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韭菜為什麼要曬根,韭菜到底如何移栽長得好,什麼時候栽?

種菜姑娘 發佈 2024-03-06T18:50:48.609209+00:00

韭菜很適合在家裡種一些,為了更好的口感或者是為了吃起來更放心。栽根是種植韭菜的一種重要方式,即使是直接播種韭菜也多會在一兩年後起根重種。

韭菜很適合在家裡種一些,為了更好的口感或者是為了吃起來更放心。韭菜一般春季種植,可以播種或者移栽。栽根是種植韭菜的一種重要方式,即使是直接播種韭菜也多會在一兩年後起根重種。

北方地區,3月下旬,最低溫度穩定在8℃以上時,就可以移栽韭菜了,可以一直持續到6月上中旬。很多有經驗的朋友都會栽前先曬根,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為什麼要曬根,也掌握不太好曬根的度,不知道能不能達到曬根的目的。

韭菜移栽前曬根的講究還是挺多的,對根系的處理、曬的時間、曬後如何栽種都有要求,我們本文主要跟大家分享曬根的方法,以及韭菜如何移栽才能長得好。

一、移栽韭菜為什麼要曬根,還有哪些蔬菜移栽也需要曬根

(一)這先要從韭菜的根系生長特性說起

韭菜的根為弦線狀鬚根,根毛少,雖然吸收能力差,但也是主要的吸收水肥的器官;韭菜根系粗壯肉質化,具有貯存養分的作用,這樣韭菜在越冬、越夏等吸收水肥能力弱的時候能夠利用根系貯藏的水分、養分繼續生長。特別是到了秋季,這種貯藏養分的功能更加突出,秋季要注意養根,減少收割,讓根系儘可能的貯藏養分,成為第二年韭芽萌發的營養基礎。

韭菜之所以移栽前可以曬根,能夠讓根系短時間的離開水分和土壤環境,也是因為根系的這種貯藏養分的功能,短時間的曬根,根系並不會枯死。

具有這一特點的主要是蔥蒜類蔬菜,蔥秧、大蔥栽種前也都可以進行晾曬,而其他直根系的蔬菜如大部分葉菜、果菜、瓜菜等是不能曬根的,移栽時為了利於成活還要儘可能保持根系上的土坨兒不掉。

(二)韭菜的根部病蟲害很嚴重,通過曬根來降低病蟲害的發生

無論是韭菜曬根,還是大蒜、大蔥栽種之前的晾曬,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使根系上的傷口癒合,二是殺菌消毒。

韭菜主要的蟲害是韭蛆,韭蛆無論是成蟲還是幼卵常年棲息在韭菜根系周圍的土壤中,有時附著在根繫上,嚴重危害根系的生長。所以我們取出韭菜根,移栽前,要對韭菜根系進行清理。抖掉根系上的土,去掉被韭蛆啃噬的、或者其他不好的根系,然後將韭菜根剪短成三四厘米便於栽種。

清理後的根系適當進行晾曬,能讓傷口癒合,根系上如果有蟲卵也能曬死。另外韭菜常發生的疫病、灰霉病也可以通過曬根而達到去除病菌的目的

曬根時間通常不會太長,我們選擇晴天上午取根並整理,中午晾曬,注意不能暴曬的萎蔫嚴重,下午就可以栽種了。需要指出的是病害和韭蛆嚴重的地塊最好曬根,不嚴重的地塊也可以不曬根。

二、韭菜怎麼移栽長得好,移栽後怎麼管理

(一)移栽方法

韭菜栽根之前要先起根,起根前如果特別旱,要先澆水,這樣起根時才能儘可能的保持根系的完整。取出韭菜根後按照大小、粗細進行分級,根系剪短成4cm左右,葉子如果太長,也要剪短成5cm左右,晾曬後進行栽種。

韭菜根是按撮栽種,七八棵韭菜一撮,每撮之間距離10~15cm,栽植深度不超過葉鞘就可以了,不能埋的太淺。日後韭菜會不斷分櫱生長,越長越多,越長越壯,所以栽種時要留有足夠的空間,不能太密。

(二)韭菜栽後管理

韭菜栽後當年為了讓植株長得更壯,通常不收割,這樣根系會長得粗壯,秋季葉子的養分也會回流到根系,為第二年的生長打好基礎。

韭菜栽後雖然當年不收割,但是水肥管理也要到位。首先選擇栽種韭菜的地塊要肥沃,底肥多施有機肥,其次韭菜根栽種後澆透定植水,緩苗後視土壤墒情決定是否澆水緩苗水。當韭菜開始生長了,淺鋤鬆土兩三次,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利於根系生長,但注意別傷了根系。

韭菜長至15cm左右時進行追肥,可以追施尿素或者複合肥,目的也是培育壯株。進入夏季高溫韭菜生長緩慢,通常是不澆水施肥,但如果雨水少旱了也要澆,雨水多則要注意排澇。秋季8月中旬後氣溫下降,韭菜開始恢復生長,每半個月澆水追肥1 次,每次每畝地追施尿素或者複合肥15公斤,連續追肥 2-3 次。

霜凍來臨前20天不再追肥。降雪、冰凍天氣來臨前10~15天給韭菜地澆足水,能明顯提高抗凍能力。移栽後第二年就可以正常收割和採取相應的水肥管理措施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