍打主力決戰,決出勝負還好,可烏軍採取的是處處設防的戰術。即便是北頓戰役中,烏軍主力進去也是布防在城區和各個野外壁壘中,戰場上的幾乎每一處林帶、每一個路口、每一處村莊,都有烏軍布防。

因為前一階段俄軍大穿插的慘痛教訓,對於此類作戰,俄軍並不大感興趣,同時在烏軍處處設防的背景下,俄軍也很難穿插得手。可在正面推進的消耗戰中,又得按部就班地步步為營,進展當然是極慢的。

而當有限的可戰之兵在這樣的作戰中被無限地消耗,戰場主動權的天平就要向不斷填兵的烏方傾斜了。

可是現在又是什麼情況呢?

俄軍動員的30萬人已經經過了必要的培訓期,可以正常參戰;此外加上現役合同兵、頓巴斯武裝、華格納集團、車臣部隊、其他志願者武裝,俄軍可用的地面力量已有60萬之眾,已是上一年大部分時間段總兵力的3倍。

在上一年的大部分時間段內,烏軍有著2到3倍的地面兵力優勢,現在它顯然不可能還有這種優勢。由於大量有經驗的軍官、士兵在殘酷戰鬥中陣亡、傷殘、被俘,大量重武器損傷而未能得到相應補充,烏軍的有效戰力被大大削弱。

在這種背景下,烏軍只能選擇以數量來彌補質量,迅速擴充到了100個左右的作戰旅。

這些部隊除了在目前的庫皮揚斯克、紅利曼、塞弗爾斯克、阿特木斯克、捷爾任斯克、阿瓦迪夫卡、馬林卡、弗勒達、大諾沃西爾卡、胡里艾伯勒、庫班等地布防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就是準備用於春季反攻的新軍。

可現在新的情況是什麼?

烏軍不願意放棄前線的任何一個要點,只要這個要點處於威脅之下,它就會抽調預備隊增援。

2023年1月中旬,俄軍在扎波羅熱展開試探性進攻,烏軍大舉增援;隨後俄軍攻擊弗勒達,烏軍又往這裡增兵;之後又風傳俄軍在盧甘斯克集結重兵,烏軍亦增兵至紅利曼,擺個一字長蛇陣。

到3月初,阿特木斯克方向的烏軍難以支撐,準備棄城之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嚴令不准撤出,並繼續投入生力軍進去絞肉。

如今阿瓦迪夫卡方向俄頓軍隊進展很快,烏軍又不得不向這裡增援。

增援、增援、增援、增援,最後還是增援,可是「援」從哪裡來呢?

對烏軍來說,任何「地盤」都不能丟棄,這讓它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可是「人」又是無限的嗎?

經過了一年時間的血戰,烏軍承受了極大的損失,全國性動員一直在進行當中。而徵兵是一個由優到劣的過程,當優質兵員被消耗之後,所補充的兵員更難適應高烈度戰爭,往往就需要付出更大的戰損,如此又需要更多的兵員,以至於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在烏克蘭的戰爭動員中已經看到了這種惡性循環的出現,而俄方儘管到現在的傷亡已經超過10萬人,但其不可恢復性戰損占比不大,而且俄軍主力並未大舉動作,可用之兵要比烏克蘭更為從容。

這個時候,俄軍但凡打一個烏軍的前沿據點,後者就要增兵,實際上就將主動權完全讓給了俄軍。

甚至於當俄軍同時攻擊幾個烏軍要點,烏軍又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點位時,它就需要數個波次的增援。這些增援當然會消耗烏軍的機動力量,當其機動部隊被如此消耗,所謂的春季大反攻還能拉出幾個人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