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500萬人身患此疾!針對「不死癌症」,上海大學教授重要成果登上《科學》

上海大學本科招生 發佈 2024-03-05T20:48:34.533714+00:00

在我國,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約 0.3%,患者數量超過 500 萬,由於它具有病程長、後期病情重、難以根治的特點,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機制涉及到人體內新生的自身抗原破壞免疫耐受,從而引發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導致多個器官受損。在我國,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約 0.3%,患者數量超過 500 萬,由於它具有病程長、後期病情重、難以根治的特點,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3月17日,上海大學醫學院陳亮教授與空軍醫學大學朱平教授、鄭州大學楊靜華教授合作,以共同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題為「Cysteine carboxyethylation generates neoantigens to induce HLA-restricted autoimmunity」的研究論文。上海大學為論文的共同通訊單位、第二完成單位。

本研究提供了一種系統的方法策略—「差異修飾蛋白-修飾型新生抗原」,為攻克重大自身免疫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此研究首次揭示了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新機制和新理論,為代謝物修飾形成新生抗原、誘發自身免疫病的病因病理學研究奠定了至關重要的基礎。與此同時,該研究對於建立AS等免疫病自身抗原特異性篩查和針對性治療策略具有重大意義。

同期,Science雜誌還發表了一篇專門評述文章:Autoimmunity to the modified self。該評論特別指出,大量研究已經發現翻譯後修飾在炎症和代謝過程中被廣泛監測到,自身蛋白PTM是自身免疫的重要來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有望發現更多的誘導自身免疫反應的PTM。

陳亮,上海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免疫與生物信息學等交叉學科領域研究,在T細胞特異性免疫、T細胞治療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發現,代表性成果發表在Science、STTT、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Immunology、Journal of Immunology等國際醫學及免疫學頂級雜誌。

陳亮教授所在的上海大學醫學院於2018年籌建,2020年3月14日成立。醫學院以培養卓越創新醫學人才、服務人民健康為使命,以打造特色鮮明的國際化、融合式、創新型醫學院為願景,努力培養博學識、強研究、擅轉化的複合型醫學領軍精英人才。

經過長期發展與建設,上海大學醫學院現擁有智能醫學診療和新藥物與新材料兩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術學位授權點和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此外,學院正致力於開辦臨床藥學、智能醫學工程本科專業,建強基礎醫學主幹學科群,打造國際化高水平師資隊伍,現已有專兼職博士生導師49人、碩士生導師233人。(數據截至2022年11月)

以學科、師資為支撐,醫學院建設有醫工交叉研究院、老年醫學研究院、生物醫藥研究院、中日友好醫學研究院、細胞治療創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獲批建設上海器官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中藥外用製劑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省部級工程技術平台,匯聚多方優質資源,為師生開展相關醫學研究提供了堅實保障。

如今,上海大學在醫學及前沿交叉領域已形成若干有特色、有影響、有潛力的科研團隊,涉及生物材料、細胞治療、智能醫學、醫療設備、創新藥物、組織修復等多個研究領域。兩年多來,獲批科技部、基金委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科研成果。

守護生命與健康是每一個人心底最樸素的心願,也是無數醫學工作者畢生的追求。今後,上海大學師生將繼續懷揣初心、砥礪前行,力爭產出更多造福於民的優質成果,為國家經濟和人民健康事業的全民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歡迎使用微信搜索,關注「上海大學本科招生」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獲取更多招生信息,領略上大別樣美好!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上海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上海大學新聞網、上海大學醫學院官網,中國公眾健康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