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光明網 發佈 2024-03-06T16:03:41.610755+00:00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曄)3月1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22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長安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選。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曄)3月1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22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長安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選。

此次入選的「2022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包括:志留紀化石庫揭示早期有頜脊椎動物崛起與多樣性;古基因組揭示新疆五千年來人群的形成歷史;超微結構揭示雲南蟲具有原始脊椎動物咽部骨骼;皺囊蟲是早期蛻皮動物,而不是最早的後口動物;性選擇促進長頸鹿類頭頸部特異性演化;四萬年前東亞現代人的顏料加工和創新性複合工具使用;中生代昆蟲關鍵生態行為的演化;世界首例老虎古基因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揭秘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機制;晚古生代冰室氣候下的全球變暖及海洋缺氧(並列進展十);三疊紀—侏羅紀之交火山作用與陸地生態系統波動影響(並列進展十)。

記者通過古生物學會獲悉,此次入選的科研成果達到國際水平。比如「志留紀化石庫揭示早期有頜脊椎動物崛起與多樣性」,發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保存大量志留紀早期(蘭多維列世)有頜類的兩個化石庫,將完整保存的有頜類化石的最早記錄前推了約1100萬年,展示了4.4億年前魚類的身體構型、牙齒發育等過去完全未知的信息,大大填補了「從魚到人」演化的關鍵躍升環節。

來源: 科技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