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出版社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4-03-05T23:43:05.666598+00:00

「我和江蘇人民出版社其實是同步成長的。」在3月18日下午舉行的慶祝江蘇人民出版社建社70周年座談會上,今年7月即將滿74歲的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先生如是感慨。

「我和江蘇人民出版社其實是同步成長的。」在3月18日下午舉行的慶祝江蘇人民出版社建社70周年座談會上,今年7月即將滿74歲的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先生如是感慨。錢乘旦教授曾長期擔任中國英國史研究會會長,在大量世界近現代史尤其是英國史和現代化研究的專業著述之外,這位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的通訊會士也曾獨立翻譯8卷本《劍橋藝術史》,還受邀出任過12集熱播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的學術指導。

江蘇人民出版社1953年1月1日在南京市玄武區百子亭34號小樓掛牌成立,1953年9月出版了社史上第一本黨建讀物《共產主義和共產黨初級讀本》;1986年,該社在國內首次推出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江村經濟》;1997年,《拉貝日記》的出版大大拓寬了南京大屠殺研究的文獻來源。

1986年初版費孝通先生著《江村經濟》書影。

江蘇人民出版社如今每年出版發行新書1000餘種。3月18日下午,慶祝該社建社70周年座談會在南京西康賓館9號樓舉行,會場外擺放著歷年出版的部分精品圖書。

進入21世紀以來,該社推出的《中國近代通史》《中國佛教通史》《西方哲學史》《資本主義理解史》《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等,分別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或提名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等國家級大獎。2009年11月,江蘇人民出版社被評為國家一級出版社,獲「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稱號。

據社長王保頂介紹,30多年來,錢乘旦教授不僅將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在傳統與變革之間》《世界現代化歷程》《英國通史》《英帝國史》等,幾乎悉數交由該社出版,而且得益於其推薦和示範效應,國內世界史領域的厚重學術著作,如《德國通史》《法國通史》《日本通史》《非洲現代史》《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拜占庭帝國大通史》《英藏南海歷史文獻彙編》以及「百年南開日本研究文庫」等,也匯聚到該社出版。

「作者和出版社(的關係)其實就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出版社就沒有作者,反過來說,沒有作者肯定也沒有出版社。」錢乘旦教授向出席座談會的老社長吳源先生和老編輯周文彬先生現場表達了「尊敬之情」,還向新老朋友表達了自己的心願:「我寫書的衝動仍然是不減的,尤其是寫好書的衝動越來越強。在今後能夠寫作的時間中,我還會繼續努力地去寫作,寫出來的好書我繼續交給江蘇人民出版社,請他們予以更大的支持。」

3月18日下午,在慶祝江蘇人民出版社建社70周年座談會上,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先生作為作者代表之一發言。

在錢乘旦教授眼裡,由現任浙江大學敦和講席教授、中西書院院長劉東主編的「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是當年時值「四十不惑」的江蘇人民出版社「一個標誌性的成果」——該叢書1988年啟動,迄今已持續整整35年,累計出版了221種圖書,成為江蘇人民出版社的「鎮社之寶」。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鳳凰傳媒總經理佘江濤主持了江蘇人民出版社70周年社慶座談會,他迄今在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工作了35年,其中1988年至2006年在江蘇人民出版社工作,「這18年給我出版經驗的積累,尤其是我個人對出版價值觀、世界觀、方法論的認知留下深深的印記。」時隔35年,佘江濤仍清晰地記得,甫一入社他就跟隨老編輯們做「海外中國研究叢書」,這套叢書的首本圖書——由時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的《中國的現代化》的新書發布會,是1988年10月在南京新街口的新華書店舉行的,「從這本書開始,我知道除了國學和西學之外,還有中國之外他者對中國的研究構成的『漢學』一說。這個學術體系非常龐大,完全超出我當時的認知和想像」,「這個項目持續做了35年,出版了兩百多種圖書,換了好幾版封面,培養了起碼五代學術出版人,開闊了五代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眼界,成為中國學術出版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自2007年開始,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開始對「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予以專項資金支持。該叢書主編劉東教授因故未能出席社慶70周年座談會,不過,在前不久評述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徐海的新作《出版的正反面》時,他用「又一個活得『這麼嗨』的人」來形容2012年至2019年曾在江蘇人民出版社工作七年的徐海,「只有找到了真心熱愛的事業,才能真正去享受這個事業;只有真正享受到了這個事業,才能真正點化出完整的人生。這樣一種內在的稟賦,正如我們在沈昌文那裡、在徐海那裡看到的,才是作為出版家的優異特點——正是這種足以去『享受出版』的特點,才能把他們與那些不無勉強的從業者,從氣度風範上、格局境界上都區分開來」,「回顧自己幾十年來的交遊,出版界那些真正的翹楚,或者真正堪稱『出版家』的人物,都絕對稱得上目光如炬,具有寬廣而超拔的格局。也許,他們出於自己的職業分工,在聽到或想到哪個好選題後,第一個念頭會是『你寫』或『誰寫』,而不像高校里的那些同事,馬上會技癢地想到『我寫』。這反而會使他們像樂隊的指揮那樣,為了能從頭貫徹統一的樂思,就要照顧總體音色的平衡,就要讓每件樂器都演奏到位。」

據王保頂社長介紹,進入新時代以來,該社的《天地人生》《向北方》《黃河畫傳》《「紀錄小康工程」地方叢書》(江蘇卷)等20種圖書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吾國與吾名》《絲綢之路》《大唐氣象》《天地人生》《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等入選「中國好書」;《中國哲學通史》《中國美學通史》《英帝國史》《葉秀山全集》《非洲現代史》、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中國戲曲藝術與地方文化叢書」「學衡爾雅叢書」、《英國通史》《德國通史》以及即將出版的《日本通史》《法國通史》等大部頭圖書,也將陸續出版,其中絕大部分獲得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

在外向型出版方面,江蘇人民出版社迄今共有56個項目入選國家級「走出去」項目,其中《絲綢之路》多語種輸出項目入選首屆「一帶一路」出版合作優秀案例,該社版權輸出總量位居全國單體社前列。這幾年,該社整合推出了知識付費類課程如「看懂中國——全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系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系列等,網絡直播、廣播劇、視頻帶貨等各種新媒體傳播也有所嘗試。

作為作者代表之一,江蘇省文聯主席、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會長章劍華剛剛在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與弟子孟昱合著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振興路上》。章劍華幾年前因采寫長篇紀實文學《世紀江村》才偶然了解到,費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學習期間撰寫的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被譽為中國社會學調查的里程碑式著作並享譽世界,在國內卻長期沒有正式出版,「直到1986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在國內首次出版了《江村經濟》中文版,引起巨大反響」,「我正是在那個時候讀到了這本書,留下深刻印象,對我的寫作影響極大」。

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文科資深教授洪銀興先生也是資深作者代表之一,在座談會前一天舉行的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作者年會」上,這位73歲的著名經濟學家剛被授予「金鳳凰」獎章。1988年博士畢業後,他於次年開始與江蘇人民出版社正式結緣,過去30餘年裡在江蘇人民出版社陸續出版了《發展經濟學通論》(1990)《我的經濟觀:當代中國百名經濟學家自述》(1992)《社會主義現代化讀本》(2014)《創新經濟學》(2017)等著作,新近出版的《中國式現代化論綱》則嘗試「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中國式現代化」。洪銀興在表達對這份34年情誼的感恩的同時,也不忘提醒老夥伴「好好地理一下」「好好地整體規劃一下」江蘇省學術界和理論界在中國式現代化尤其是共同富裕議題領域的既有研究成果,期待「能夠把我們江蘇的現代化研究(成果)真正推出來」。

3月17日下午,在第四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作者年會」上,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洪銀興先生獲頒「金鳳凰」獎章,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真福為其頒獎。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運史檔案館館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運史學科首席專家胡獻忠研究員則是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新作者,他去年4月在該社出版的《中國青年運動一百年(1919—2019)》一年以來累計銷售已經超過10萬冊。

《中國青年運動一百年(1919—2019)》書影。

據江蘇人民出版社分管學術出版的蔣衛國副社長介紹,2021年10月,該社學術圖書出版中心正式創立了「思庫·School」品牌,整合了「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以及從全球史視野看待由發展所帶來的問題的「同一顆星球叢書」、借西方之眼看東亞的「西方日本研究叢書」、屢獲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的「通史系列」叢書,還有「思庫文叢」等多套高質量學術叢書。與此同時,「思庫·School」開始精選「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等知名品牌圖書並進行立體化開發和垂直化營銷。2021年秋,以《北京的人力車夫:1920年代的市民與政治》的引進與出版為契機,該社正式推出「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精選版」並受到學界矚目,精選版去年夏天再次精選和力推的「海外女性」系列不到一個月即預售出首批的3萬冊,刷新了該社學術圖書二刷的最快紀錄。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精選版」之女性系列書影。

在70周年社慶座談會現場,90後編輯、與學術圖書出版中心副主任金書羽搭檔的另一位副主任康海源,表達著「繼續傳承和弘揚老一輩出版人的優良傳統和精神風貌」「甘坐『冷板凳』,苦練『案頭功』」決心,但是,他和網名「馬提尼」的「思庫·School」視頻主播等年輕同事也真切地遭遇著幾代老編輯老出版人們過去半個多世紀裡未曾遇到的「新問題」:「新時代,網際網路和數字出版技術日新月異,帶來了圖書形態、生產方式、營銷模式的巨大變革」,「作為青年編輯,我們要運用科學思維,培養創新精神,時刻把握社會脈動,及時了解掌握數字新技術新手段,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不斷推出讀者喜聞樂見的、通俗的、接地氣的數字出版精品,滿足不同層次讀者個性化、差異化、移動化的閱讀需求。」(註:文中圖片均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提供)

責任編輯:許革,張彥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