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的失業率,大量人員失業的背後是經濟發展的悲哀

白水之眼 發佈 2024-03-06T15:24:19.088409+00:00

但是疫情真的放開我們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呢,購買力下降,就業率下降,經濟發展速度下降,財稅收入下降,一切都在下降,經濟發展在滯漲。

2019年春節,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有人說「2019年是過去10年最壞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很多嗤之以鼻,認為疫情過後一切就都會好的。但是疫情真的放開我們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呢,購買力下降,就業率下降,經濟發展速度下降,財稅收入下降,一切都在下降,經濟發展在滯漲。

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就業率情況是最好的說明。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月份的失業數據。

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16-24 歲、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8.1%、4.8%。初中及以下學歷、高中學歷、大專學歷、本科及以上學歷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7%、5.2%、4.1%、3.0%。

這組數據說明幾個問題

一城鎮失業率上升了0.1個百分點。

說明失業的人數真的正在增多,這一點無可反駁,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單從數據來看我們只統計了城鎮失業率,而統計數據技術性手段沒有統計農村就業情況。我們的農民就業率根本不在統計範疇內,因為他們有著天生的職業「農民」,農村就業率幾乎是一個謎,因為在統計角度,中國近6億農村人口不存在失業情況,作為農民,只要有地種就不算是失業,可問題是現在農村有多少是年輕人在種地的?進城打工已成為農村地區的一種常態,他們失業率怎麼計算。

第二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8.1%。

這一就業數據應該主要是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今年有大中專畢業生超1000萬,好像是新畢業大學生失業率將近20%,平均每5個大學生裡面就有1個失業的,但仔細想想,又不是這回事。因為16-24歲中很多人正在上學,他們計算到失業率裡面嗎?據說最新的統計數據研究生博士生首次超越本科生數量,大學生無法就業都去考研考博了,研究生考試高考化情況越來越嚴重,為了不進入社會拼殺都去讀研讀博了,只是延緩了就業時間,如果把這部分人計算進去,那這個數字並不算高。如果不計算,那這個失業率簡直高到離譜。

第三30歲以上勞動力人口失業率沒有公布。

30以上的勞動力也是就業的勞動力的主力。不計算主力,數據失真性就可怕了。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看,失業人數應該不會少,甚至更多,遠比青年勞動力失業率要高很多,或者正因為如此,這個數字才沒有敢被披露。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感嘆一句中文的博大精深了,因為,現在的失業不叫失業了,叫靈活就業。據統計,去年已經有2億的靈活就業人群了,比如說去送個外賣,跑個滴滴做代駕,或者做短視頻,做自媒體,做帶貨,這些人雖然看著好像有一份工作,但往往都是朝不保夕,而且如果國家不採取更多的行動,這種靈活就業接下來可能會成為常態。

2023年或將有2億人面臨失業危機,為什麼今年就業形勢這麼惡劣?

一是經濟下行,發展滯漲。

這一點不得不承認,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草根經濟,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數量在減少。因為解決就業最多的民營企業,老闆們都堅持不住了,根據發改委數據,僅僅2022上半年,全國有46萬家企業倒閉,200萬家工商主體註銷,企業倒閉,老闆都失業了,工作崗位也就減少,失業的人自然就多了。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難度不亞於當年的高考,都有女大學生應聘保潔被婉拒的新聞,求職的確不容易,除了體制內工作這幾年基本上都會面臨失業的風險。所以當官媒批評年輕人的就業是「孔乙己脫不掉的長衫」時候,會直接翻車。要是經濟發展好,絕大部分人能夠有穩定的工作,誰還願意華山一條道走到黑呢。

所以我們既要大國企整合參與世界競爭,也要注重民營巴根草這樣的小微企改善民生和就業。

二是體制機制問題。

我們現有教育體制還是原有計劃教育,專業的設置不是跟隨市場需要,而是結合學校發展先報計劃。導致很多專業完全和市場脫節,直接是畢業就失業的窘況。除了基礎學科的設置要為國家發展考慮必須設置,其他專業的設置應該更多的接近市場,這樣學生就業才有保障。

另一方面我們996加班文化也是導致失業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本來是2個人完成的事情,非要1個人加班來完成所有工作,導致就業崗位數量減少。

要解決這個矛盾,要解決我們的分配機制問題,國家稅費上讓利於企業,企業提高勞動者收入,勞動者收入高了消費拉動經濟發展,國家的稅費自然會增長,經濟才能進入良性發展。

三是經濟轉型的陣痛。

就像90年亞洲金融海嘯,導致我們的經濟轉型,轉向為外向型經濟,大量職工下崗失業,1993-2001年,大下崗的浪潮中,全國各地共有7000萬人從國企或集體企業下崗。就像1999年春晚某小品里喊出來一句話:「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下崗潮確實解決了國企的經營困境,但下崗的工人就沒那麼好受了。下崗不僅丟失了鐵飯碗,而且連生活保障都顧不。如今疫情三年,製造業工廠大量外流,就業崗位大減。我們經濟從外向型經濟轉型到數字經濟和內循環為主的時代,必然會導致大量原有工作人員失業。

山雨欲來風滿樓,經濟發展是大事,也是關係到每個人的小事。希望經濟運行能夠整體好轉,增加就業崗位,讓人民安居樂業。

今年你會失業麼,怎麼樣才能保住自己的飯碗,不讓自己失業,歡迎大家來聊聊

本文只是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註:我是白水一名資深HR,和你聊聊職場侃侃熱榜,每天一更,歡迎關注點讚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