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周口地區軍事:軍制和布防

曉形樓主人 發佈 2024-03-06T23:52:56.031857+00:00

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每衛一般為5600人,衛下有5個千戶所,每所1128人:千戶所下有10個百戶所,每所112人;

明清時期,兵役制度實行軍戶制,凡是軍戶,世代為兵。明朝的軍戶占整個戶數約十分之一。

明朝實行衛所制,軍隊組織有衛、所兩級。一府設所,數府設衛,兵士乃徵募而來,編入軍籍,世襲為軍,平時屯田駐防,戰時出征打仗。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每衛一般為5600人,衛下有5個千戶所,每所1128人:千戶所下有10個百戶所,每所112人;百戶所下有2個總旗和10個小旗。

明制,設睢陳兵備道,轄宛丘、商水、項城、沈丘、太康等縣。陳州衛駐軍5600人。州衛設指揮使、指揮同知、僉事及衛鎮撫司、千戶所、百戶所。下設管理、戰備、訓練、屯種等機構,負責轄區保衛、防禦、指揮等任務。清初,設陳州營,部選守備1員,職掌衛務,徵收錢糧。設5所,千總5人,經歷1人。順治十三年(1656年),裁撤千總4人,經歷也進行了裁員。順治十六年(1659年),裁衛并州,僅存守備1人,衛糧附州賦役。雍正元年(1723年)、三年(1725年),各增設把總1名。雍正十年(1732年),改設都司、金書,移駐太康。同時將太康千總調駐淮寧為都司中軍,專管區內汛防。太康、西華、商水各有1名把總。扶溝、項城、沈丘各有額外把總1名。道光三年(1823年),又於槐店集添設把總1名。道光五年(1825年),改槐店汛把總為沈丘專汛,仍駐沈丘縣城,歸槐店汛把總兼轄。至清宣統元年(1909年),陳州營有都司1名,千總1名,把總3名,雲騎尉世職3名。宣統二年(1910年)裁撤。

清初,廢除明朝世襲軍戶和軍屯制度,實行自己的一套軍戶制。清代軍戶制與明代軍戶制略有不同,滿族八旗世代為兵,不管老幼都拿國家的軍餉,享受特權。同時實行「旗兵制」。起初以部落為單位組成「旗」,後又將滿、漢、蒙人編為「八旗兵」,以後又以漢人為基礎編為「綠旗兵」(又叫綠營兵)。「旗」是軍政合一的組織,旗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清代的屯衛兵丁和充配為軍的也稱軍戶,未經赦免,不得脫離軍戶。

明清時期,各縣一般都設有校場,也叫演武場,用來訓練軍隊。

清代時為防賊寇,各縣在大道旁建有墩台,由兵士把守,有警即報。後來裁員,墩台甚至無人看守。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陳州營駐綠營兵1個營,有守備、千總各1名,額外把總各3名,兵丁396名。其中陳州城駐馬兵22人,守兵133人。周家口汛外委(額外委派的低級武官)1人,守兵10人。梁家口汛馬兵1人,守兵2人。宣統二年(1910年)裁撤。

清代,淮寧建墩台13處,計有周家口河東、水灌台、李方口、戴家集、明化鋪、大良店、馮塘集、魯台集、新站集、夾河集、苑土集、苗家集、通陵岡。每墩有守兵2人,共26人。

清代,淮寧設塘拔6處:李家集、搬罾口、臨潁(應為臨蔡城)、茨溝、鞍子嶺、柳林集。每拔守兵2人,共12人。咸豐二年(1852年),全營官兵調走圍剿太平軍,各處墩台、塘拔已無守兵。

清代,淮寧兵丁的器械有大小槍炮509支,其中大鐵炮73尊、噴筒炮24支、短炮6支、大炮7尊、九節梨6尊、劈山炮46尊、牛腿炮4支、鳥槍58支、來復槍10支、快炮(俗稱洋炮)55支、抬炮74支、台槍146支。

清代,淮寧有民壯原額35名,後拔設沈項縣丞、淮沈項縣丞各5名,實有25名。民國時改為警察隊。

保衛治安,主要靠保甲。淮寧縣自裁衛歸州,民衛共編9里,地方分87保,保正105人,管轄各地方3147個村莊。乾隆十七年(1752年),淮寧知縣馮奕宿奉文編聯保甲。

清雍正三年(1725年),扶溝知縣郭紹璞奉命創建墩台6座,計正南練寺、正北江村、正東柏子崗、正西李家集、西北白家潭、東北呂家潭各1處。每處設營房8間,派丁壯看守,以衛邊鄙。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年,白家潭、呂家潭、柏子崗、江村墩台圮於水,扶溝知縣董豐垣予以重建。後柏子崗墩台因地勢低洼隨修即塌,移建於羅敷廟。道光元年(1821年),扶溝城內設丁壯20名,馬兵4名,弓箭兵7名,鳥槍兵15名,配備腰刀26口,鳥槍15桿,戰箭440支。

乾隆年間(1735-1795),商水縣有馬兵7名,守兵24名,共31名。另在周家口、趙家集、鄧城各設墩台1處,有防兵11名,馬兵3名。周家口西所設墩台,有防兵5名,馬兵2名,守兵3名,營房10間,馬棚2間。

明宣德年間(1426年~1435年),西華縣始設千總1名,馬步兵36名,其中馬兵6名,步兵30名,為西華防汛。清沿襲舊制,改武弁為把總。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委陳州營武舉陳宏經駐防太康,設千總1人,馬、步兵83人。雍正十年(1732年),奉文千總調還陳州,太康改設把總。乾隆十年(1745年),裁守兵14人,尚有69人,隸屬南陽鎮。太康縣城前街路南設有太康汛,即綠營兵巡邏駐防之地。太康縣境內設9個汛守點和5路卡房。汛守點:縣南王隆集、老冢集,各有墩台1處,營房7間,守兵2人;縣東南明光集有墩台1處,營房7間,守兵2人;馬廠集有墩台1處,營房13間,守兵3人;縣西北崔橋集(今屬扶溝)、常營集各有墩台1處,營房13間,守兵3人;獨塘集有墩台1處,營房10間,馬兵1人,守兵3人;縣西遜母口集有墩台1處,營房13間,馬兵1人,守兵3人;張家莊有墩台1處,營房11間,馬兵2人,守兵3人。5路卡房:東路朱口,南路明光集,西路遜母口,北路楊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太康知縣武昌國增設北路卡房龍曲。宣統元年(1909年),太康汛裁撤,改設警察局。

道光六年(1826年),淮寧縣在周家口轄地設營房38間,駐有撥防外委(低級官名)1人,守兵10名,後又在沙河南水灌台建墩台1處,營房5間,設守兵2名。在河東賈魯河東岸王埠口街建墩台1處,營房8間,設馬兵、守兵各1名。

清雍正年間(1723-1735),項城縣署設額外把總1人。道光五年(1825年),改新興集把總為項城專汛,仍駐新興集,項城汛外委仍駐項城。

明清時期,鹿邑設有巡檢官、左哨二司把總,有馬兵8名、步兵32名。明嘉靖年間,沈丘縣城四門各設總甲1名,小甲2名,散民壯27名,共計120名。清雍正元年(1723年),沈丘縣設京制把總1人,由陳州都司管轄,統兵操練。領有步、馬兵33人,另有把總隨從馬步兵各1人。乾隆十一年(1746年),沈丘設馬步兵33名。另有隨丁守兵、養馬兵各1名。乾隆年間,沈丘境內設有拔襄塘、槐店塘、紙店塘,負責傳遞塘報(即軍事情報)。拔襄塘設在縣城(今老城),有馬步兵19名。槐店塘、紙店塘各有馬兵、步兵各1名,墩台1處,房屋7間,卷棚1間。

順治二年(1645年),豫王南征。四月二十四日,固山土率兵至周家口沙河南岸黃家灘紮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