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面貌薈萃,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2023春拍,張大千領銜

雅昌藝術網 發佈 2024-03-06T08:22:26.081093+00:00

今年四月,乘蘇富比亞洲五十周年誌慶,蘇富比中國書畫部隆重呈獻二百三十幀佳構,以饗同好。領銜拍品,陸菊森家族珍藏半世紀之久的張大千潑彩荷花金屏風《花開十丈影參差》,今次首現拍場,為中國書畫部歷來最高估價拍品,並將以單一拍品專場特別呈現。

編輯|孟姣

圖文未經授權不得擅用

今年四月,乘蘇富比亞洲五十周年誌慶,蘇富比中國書畫部隆重呈獻二百三十幀佳構,以饗同好。領銜拍品,陸菊森家族珍藏半世紀之久的張大千潑彩荷花金屏風《花開十丈影參差》,今次首現拍場,為中國書畫部歷來最高估價拍品,並將以單一拍品專場特別呈現。

張大千 花開十丈影參差

另匯集多項香港及海外收藏,如「梅潔樓」藏畫、香港私人收藏黃賓虹晚年山水《黃山松谷白龍潭》等。此外,吳冠中《筍林》、羅家倫舊藏張大千《秋山圖》、吳湖帆《松風澗泉》、戴熙為陳介祺作《㳂溪訪隱圖》卷、蘇石風舊藏徐悲鴻《蒼松萬古青》等亦值得關注,承古開今,傳統與現代面貌薈萃。

張大千 花開十丈影參差

潑墨潑彩金箋 雙摺屏風 1973年作

170 x 176 公分

估價待詢

展覽: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無象之象︰張大千精品展〉,2019年10月12日至11月9日

香港藝術館,〈聚道傳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2021年2月19日至6月16日

著錄:

〈無象之象︰張大千精品展〉展覽圖錄(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2019年10月),頁56-57

〈聚道傳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香港,敏求精舍,2020年12月),頁128-129

來源:原藏者陸菊森(C.S. Loh 1913-1992)伉儷,經李祖萊夫婦之介向畫家購入,由家族遞藏

註:大千一生鍾愛荷花,喻其「君子之風,其清穆如」,寫荷之作多不勝數。他筆下偶見尺幅碩大之荷花巨製,惟如本幅取材日本屏風,則亟稀也。考大千以屏風創作者屈指可數,從公開資料中僅見五幅,而取金屏風者,袛得四副!蓋其用料講究,金箔滿紙,珍貴非常,因屬特別訂製,成本高昂,且在㩗帶、運輸上頗為不便,如非為至關重要之人或事,畫家非輕易動筆。且金箔表面滑,不吸水,難吃墨,控制色墨濃淡上較尋常宣紙更具難度,且行筆運墨痕跡分明,稍一不慎,畫面即大為失色。畫上以水墨、礦物顏料大塊面潑灑,大片荷葉上覆下蓋,迎風招展,配以粉色嫩荷,花瓣素淨,掩映葉塊間,益顯嬌柔欲滴,水氣沵漫之荷塘景象畢現。

本幅寫於1973年,上鈐「環蓽庵」印,可知畫家自日本購入屏風後,運至美國加州寓所中完成。時屆七十四,然身體狀態甚佳,下筆時成竹於胸,氣勢如虹,行筆蒼勁有力,肆意灑脫間收放自如。畫面張力滿盈,似頃刻間一氣呵成,氣派堂皇,大開大闔間,盡顯大千豪邁磊落之性情。寫畢,鈐「得心應手」印於右下,自滿之情,不言而喻!

張大千 秋山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949年作

羅家倫署簽

162.8 x 51.4 公分

估價︰16,000,000 - 30,000,000 港幣

展覽:

華盛頓,沙可樂藝術館,〈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1991年11月24日至1992年4月5日

紐約,亞洲協會,〈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1992年4月29日至7月19日

聖路易巿立美術館,〈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1992年8月28日至10月25日

著錄:

〈張大千畫集〉(香港,國際攝影公司),圖版2

〈心影遊蹤集〉下冊,羅家倫著(台北,華國出版社、有正書局,1957年1月),頁173

〈張大千先生畫集〉(台北,中華書局,1959年),圖版20

〈大千與王蒙〉,傅申撰,收錄於〈張大千學術論文集〉(台北,歷史博物館,1988年),頁162

〈王蒙筆力能扛鼎,六百年來有大千〉傅申撰, 〈張大千學術論文集〉抽印本(台北,歷史博物館,1988年),頁34

〈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目錄,傅申著(華盛頓,沙可樂藝術館,1991年),頁181

〈傅申論張大千〉(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1月),頁91

來源:

羅家倫舊藏

2010年11月得於香港

註:張大千鑽研王蒙甚勤,本幅未點明源出何本,但自筆法、構圖,一望即知乃胎息自王蒙〈青卞隱居圖〉。山巒排布與原作大致相同,千岩錯疊,扭曲盤旋,穿插飛練、奔流,態勢奇險,惟畫幅比例更窄長,且摒除底部水渚留白,直接由坡地起勢。高士、屋舍位置亦見挪移,中下方山腰處,增置一茅龕,內有白衣高士靜坐參禪,其造型借鑑自王蒙〈雅宜山齋圖〉。筆觸、皴法短促而縝密,寫針葉用筆尖銳而有勁,點苔亦用尖點,區別於原作之圓筆,狀寫山巒肌理、草木蔥蘢華滋之貌。山石茅舍籠罩赭紅,愈烘托秋意。大千本幅章法、用筆均未亦步亦趨追臨原作,而能盡攝其神韻,實源於對王蒙筆法理解透徹入微,運用自如。又選用舊楮,紙質綿密,所呈現墨色沉穩內斂,全無郁燥氣息,古意滲溢紙上。

王蒙〈青卞隱居圖〉

〈青卞隱居圖〉乃王蒙劇跡,今藏上海博物館,董其昌推為「天下第一王叔明」。1919年,大千於狄平子之平等閣首睹真容,一時「驚心動目」,嘆為觀止。然迥異於〈夏山隱居圖〉、〈林泉清集〉、〈雅宜山齋〉等王蒙名作,大千俱曾反覆效之,就公開數據所示,他並未直接摹寫〈青卞隱居圖〉,直至1949年,方入手寫本幅,值壯歲的大千,閱歷、眼光以至技法融貫的掌握運用,已屆鼎盛期,挑戰王蒙作品之最,以集大成之技法重現王蒙的筆端造化,可謂得心應手。

王蒙寫〈青卞隱居圖〉時,家鄉吳興正捲入朱元璋與張士誠的戰爭,自身亦在渺茫的仕途與歸隱山林之間掙扎。1949年社會劇變,張大千的生活可謂顛沛流離,短暫停憩於成都的大千,是否也懷抱與王蒙一般的家國憂思,才復現此圖,以求取心靈的安寧與歸宿?

是年末,張大千偕夫人徐雯波自香港赴印度,自此投荒四海,本幅亦成為他在離開前完成的最後作品之一。1950年1月,羅家倫於〈心影遊蹤集〉記曰︰「大千應余約來游印度……見其所作秋山圖,雄渾深秀,盡態極妍,深得黃鶴山樵『青弁隱居圖』遺意,柬詩索之︰大千筆力能扛鼎,黛綠丹黃並世無。故國風光頻入夢,秋山難訪可留圖?」參照畫家是月十六日假新德里全印美術會舉行之〈大千畫展〉,展品目錄有作品「Landscape of a Mountain in Autumn」(編號58)及「An Autumn Scenery」(編號59),畫名與〈秋山圖〉吻合,或可推斷本幅為兩幀展品其一。羅家倫是時駐節新德里,為張大千費心籌劃本次展覽,得睹本幅而愛之,故賦句索畫。

他與張大千早於1930年代已訂交,時羅家倫掌中央大學校政,張大千則應徐悲鴻之邀在該校藝術系任教,彼此具同事之誼。羅家倫嗜藝術,通書畫之道,二人頗有共同語言。1960年,羅家倫遠道自台灣至巴西摩詰山園探望老友,相晤話舊,並於翌年寫〈三巴話舊〉以證此歷久彌堅之情誼。

吳冠中 筍林

設色紙本 鏡框 1979年作

79.7 x 68.5公分

估價:8,000,000-12,000,000 港幣

展覽:

香港藝術館,〈叛逆的師承─吳冠中〉,1995年10月27日至12月10日

香港藝術館,〈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2019年11月30日至2020年5月6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蘇富比及梅潔樓合辦,〈大師點滴─梅潔樓藏畫展覽〉,2021年4月16日至20日

著錄:

〈吳冠中國畫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圖版

〈吳冠中畫集〉(香港,德藝藝術公司,1987年),頁34

〈賜荃堂藏畫集〉第一集 (賜荃堂,1989年),封面及頁18

〈名家翰墨〉第六期,吳冠中專號(香港,翰墨軒,1990年) ,頁16

〈叛逆的師承─吳冠中〉(香港市政局,1995年), 頁58-59 圖版3

〈吳冠中墨彩作品集〉(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年),頁8

〈吳冠中全集〉第五卷 (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頁103

〈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出版,香港藝術館編制, 2019年),頁139圖版62

〈大師點滴─梅潔樓藏畫展覽〉圖錄(香港,梅潔樓,2021年),頁60-61

來源︰1991年9月得於香港

「梅潔樓」藏

注︰1979年春,吳冠中赴重慶北碚講學,期間到處寫生,本幅所繪即縉雲山之竹林。縉雲山位於嘉陵江畔,終年煙雲縈繞,深山中,竹林延綿如海,接天連地,青翠一色,蔚為勝景。畫家自兒時已喜春筍,常挖之嗜鮮,日後背負畫箱尋覓春筍之林入圖,則多於畫面捕捉竹筍破土而出之形態,為此曾苦候一周。

畫中寫竹叢深處,竹竿挺拔瘦直,穿插交錯,密不見頂,僅一兩橫枝見竹葉掩映, 碧翠之色前後積疊,至遠景越見明亮,營造日光穿透葉層灑落地面之貌,故畫面積密而不壓逼。下方滿布深邃鬱黑的竹筍,肥瘦高低,遠近散布,打破竹林統一的直線形象,以矮短鈍拙之姿,與直上青天的新篁遙遙相對。地面色點迸發,赭紅鵝黃、青碧靛藍綻放,豈非春臨大地,萬物煥發之象!

吳湖帆 松風澗泉

設色紙本 立軸 1946年作

105.8 x 47.5 公分

估價:8,000,000 - 15,000,000 港幣

著錄:

〈梅景畫笈〉第二集(梅景書屋,1953年),圖版8

〈吳湖帆書畫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5月),頁82

〈海上繪畫全集〉第三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頁536

〈中國名畫家全集─吳湖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頁72

〈吳湖帆的藝術世界〉(上海,文匯出版社,2004年8月),頁149

〈吳湖帆年譜〉(上海,中國出版集團,2017年7月),頁403

上款:「汝煊」即金汝煊,1940年代活躍於上海,他頗富資財,且嗜書畫收藏,傳世作品所見,其與滬上諸多名家皆有往來,屢獲寫贈。吳湖帆於1940年代中期有數幅作品貽奉,如1945年夏日〈翠佩朱裳〉扇,1948年〈春柳泛舟〉,俱上乘之作,另見馮超然1948年為其賀壽之〈雙兔圖〉,及朱梅邨、孔小瑜等具其上款之作品,可觀其品味不俗,喜好細筆一路,尤嗜吳湖帆畫作。

本幅收錄於多種吳湖帆專書

註:吳湖帆傾情惲南田書畫,贊其「落筆無塵埃氣」,過眼作品甚伙,頗具洞見,自雲「於惲畫所鑒不失」,其山水、花卉創作亦得南田滋養良多。題中謂「南田仿叔明小卷」,即惲壽平寫於1685年之〈松風澗泉圖〉,與王翬山水合璧為一卷,晚清時已入姑蘇潘季玉䍩閒草堂,今藏上海博物館。1892年,吳大澄嘗借臨一過。據吳湖帆〈吳氏書畫記〉,1932年春,該卷又曾寄存於梅景書屋,與題中所記吻合。吳氏稱「南田山水卷至少見,……余所見者,以潘氏〈松風澗泉〉為第一。」以致經歲摩挲,並悉心追摹。

本幅作於1964年,值吳湖帆創作大盛時期,雖雲由南田興畫意,但筆墨實已融通諸家,逸韻超凡,題曰「自我作古」,未因襲前人,難掩自得之意!

1953年,逢吳湖帆周甲壽誕,梅景書屋門人延續〈梅景畫笈〉第一輯之傳統,精選1944至1953年間佳作五十幀,集冊付梓,是為〈梅景畫笈〉第二輯,本幅躋身其中,畫作之精,毋庸贅言!

徐悲鴻 蒼松萬古青

設色紙本 立軸 1935年作

131.6 x 64公分

估價:800,000 - 1,600,000 港幣

註:本幅具蘇石風藏印。蘇氏(1921-2010),廣東潮安人,戲曲舞台美術師,雅好書畫收藏,與謝稚柳、程十髮等現代名家頗有過從,時獲寫贈。

黃賓虹 黃山松谷白龍潭

設色紙本 鏡框 1952年作

96.8 x 37.4 公分

估價:1,800,000- 3,000,000 港幣

展覽:

香港,中華總商會,〈黃賓虹作品欣賞會〉,1958年5月29日至31日

著錄:

〈黃賓虹作品欣賞會〉場刊(香港,大公報,1958年),展品編號36

〈黃賓虹先生畫集〉(香港,大公報,1961年5月),頁94

〈黃賓虹先生畫集〉(香港,藝林軒,1961年5月),頁94

齊白石 福壽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34.4 x 33.4 公分

估價:1,600,000-3,000,000 港幣

著錄:〈齊白石作品集〉(榮寶齋出版社,2014年9月),圖版101

陸儼少 李白詩意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986年作

191.7 x 69.1 公分

估價:3,800,000-8,000,000 港幣

著錄:〈陸儼少書畫精品集〉(香港人民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8月),圖版132

陸儼少 李白詩意圖(局部)

註:出版時畫上未具右下藏印,應屬1995年8月出版後藏家所鈐,後被抹掉。

戴熙 㳂溪訪隱圖

水墨紙本 手卷 1845年作

金兆蕃署簽

孫雄、金兆蕃、姚東彥、王念曾、陳廷暉、鮑振鏞、壽石工、姚紀、姚詒慶、楊壽樞諸家跋

畫心:35.1 x 271.5 公分

題跋 35.3 x 263.5 公分

定生後紙 25 x 8.4 公分

估價:400,000 - 800,000港幣

著錄:〈習苦齋畫絮〉卷一,戴熙撰,光緒十九年(1893),頁4

上款:「壽卿」即陳介祺(1813-1884)。陳氏乃晚清金石研究、收藏領域翹楚,未出仕在京師已具聲名,又門庭顯赫,父陳官俊,官至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無論家世淵源,亦或自身交遊,皆使其在京師文士間占一席之地。戴熙文名畫名重於士林,復好金石,精鑑別,二人何時訂交待考,但與陳氏亦師亦友之吳式芬、往來頻密之何紹基等仝道,皆與醇士相知久矣,故推知戴陳當頗有交集,稱「大兄」,亦足證二人之交契。

註:本卷曾經陳介祺、吳蔭桐、章瑞廷遞藏。

題跋上款「晴波」即吳蔭桐,江寧人,喜收清人書畫,亦嗜金石。戴熙生前畫藝為時所賞,洪揚之役殉節,忠烈之名,益彰其藝,故在晚清時期甚為收藏界珍視。他傾囊購入該長卷,至為寳愛,並廣徵同道題詠,藏書家孫雄於跋文稱其嘗以一千五百金收王懿榮藏王煙客山水八幀,王氏於庚子之變,滿門殉難,故知吳氏所重者,畫藝之外,亦對忠節義士心存景仰。

卷上鈐「清玩草堂」、「瑞廷鑑賞書畫之印」,為章瑞廷收藏印。章氏(1878-1944),亦作瑞庭,天津著名實業家,經營紡織業,亦熱心教育,天津南開中學至今仍存冠其名之「瑞廷禮堂」。嗜藏書畫、善本,今見具其藏印之作多屬精品。次子章紹庭為著名成扇收藏家。

吳昌碩 仿石濤山水

水墨紙本 立軸 1915年作

畫家署簽

221 x 70 公分

估價:800,000-1,600,000 港幣

註:山水屬吳昌碩偶為之題材,多出於七十餘歲。本幅題曰「臨石濤巨幀」,石濤原作〈山窗研讀圖〉,上鈐「大千居士供養百石之一」,知屬大風堂舊藏,今歸上海博物館,張大千亦有摹本。

石濤〈山窗研讀圖〉,現藏上海博物館

本幅高近七尺,較原作更巨,以兩段式布局,山峰踞上,主景在下,浮嵐居中作分隔,長筆濃墨恣意揮灑,鬱勃之氣迸發。如此巨障,三日即竟事,氣勢如虹。吳昌碩追循石濤之筆墨精神,用墨重,濕氣足,雖忠實對臨原作,因純以書法用筆出之,更具生拙氣,神采煥然。不著色彩,卻因濃墨與留白的強烈對比,明媚如春山之境,青山綠樹,花香可聞,知己憑窗晤談,以雄強之筆,寫閒情幽居,別有一番韻致。

拍賣詳情

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

五十周年張大千〈花開十丈影參差〉

4月5日

中國書畫

4月7日

拍賣預展

香港 | 4月1 – 6日

*敬請到蘇富比官網預約

-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