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騙了!小象拔蚌就不是象拔蚌!

博物 發佈 2024-03-05T19:18:54.399151+00:00

前兩天我們一起認了遍蛤、蜆、蟶、蚶,不知道你有沒有拿著手機去菜市場買海鮮貝類圖鑑上集還有很多好吃的雙殼貝沒介紹,「海蠣子是什麼、海瓜子是什麼、瑤柱是什麼貝做的」這些問題雖然有朋友解答了,但是不行,你們刪掉讓我說…

前兩天我們一起認了遍蛤、蜆、蟶、蚶,不知道你有沒有拿著手機去菜市場買海鮮

沒什麼是蒜蓉扇貝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加個蒜蓉牡蠣

圖源:紀錄片《人生一串》

yí bèi

首先回答「海瓜子」的問題,讓我們看看市場上長得黑乎乎的,殼薄而光滑,一頭尖細、一頭寬圓的一大類貝,它們就是貽貝。貽貝都屬於貽貝目、貽貝科。貽貝的殼口常常夾有黃褐色細線,很多人以為是打撈時留下的網線,其實那是它們分泌的「足絲」(可拉線)——貽貝類都是定居生活,足絲就是它們固定自己的「錨索」。

把自己「綁在床上」

「海瓜子」是什麼?

海紅(海虹、淡菜)

中文正式名:紫貽貝

五六厘米長,貝殼紫黑,邊緣處略顯棕色。用白水煮出來的湯色會微微發藍,清淡又鮮美。煮熟曬乾後的貝肉也被稱為「淡菜」,因煮時不用放鹽而得名。

青口

中文正式名:翡翠股貽貝

看成了翡翠投胎貝(bushi

個頭比紫貽貝稍大,因殼緣呈青綠色而得名「青口」,是西餐常用的貽貝種類,最常見的就是放在西班牙海鮮飯里。

薄殼(海瓜子)

中文正式名:尋氏肌蛤

潮汕名菜「金不換炒薄殼」的主角。這是一種小貽貝,一兩厘米長,草綠色的殼極薄,肉只有黃豆大。人們習慣將那些跟瓜子差不多大的迷你雙殼類,統統叫作「海瓜子」,薄殼就是南方最常見的海瓜子。

滑動查看三種「貽貝」

「金不換」就是羅勒,中國人起菜名真能體現對吃的熱愛

jiāng yáo

市場上還能見到一種特別大的雙殼類,一個就有二三十厘米長。它有點像貽貝的遠房親戚,一頭尖、一頭寬,貝殼也很薄,顏色暗淡。它叫「江珧」,雖然名字裡有江,實則生活在海中,棲息在潮間帶或淺海區,將尖頭垂直插入泥中固定住,只露上半截,開條「門縫」濾食。

江珧:人長一張嘴就夠了

瑤柱是什麼?

帶子

中文正式名:櫛江珧

全國沿海均有,能長到35厘米長。看著好像一個就能吃飽,其實貝肉不多,主要吃圓柱形的閉殼肌,而這塊閉殼肌沒比扇貝大多少。閉殼肌干製品就是古代著名珍饈「瑤柱」,常用來燉高湯。

shàn bèi

用來做燒烤或「蒜蓉粉絲」的各種扇貝,基本都是扇貝目、扇貝科的成員。它們造型扁平,像兩個盤子對扣在一起。殼表面具有放射狀的隆脊,整體像把打開的摺扇。它們生活在淺海,有些會定居在礁石上,也有的喜歡平躺在海底,若遇危險還能撲扇著雙殼遊走。

自己當盤子把自己盛好了,也麻煩自己炫我嘴裡來吧

扇貝是少數「長眼睛」的貝類——貝肉的「裙邊」(外套膜)部分,有一排藍色小點,那便是「眼」,但視力微弱,只能感知光線變化。端上桌的扇貝,有的已經把「裙邊」處理掉了,只剩一塊飽滿的圓柱肉,那是扇貝發達的「閉殼肌」,為主要食用部分。很多貝類都是一對閉殼肌,扇貝卻只有一個,但其重量能占扇貝總重的五分之一。

扇貝的眼睛,顯然不是很能看到人類來抓自己

哪種扇貝最適合做蒜蓉扇貝?

紅扇貝

中文正式名:櫛孔扇貝

櫛(zhì)孔扇貝在北方市場上比較常見,個頭小,拿來做燒烤有點兒不夠看,所以會取肉炒著吃。但最正宗的「乾貝」,就是用它的閉殼肌干制而成。它固定在礁石上生活,因此貝殼上總有龍介蟲的石灰質蟲管,看起來髒兮兮的。

黃金扇貝(南澳金貝)

中文正式名:華貴櫛孔扇貝

在南方市場上,則有另一種華貴櫛孔扇貝,貝殼更圓更大。其野生個體有紫色、橘色、褐色等好幾種顏色,但人工養殖的是清一色的橘紅色。

海灣扇貝

中文正式名:海灣扇貝

如今市場上最主流的扇貝,飯店裡的蒜蓉粉絲扇貝,十有八九是它。名字源於其原產地北美墨西哥灣,1982年引進我國後,南北沿海都有養殖,憑藉個大(近10厘米長)、生長快(半年就能上市)迅速占領市場。如今的「乾貝」,很多也都是用海灣扇貝做的。

蝦夷扇貝

中文正式名:蝦夷扇貝

國內常見扇貝中個頭最大的,一般都超過10厘米。但它原產俄羅斯和日本,需要冷水環境,只能在北方養殖,生長周期也長,因此價格最貴,在市場上通常不稱斤兩,而是論個賣。

雙色扇貝(圓貝)

中文正式名:日月貝

廣西和海南的市場上,還有一種一面為紅色、另一面白色的扇貝,形狀比一般的扇貝更圓。而在兩廣的海味乾貨中,「帶子」指的是日月貝的閉殼肌。

滑動查看五種「扇貝」

mǔ lì

源於語文課本選了《我的叔叔于勒》,內陸的很多同學都對小說中「牡蠣」的鮮味充滿遐想。其實牡蠣不神秘,燒烤、自助里常見的「生蚝」、閩台名菜「海蠣煎(蚵仔煎)」的「海蠣」、調料「蚝油」的原料,都是牡蠣。在分類學上,都屬於牡蠣目、牡蠣科。

牡蠣生活在潮間帶水深10米內的淺海,粘附在礁石上,一輩子不挪窩。貝殼形狀很不規則,能長成什麼樣,往往取決於周圍空間。由於長相實在難辨,科學家直到近年,才用分子生物學手段釐清了牡蠣科的物種,國內常吃的有4種。

蚵仔煎是什麼?

生蚝(太平洋牡蠣)

中文正式名:長牡蠣

我國北方養殖最多的種類,殼形較細長,質地厚重,一般讓它長到10厘米以上的大個頭,再作為「生蚝」食用。歐洲也常吃,《我的叔叔于勒》中吃的多半就是這一種。牡蠣的兩扇殼不對稱:一扇隆起呈杯狀,另一扇較平如蓋子,小說中描寫的,就是撬開那個「蓋兒」,再將「杯」里的肉「一口悶」。這也是今天「生蚝」的常見吃法。

海蠣(蚵仔、蚝)

中文正式名:葡萄牙牡蠣

遍及長江以南沿海,尤以福建、廣西養殖最多,是名菜「海蠣煎(蚵仔煎)」「海蠣豆腐湯」、經典調料「蚝油」的原材料。個頭小,殼也就四五厘米長,近年新品種能長到八九厘米,跟長牡蠣相比殼形較圓,殼質也薄。不過市場上見到的,一般是去殼的鮮貝肉,一盆盆浸在水裡賣。

赤蚝 | 白蚝

中文正式名:香港巨牡蠣

這兩種個頭都很大,但不如前兩種常見。近江牡蠣肉質發紅,香港巨牡蠣肉質發白,所以被分別起名「赤蚝」「白蚝」。

滑動查看四種「牡蠣」

讓內陸地區很羨慕的吃法,蚵仔煎(kē zǎi jiān),在閩南地區讀閩南語的ou a jian

bàng

最後說說那些個頭特大的、比較貴的雙殼貝,它們常被叫作「蚌」,依據產區又分海蚌、河蚌。但在生物分類學中,其實只有河蚌算是蚌——「蚌」這個字專門用來命名一些生活在淡水裡的雙殼貝,如蚌目之下的蚌科、珍珠蚌科。

「小象拔蚌」是象拔蚌嗎?

海蚌(漳港蚌、西施舌)

中文正式名:西施舌

全國沿海都有,尤以福建漳港的品相為佳,殼長能超過9厘米。清湯氽熟,肉質鮮滑脆嫩。燙熟後白白的斧足從半開的殼裡耷拉下來,就像吐出小舌頭,因此得名「西施舌」。

象拔蚌

中文正式名:太平洋潛泥蛤

粗長的水管從殼頂伸出,形似象鼻,很有辨識度。它的殼能長到20多厘米長,體重可達3公斤,而且「皮薄餡大」,薄薄的蚌殼裡全是肉。不過肉質相對粗厚,不夠嫩滑,常見吃法也是用高湯氽。也有專取最有嚼勁的「象鼻」部分,做成「刺身」生吃的。

小象拔蚌

中文正式名:大沽全海筍、寬殼全海筍、東方海筍、東方海神蛤等

在南方沿海,近年還常賣一種比花蛤略大的貝類,長相酷似縮小版象拔蚌。其實它們是好幾種海筍、籃蛤,跟象拔蚌無關,「撞臉」純屬巧合。「小象拔蚌」們可以白灼,或者像花蛤一樣炒著吃。

河蚌

中文正式名:包括蚌科、珍珠蚌科的多個物種

俗稱為「蚌」的雙殼貝中,只有河蚌算生物學意義上的「蚌」。它們屬於蚌目之下的蚌科或珍珠蚌科,生活在淡水裡,能長成10厘米以上的大個頭。然而滋味欠佳,現在基本沒人吃了。但你依然能在市場上見到它們——在「現開珍珠」的攤位上。因為河蚌能分泌珍珠質,如今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培育淡水珍珠。

滑動查看四種「蚌」

處理掉很多不可食用部位還很大的象拔蚌

圖源:YouTube

單個不用切的「小象拔蚌」(萬物皆可蒜蓉

圖源:紀錄片《老廣的味道》

菜市場貝類圖鑑就到這裡啦,又是羨慕沿海地區朋友的一天呢!關注博物,逛菜市場不迷茫~

菜市場貝類圖鑑(上)

這些你吃過無數的海鮮,卻從來不明白吃的啥

撰文 | 尉鵬

攝影 | 唐志遠

部分圖片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趙之遇

本文原載於《博物》雜誌2021年9月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