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新說(十二)鴻臚盛世

旅順口畫傳 發佈 2024-03-06T18:54:30.629066+00:00

老鄒 旅順口大型畫傳 2023-03-19 19:14司馬氏建立了晉朝。而這個時候,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已經結束了懵懵懂懂的少年時期,長成了血氣方剛的大小伙子。五胡發威了。在兩晉統治時期,大部分時間旅順的這塊地方,都是少數民族爭來奪去的戰場。


老鄒 旅順口大型畫傳 2023-03-19 19:14

司馬氏建立了晉朝。

而這個時候,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已經結束了懵懵懂懂的少年時期,長成了血氣方剛的大小伙子。

五胡發威了。

在兩晉統治時期,大部分時間旅順的這塊地方,都是少數民族爭來奪去的戰場。到了東晉時期,更是偏安於南方,與中國東北的統治沒有什麼關係。

混亂了幾十年以後,整個中國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

五胡十六國時期,旅順這塊屬於的國家,都叫做燕國,因為區別於戰國時期的燕國,史稱前、後、北燕,鮮卑族的慕容氏就是遼東的主人。這人大家該知道,天龍八部的慕容家族啊。

其後不久,成長於朝鮮半島的高句麗人逐漸強大,建立了疆域擴大到大部分東北的強大王國。旅順口當時也是高句麗的一部分。

高句麗人在這裡重新修建了海防要塞—牧羊城。


歷史上的東北,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戰天鬥地的大戰場。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出現了不同的強勢民族。

先是鮮卑族,發跡於大興安嶺大石洞的拓跋氏建立了北朝最強大的政權,再是契丹族,橫掃中國北方,建立了強大的王權。

再是發源於呼倫貝爾的蒙古族,更不用說。

再就是強大的女真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高句麗也曾經強盛過,在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的那個年代,統治過過東北的大部分地域,但是和那幾個民族不一樣,沒有建立過強大的立足於中原的王朝。

但是回過頭來看看,

鮮卑族現在的直系,是一個人口很少的錫伯族,

契丹族的直系,是一個人口更少的達斡爾族,

蒙古族還在,人也不少,但是他們的國家現在屬於欠發達國家,內蒙人民已經在我國境內建立了自治區幸福滴生活。

滿洲族已經完全融入了,

只有高句麗人的後裔,在東亞還建立了兩個國家。

現在韓國人天天吹:長白山是我們的,東北是我們的。

他們依據的那段歷史,就是高句麗曾經占領東北的大部。

但是我們這樣說,高句麗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你們現在的朝鮮人雖然是高句麗人的後代,但是和們沒什麼直接的繼承關係。古代的高句麗人是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

大隋建立了大統一的中原王朝。隋朝煬帝發誓要實現天下一統的願望,從山東渡海,連續幾次對高句麗發起攻擊。高句麗們連續幾次擊敗了隋朝的進攻。


韓鈺老師作品


隋亡了。大唐盛世開始了。又一個偉大皇帝關注了旅順口。

大唐太宗皇帝。


傳說,太宗皇帝本著統一東北、打敗高麗的精神,命令大將張亮以摧枯拉朽之勢,先下牧羊城,再克大城山,最後於高句麗的大軍決戰於大黑山,後親入朝鮮半島,據說還讓朝鮮大將淵蓋蘇文射瞎了一隻眼,總之將高句麗王朝趕出了中國東北。

太宗皇帝雖沒有親征,但是卻留下了許多傳說。比如歷史上著名的薛仁貴征東,說的就是這一段。


據說太宗皇帝在旅順牧羊城登陸,看見了一個放羊的老頭,

就問他:老丈,這裡哪裡可以修築城池?老頭說:我坐的這裡就可以修築城池。。。說完就不見了。於是太宗皇帝帶領軍民,

重修牧羊城。

原來是天上的神,害怕殺戮太重,有心幫助唐王朝統一天下。

唐太宗在附近轉了轉,當地的棗刺刮壞了他的龍袍,太宗大怒,

命令當地的棗刺不准長鉤,當地的棗刺還真的變成直的了,現在還是。

太宗皇帝走到了旅順長城一帶,這裡有一座城山,是旅順第二高山,現在山上還有殘留的城牆遺址。據說太宗皇帝還在山上開過重要的軍事會議,當地還流傳著一個有意思的傳說:
據說太宗皇帝登上城山,遠望遼南大好河山。為了防止高句麗人的反撲,決定在城山上再建城池。於是就說:誰一天時間能在山上建好城池,我就封他為王。

這話讓離這裡不遠的大黑石海里的妖精聽見了,就率領魚鱉蝦蟹等海里的妖精,連夜修城,馬上就要修好了。唐太宗的宰相徐茂公急了,魚鱉蝦蟹要是封了王,大唐的體統何在?
於是,他就在最後一塊大石頭即將砌好的時候,學了一回周扒皮,
大叫「喔喔喔喔」。引得全城的雞都叫了。

妖精們以為天亮了,嚇得扔下石頭,全跑了。至今城山的大石頭上,還留有魚鱉蝦蟹的鱗片的痕跡。

當然這只是傳說。


到唐太宗的兒子上台的時候,

粟末靺鞨
國主大祚榮是個不很犟的粟末靺鞨人。這人在中學課本上學過,

大祚榮看到大唐勢力強大,主動宣布接受大唐的領導。
於是,大唐就派了個負責祭祀禮儀的鴻臚卿崔忻,加封為從三品副省部級,到粟末靺鞨封他們的國主為中央任命的高級幹部。
這幫人從山東出海,登旅順走丹東,直上吉林,在美麗的鏡泊湖畔封大祚榮為大唐的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
鴻臚卿返程的時候又經過旅順口邊上的黃金山,看見山形俊美,突發奇想,在山下挖了兩眼井,也就是今天的鴻臚井。意思是,飲水思源,東北人民喝到這井裡的水就會知道我們是大唐人。
代表著東北歸唐的兩口井誕生了。



有人在井邊,立了一塊大石頭,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對鴻臚井的讚美就刻在了石頭上。

小日本的來了以後,看見這塊大石頭,認為是珍貴的文物,就把這塊石頭運回了日本,現在放在日本的皇宮,一般人不讓看。

渤海國後來被契丹滅掉了。但是,靺鞨人中的一支-黑水靺鞨,多少年後卻誕生了一個偉大的人物--努爾哈赤。

說到這裡,要說說現代的一個新觀點,就是崔忻並沒有打井。

石頭上的刻字是:「敕持節宣勞靺鞨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但當時崔忻只是一個品級不高的外交人員,旅順當時還很荒涼,在這樣一個荒涼的大海邊挖兩眼井,從時間上地理條件上物質準備上看,都沒必要甚至有點不可能。

那麼,為什麼說是井兩口?

因為當時的旅順名字就叫井兩口。


看一副照片。

黃金山下,現在的4810廠位置,各有一個大水塘,像不像兩口井?








圖片是王仁富教授發給我的,看看圖片就會了解。感謝王教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