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每天睡多長時間比較健康?真相或和你想的不一樣

宇醫生聊科談 發佈 2024-03-06T01:32:31.096295+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大家好,這裡是宇醫生。每個人一生中有一半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睡眠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的行為,當人們進入睡眠狀態,我們的大腦也會得到休息,可以放鬆身體,修復負重細胞,恢復全體人的精神狀態,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更加充滿活力。

大家好,這裡是宇醫生。

每個人一生中有一半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睡眠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的行為,當人們進入睡眠狀態,我們的大腦也會得到休息,可以放鬆身體,修復負重細胞,恢復全體人的精神狀態,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更加充滿活力。

很多人在睡眠上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睡眠是我們放鬆身心、恢復狀態的最好方式,但是很多人由於自身和環境的原因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下降,我國已有18.8%的人發生這種情況,影響正常生活。

當然,很多年輕人不注意睡眠,每天熬夜玩遊戲,在原來的睡眠狀態下吃喝玩樂,無法維持正常的休息時間,影響了我們的健康,這些情況目前已達我國的49.8%。

老年人由於身體退化的原因,與年輕時相比,各項機能衰退,力不從心,現在的人,由於時代的差異,像以前一樣日出而作,日出而息,我們都有懶得睡覺的習慣,如果時間允許,恨不得一直睡。

老年人和年輕人相反,有效的睡眠時間很短,睡不著覺,即使睡著也會很早醒來,有效的睡眠時間只有2~3個小時,第二天一整天嚴重影響精神狀態,還有很多人認為,無論幾點睡覺,只要每天保證8小時的睡眠就能保證身體健康,那你覺得每天八小時的睡眠時間對嗎?

中老年人每天睡多久比較健康?

復旦大學新研究:每天睡7個小時是最好的!復旦大學柳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和清威青年研究組進行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老化》雜誌上,研究組對50名英國生物高中、年齡38~73歲的中老年受試者的睡眠模式、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感進行了分析研究。

同時對受試者進行了一系列認知測試,結果發現了近4萬名參與者的腦成像和基因數據,非常有用,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發現,睡眠時間過長或睡眠不足都與認知能力受損有關,這包括處理速度、視覺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每天晚上保持7小時的睡眠是最好的認知表達的睡眠量,可以幫助人體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夜間睡眠時間小於或大於此,會引起更多的焦慮和抑鬱,身體整體健康狀況逐漸下降。

研究作者之一復旦大學馮建峰教授表示:「雖然不能斷言睡眠太少或太多會導致認知問題,但對於個人長時間的分析,似乎支持這種觀點,但這屬於觀察性研究,不能直接反映睡眠時間與認知問題之間的因果關係,但目前醫學界的共識是睡眠時間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健康。

早起是「精神的一天」,還是「毀掉一天」?

大多數成年人認為早起能使他們一整天保持清醒,堅持早起的人確實能得到很多好處,例如,可以使心情舒暢,早上曬太陽起床可以幫助補陽,而且一整天都有精神,所以經常起得太晚,反而越睡越覺得累,渾身沒勁兒。

早起的人容易集中注意力,對於晚睡的人來說,充足的睡眠和早起能改善大腦的記憶力,早起的人免疫力更強,早起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降低心臟病、腎病、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

堅持早起的人很少有憂鬱的問題,這是因為生活態度積極提高,健康意識強,幸福感更強,不會產生抑鬱。

60歲以上的老人需要午睡嗎?

其實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的,如果覺得晚上睡不好,想多休息一會兒的話,可以睡午覺,如果覺得一整天都精力充沛的話,就不必另外睡午覺了,但是夏天很多老年人相信到了下午會困,所以推薦上床休息一會兒,但是要注意三點。

一是午覺不要睡太久,要在20分鐘內睡覺才不會影響晚上的睡眠。二是午睡時不要一直吹冷風,先開冷氣,室溫下降後關上,儘量脫掉被子,以免感冒。三是午睡時間以飯後30分鐘為宜,吃完飯不躺下會影響消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