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蓓蓓:評張藝謀電影《秋菊打官司》——民俗文化的角度

光影故事的博客 發佈 2024-03-06T21:26:29.980719+00:00

近期看了電影《秋菊打官司》,很震撼,雖說有些地方令人忍俊不禁,但主要的觀感還是影片中有許多值得人深思的內容。

近期看了電影《秋菊打官司》,很震撼,雖說有些地方令人忍俊不禁,但主要的觀感還是影片中有許多值得人深思的內容。


張藝謀的電影藝術特徵主要有四個,一是不依靠故事情節,更多的是構圖色彩,他善於運用色彩去構建畫面。二是採用直線敘事,講究戲劇化,情節化以及傳奇化。三是符號化人物,如男人專制性。四為民俗創造了帶有大量的人造痕跡的偽民俗文化奇觀。

《秋菊打官司》也不例外,例如,片中的小孩過滿月,就帶有誇張的意味,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大西北的認知,對影片的思考。該影片講述的是:一根筋的秋菊因為村長打了丈夫這件事,不停地打官司,為的就是一個「理」字,最後,村長救了秋菊的命。卻也被拘留。影片結尾,秋菊追著警笛聲,望著警車遠去的方向,茫然而失落。


對於影片中的人物,不管是倔強的秋菊,還是要面子卻正義的村長,我們都沒有資格去妄加評論,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真實。他們有他們存在理由和價值。是是非非,對對錯錯,也就那麼一回事了。

在這裡,我僅以影片中的民俗文化淺談一下我的理解與感受。

首先,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西北的一個小山村里,影片不僅還原了故事發生的地點,而且整體採用方言,突出了濃濃的鄉村風情和鄉土風味。作為大西北的一員,我感到很親切,也很真實。


例如影片中的「我」說成「俄」,「人家村長」則說成「nia」,語氣詞「呢」發音為「ni」等等。這些方言讓不會大西北方言的的人啼笑皆非,讓土生土長的西北人產生不言而喻的優越感。而我在這種優越感下又多了一種無奈。在當今時代,隨著普通話的普及,方言文化在慢慢的消失。許多人不願意或者是不屑於學習方言。

在大多數現代人眼裡「方言」是農村的代表,是落後的表現,即「不學也罷」,於是,放棄了這種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很茫然,我不知道該如何去保護方言,希望每個人都能學習方言,繼承方言,讓千百年來的文化世世代代流傳下去,而不會像四大文明古國一樣停滯在歷史當中。


說到影片的開場,就不得不驚嘆大西北的宏大集會。集會可以說是西北的一種文化奇觀。每隔一定時日,大家都把自家的東西拿到集會上去賣,俗稱「趕集」,大家去集市上買東西或者是逛街,就叫「逛會」。

集會都是從這一頭延伸到那一頭,兩邊是商品,中間留出一條路,供人們逛或者挑選東西,一到中午,集會上摩肩接踵,好不熱鬧。在我的家鄉,雖然有很多專門的商店,但我很慶幸,這種傳統並沒有消失,但同時,我也深深地擔心,隨著「城市化」的出現,它會不會面臨剷除危險。


再來談談電影的主題曲吧﹗《秋菊打官司》採用的並不是悲傷或明快的現代曲,而是充滿「西北風情」的秦腔,著讓我感到很驕傲。

「秦腔」是大西北的特產,不似其他戲劇那樣細膩柔情,而是採用「吼」的方式,唱出西北人的風情,唱出西北人的豪情,唱出西北人的個性。影片中的人物也體現了秦腔「吼」出的美。小時候去聽秦腔,總是很排斥,覺得很吵,很鬧,在看了《秋菊打官司》後,覺得秦腔吼的那一聲,是那麼多情,是那麼酣暢淋漓,似發出了巨大的力量,一切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最後,我想說說著「娃」的事。「男孩女孩」似乎是影片的矛盾鬥爭的癥結點。村長因為秋菊丈夫罵他生不出男娃而打傷了他,而秋菊和丈夫也一直擔心生不出男娃。看來,無論是村長,還是秋菊,都跳不出「傳宗接代」觀念。

對於農村人來說,有了兒子,這個家庭具有了延續的希望,畢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嘛。我想這種封建思想不僅在大西北根深蒂固,在其他地方也存在吧。以這種落後的觀念串成影片的線索,使整個故事演繹的生動真實,我們對大西北文化又更加印象深刻了。


這就是我對《秋菊打官司》中民俗文化的理解與感受,僅是影片中的一部分,但我想說,張藝謀的電影《秋菊打官司》中有許許多多的文化民俗值得我們去挖掘,去感受,去深思。

總之,看完《秋菊打官司》,不覺然,回味無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