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商洛市新地標——秦嶺·商洛博物館,設計取意「山水玉璋」

ga環球建築 發佈 2024-03-05T18:38:14.933676+00:00

他在《商州初錄·引言》寫道:「商州到底過去是什麼樣子,這麼多年來又是什麼樣子,而現在又是什麼樣子,這已經成了急需向世界披露的問題。」

從一片山林、一灣河流、一座城市開始

秦嶺商洛博物館

從洛水旁生長出來

蜿蜒於商山之中

它是

一個展現秦嶺生態風貌和商洛歷史文化的容器

一個織補城市文脈和自然山水的大地空間藝術

一個為市民提供可游、可逛、可互動的全新體驗平台


商洛精神:用創新的建築設計定義

秦嶺最美是商洛,商洛是賈平凹先生的文學故鄉,他一直在探尋用文字明確表達「商洛精神」的內涵。他在《商州初錄·引言》寫道:「商州到底過去是什麼樣子,這麼多年來又是什麼樣子,而現在又是什麼樣子,這已經成了急需向世界披露的問題。」

秦嶺·商洛博物館的建築創作,用一片蜿蜒於秦嶺之中的「玉牙璋」詮釋商洛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用大膽創新的建築設計,建築形態從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玉牙璋」中汲取靈感,建築空間從秦嶺的「山水脈絡」中推演生成,傳遞「綠色商洛,人文商洛」的商洛精神。



綠色商洛:自然生長的城市公園

秦嶺·商洛博物館選址於商洛西北門戶,西臨丹江,東倚山體,這一項目的建設,對於商洛西北新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將成為城市未來新的文化中心。



不同於傳統城市級文化地標建築挺拔雄偉的體量,不同於有厚重歷史的博物館保守沉穩的氣質,秦嶺·商洛博物館創作設計充分解讀場地,立足本土,面向未來,這一「山地建築」以融入地景的姿態銜接彼此,柔和處理領地內40米的高差,巧妙構築枕山襟水、一氣呵成的連續展示空間,讓人文與自然相互交融、和諧對話。青山、綠水、「玉牙璋」構成一幅巨大的抽象構圖。



基於重塑城市場所精神的設計願景,立足於集約共贏的建設理念,將秦嶺博物館、商洛博物館和商鞅廣場進行三位一體建設,將文創體驗、非遺展示、博物館功能進行整合體設計。建築群由淺色和深暖色的石材組成,從地面緩緩升起,用連貫的曲線形成完整的建築形象。通過串聯起開合有致的序列空間,形成組群的中軸線,讓人聯想起印刻著「商」字的古代瓦當。



結合現狀地形,將博物館主體入口大廳設於半山高度,以一個巨大「商」字玻璃體量提示博物館的存在,與廣場上的「徙木立信石柱」、「戰國商鞅方升」形成文脈呼應。最終實現「山水玉璋」既在城市中凸顯又在遠山中消隱的和諧和共生。



人文商洛:沉浸體驗式博物館空間

從洛水旁的廣場沿著台階逐級而上,形式各樣的文創體驗、非遺展示空間如崖壁般位列兩側,自然舒適地引領遊人向山上行走,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從喧囂到平靜的觀展情緒轉換,增強博物館交互遊覽感受。



通高的玻璃序廳中界定了博物館主體區參觀體驗的開始,巨型酒器體量貫通上下,仿佛穿梭在時間維度上的隧道,將遊人帶向山上的陳列區。



陳列區以通高的中央大廳為內核向南北輻射,將外部的中軸線延續到室內,並根據展陳空間及容量需求,與層層遞推的建築體量有機結合,形成各類不同主題的展廳。



中軸線空間序列的最頂端,我們在博物館頂部創造了一個多功能的全景觀覽容器,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登高望遠的新去處,一處展望商洛未來美好願景的新平台。



而在「觀覽容器」之上,在體量的高處,遊人沉浸在日光和夜色的美景之中。

這一切構成我們詩情畫意的博物館,山水玉璋。



它是一個巨大的公眾平台,歷史符號,非遺展示,文化創意都將在此呈現;

它是一個演出活動的舞台,市民活動的場地;

它是一個影像藝術的幕布,城市燈光的秀場;

它將是一處新式的博物館體驗場所,它將被打造成一處可觀、可游、可憩、可互動的全新體驗平台。



結語:創新創意、至誠至精

以「創新創意、至誠至精」為企業文化核心,中南建築設計院正是憑藉著無限創意和至誠服務,在激烈的方案競賽中脫穎而出,並於2022年5月11日贏得本項目的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


作為商洛市最受關注的重點項目,團隊以「起步就是衝刺」的態度攻克重重困難,僅有三個半月完成前期工作,於9月3日正式發放開工令。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基坑支護、地下室結構、博物館樁基礎、文創及遊客服務中心結構等建設工作,計劃於2023年底竣工交付。


建成後的秦嶺·商洛博物館將成為最具人氣的城市公共空間。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秦嶺·商洛博物館

建築設計:中南建築設計院

項目地址:陝西省商洛市

項目時間:預計2023年底完工

建築面積:約4.38萬平方米


秦嶺商洛博物館項目團隊:

總協調:章蘭

經營團隊:章明、李曉敏

全過程諮詢:祝曉明、方鋼、朱志峰、朱煒明、金豪


設計總負責:程一多、楊江峰


建築:胡專專、柯江南、陳穎、萬青、何奇琦、但娜、孫飛、李雯、李創、王嬋、盧謖

結構:侯國求、呼峰、冷鬧、馮飛達、嚴淑敏、李誠明、王亞東、甘恬

給排水:洪瑛、黃景會、廖宇凡、金琳

暖通:張銀安、宋濤、李環環、楊亮亮、孟熊壯

電氣:賈偉、彭玲、吳虹劍

經濟:羅淑兵、王傳超、趙芬、金豪、歐陽凱、龍翠娟、鍾燕、黃倩倩、熊志華、張力文

人防:廖平平、張靜、劉旭、萬成、王爽、陳浩、褚梅寒

岩土:陳義平、夏紅熒、孔瑩、張鐸

景觀:劉菁、吳越、楊博、劉亦琛、蔡思城、李星儀

裝飾:李偉、余斯達、蔡晶、郭浩鵬、尹太來、王曉晗、張婷、劉璟諾

幕牆:王書華、柳春、童超華、范利華、劉政、張祥、楊佳坤、伊冉、魏志朝

泛光:安詩詩、潘建、蔣光明、張煒晨、高鵬、汪特

BIM諮詢:王偉、宛超、謝錦波、劉熠、薛聖濤、沈大宇


目前,中南建築設計院正深入推進 「平台化、專業化、市場化」革命性變革。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是中南建築設計院平台化戰略部署的成功實踐,更是轉型升級戰略的重要成果。近年來,中南建築設計院不斷開拓西北市場。秦嶺·商洛博物館不僅提升了中南建築設計院在西北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更實現了在全過程諮詢板塊的重大突破,為打造「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工程設計集成服務商積蓄了強大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