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改梯田 薄地變良田——甘肅省水土流失治理及高標準農田建設見聞

甘肅經濟日報 發佈 2024-03-06T06:01:44.481804+00:00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雲祥隴西縣盤龍山流域梯田。山頂梁峁植樹戴帽子,坡耕地上修台子,山腰經果系帶子,山下建棚掙票子,溝底建垻蓄水穿靴子……這是甘肅水土保持取得成效的真實寫照。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王雲祥

山頂梁峁植樹戴帽子,坡耕地上修台子,山腰經果系帶子,山下建棚掙票子,溝底建垻蓄水穿靴子……這是甘肅水土保持取得成效的真實寫照。

春日的清晨,進入隴西縣宏偉鄉齊家渠村,整個村莊被大山包圍著,層層梯田從山腳伸展到山頂,在陽光照耀下顯得美麗壯觀。

為了不誤農時,農民忙著平整土地、施肥。

「我們村共有302戶1152人,耕地總面積8892畝,人均7.8畝,結合小流域治理項目,2020年全村開始建設高標準農田,將8000多畝坡耕地整修為高標準農田。配套田間砂化道路11公里、排水渠3.1公里,提升了全村農業生產的基礎條件,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4120元。」齊家渠村支部書記董文說,高標準農田建成後,玉米畝產從以前的300多斤增長到現在的1200斤左右,全村糧食生產實現了大增長,全村種植業、養殖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提起梯田建設帶來的好處,今年60歲的齊家渠村村民王仁讚不絕口:「以前家裡種了19畝坡耕地,種地主要依靠2頭牛,勞動生產率很低,每年口糧都很緊張。自從村里實施坡改地項目後,以前的山坡地變成了寬闊的大田,耕種實現了機械化,家裡養了8頭牛,每年穩定收入在10萬元以上。」

近年來,在水土保持項目建設中,各地在突出解決水土流失問題的基礎上,銜接鄉村振興,圍繞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點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大力開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建設高標準梯田,促進了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秦州區以全省第一的好成績入選國家水土保持示範縣,截至2022年底,秦州區累計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484.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到77.91%,年攔蓄徑流1188.47萬立方米,建設淤地垻35座。」秦州區水土保持站站長甄東紅說,水土保持項目的實施,使全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基礎,為發展種養殖業、高效農業、生態旅遊業等支柱產業提供了支撐。

截至目前,全省黃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老舊梯田改造實現了提質增效,配套澇池、蓄水池和利用淤地垻庫區水源,提高了旱作農業用水保障。黃河流域坡耕地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依託高標準「坡改梯」發展農業、畜牧業等特色產業,一批批優質水土保持工程生態產品走向市場。

「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為依託,各級水利水保部門緊盯目標任務,去年順利實現了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年底前完成『雙95%』目標。2022年,我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13平方公里。將100座淤地垻新(改)建任務納入省政府為民實事方案高位推動,全部按期高質量完成任務。」甘肅省水利廳黨組書記牛軍說,去年全省完成79座病險淤地垻除險加固工程,中央投資完成率100%,實施了67座新建淤地垻工程,在減少入黃泥沙、農民增產增收、改善農村交通、蓄水利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