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1-2月我國棉花進口猛踩「剎車」

中國棉花網 發佈 2024-03-06T05:38:31.381259+00:00

:據海關統計數據,2023年1月我國進口棉花約14萬噸,環比下降約17.65%,同比下降約38.7%;

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海關統計數據,2023年1月我國進口棉花約14萬噸,環比下降約17.65%,同比下降約38.7%;2023年2月我國進口棉花約9萬噸,環比下降約35.71%,同比下降約53.8%。1-2月累計進口棉花約23萬噸,同比下降約45.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0-12月份我國棉花進口量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06.8%、87.4%、24.9%,而進入2023年進口量突現拐點,同比增幅不僅「由正轉負」,而且暴跌,大大超出機構、涉棉企業等的預期。

山東某棉花貿易企業表示,考慮到1月份中下旬春節假期因素及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從80.46美分/磅連續震盪反彈至89.31美分/磅、剩餘2022年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偏少等因素,進口量低於2022年12月份,同比增幅較大幅度回落甚至「轉負」尚可理解,但2023年2月份棉花進口量較上年度同期「腰斬」,同比降幅超過50%(況且2022年2月份春節),令人很迷惑不解。畢竟,2月份全國棉紡織企業開機率全面回升,企業原料詢價/補庫相對活躍;再加上ICE棉花期貨5月合約上試90美分磅失敗後連續回調,擊穿85美分/磅,逼近80美分/磅(2月17日盤中低點80.88美分/磅)及2023年1%關稅內配額逐漸下達等等利好加持,但外棉實際進口量卻有些出人預料。

對於2023年1-2月份棉花進口量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業內普遍分析認為:一方面2023年一季度棉紡織服裝新增出口訂單「強預期,弱現實」突出,仍以短單、小單、散單為主,大單、中長線外貿單明顯不足,用棉企業採購被迫延續「隨用隨買,安需下單」的策略;另外,廣東、江浙等沿海地區紡服企業反映,美國、歐盟等各國服裝品牌企業/採購商對新疆棉進口禁令要求再次趨緊趨嚴,制約了中國企業接溯源訂單的熱情(1月份以來,採用美棉/巴西棉/澳棉/印度棉等原料配棉國產紗出貨也持續清淡);另一方面2022/23年度國內棉花供應充足、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內外棉花倒掛幅度仍在1000元/噸左右等因素也打壓外棉進口。從2月全月的整體表現來看,人民幣中間價、在岸、離岸人民幣三大匯率報價均呈現了接近3%的貶值幅度,明顯不利棉花、棉紗等進口。

———— / END /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