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低欲望社會:年輕人不婚不育不買房,七十歲老人打工忙!

地球記 發佈 2024-03-07T01:41:21.473341+00:00

年輕人不婚不育不買房,七十歲老人打工忙!為何日本正在形成令人「窒息」的低欲望社會?目前,以日本年輕人物質欲望降低現象為代表的「低欲望社會」正在日本漸漸形成,大量日本年輕人開始推遲結婚年齡,甚至選擇不結婚的單身生活,這讓日本的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而擁有1.

年輕人不婚不育不買房,七十歲老人打工忙!

為何日本正在形成令人「窒息」的低欲望社會?

目前,以日本年輕人物質欲望降低現象為代表的「低欲望社會」正在日本漸漸形成,大量日本年輕人開始推遲結婚年齡,甚至選擇不結婚的單身生活,這讓日本的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

而擁有1.2億人口的日本,在2022年的新增人口甚至不足80萬,創下了歷史性的新低。

甚至日本首相顧問直接對媒體發出警告:照此下去日本將面臨「消失」的風險!

不過和未來的風險相比,當下的危機更讓日本社會頭疼。

如果說日本年輕人只是迫於現代社會高強度的生活壓力,選擇晚婚晚育而造成了低生育率,那麼還有挽救的空間,畢竟這是每一個高度發達經濟體的「通病」。

但事實是,如今部分日本年輕人已經不只是迫於壓力的暫時「妥協」,而是沒有希望的徹底「放棄」。

他們不僅是對房屋、汽車這樣的資產毫無欲望,甚至對生活喪失了信念,一日三餐只求管飽,每日的居所也只是臨時租來的,說是無欲無求的「躺平」生活也絲毫不為過。

而且這不僅僅只限於剛剛畢業投入工作的年輕人,許多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也面臨上升無望的境況,而選擇這樣的生活。

更加離大譜的是,在日本這個成人片行業高度發達的社會中,日本成年人中竟然有約40%的人從未有過「性」生活。

還有在飲食方面,像這類普通的日本人,通常都是萬年不變的味增湯配飯糰以及簡單的蔬菜。

倒不是因為真的「窮」到這個地步,作為高度發達的工業資本主義國家,日本至今的平均工資依然是我國的2.7倍以上。

據調查,日本20至30歲的年輕人平均有10萬左右人民幣的存款,之所以低欲望完全是一種自我選擇的結果。

當然,也有越來越多「啃老」的「宅男」出現,讓本來就勞動力相對匱乏的日本不得不延長退休時間,導致一些年近七旬的老人依然在工作崗位上,不過這一切都與日本近30年來的變化有關。

日本年輕人究竟是如何走上「低欲望」之路的,原本瘋狂消費的日本人,為何突然「物慾」全無?

日本社會如今給人的感覺便是高度壓抑帶來的「喪」文化,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年輕人,本應該不僅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更應該是消費的主力軍。

但是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開始降低欲望,通過獨處等方式來降低生活開支,讓整個日本社會呈現沒有奮鬥感的停滯狀態。

這也是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在他的著作《低欲望社會》中對日本社會提出的感受。

但這本不應該是日本年輕人的狀態,畢竟對物質的欲望本來就是人性。

其實在90年代以前,日本社會與如今截然相反,不僅沒有宅男宅女一說,而且整個社會都是瘋狂的高增長狀態。

特別是在80年代的巔峰狀態下,日本經濟總量一度飆升到美國的80%。

在日元匯率不斷上漲的同時,那時的日本人更是不僅買地、買樓、買股票,甚至連美國紐約最著名的帝國大廈當時都被日本買入手中。

而且從70年代開始,日本生產的汽車和收音機、電視以及計算機等電子產品,開始逐步暢銷全球。

那時的日本更是盛行全面的消費主義,根本不存在低欲望社會的問題。

因為光是房地產和股票行業就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工作崗位,剛畢業的年輕人就很快被搶著錄用,並且能夠相對輕鬆的獲得高額報酬。

自然也就會將豐厚的薪資,同樣投入股市和樓市,在這樣的循環下,日本經濟更加高漲。

但是這樣的「泡沫」在90年代初戛然而止。

由於美國的「微操」,一紙「廣場協議」就將日本經濟打回原形,許多一度「狂熱」的普通人因為當初的「投資」行為而背上沉重的負擔。

雖不至於破產,但整個家庭出現不可避免的節衣縮食,有些家庭因為支付不起房產後續貸款而被收回,被迫租房。

而這一代日本年輕人正是從那個時代出生,跟隨其父輩經歷了日本失落的十年成長起來的。

日本雖經歷過泡沫時代,但如今依然高度發達,那年輕人為何卻不斷陷入「低欲望」無法自拔呢?

現今的日本社會早已從90年代的泡沫中不斷恢復,但是當初埋下的「陰影」卻難以恢復。

特別是對如今的日本年輕人來說,當初他們在那個時代出生之後,便因為家庭負債纍纍的現狀,和父母為償還債務愁容不展的面龐,在內心刻下深刻的烙印。

而當這群人走向社會之後,便會更加謹慎,即使在工作之後有一定的積蓄,也不會冒險用來投資或大張旗鼓的消費。

更重要的是,隨著日本社會工作崗位的飽和,競爭和內卷也在不斷加大。

特別是98年之後的金融危機,讓本來稍有起色的日本經濟又遭到一定的重創,而最受影響的自然是年輕人的工作崗位。

日本原本非常重視的終身僱工制度也不斷在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崗位面臨失業的風險,更讓高壓之下的普通人噤若寒蟬。

再加上日本的加班文化嚴重,日常工作中的年輕人往往累了一天,只想休息,甚至能夠在通勤的電車上蜷縮打盹,只為獲得片刻的休息時間。

在這樣的狀態下,年輕人不要說戀愛、結婚、生子,就連普通的社交時間都被無限壓縮,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然開始排斥無效社交,遠離社會。

如果正好有可以「啃老」的父母則極容易分化成宅男宅女。

而即使對於那些看似在「奮鬥」的年輕人,面對東京等日本都市的高房價和高消費狀態,能夠維持的也只是基本生活。

更可怕的是,2015年一起自殺事件,讓日本社會不得不正視年輕人的高壓狀態和無上升空間的窘境,當時服務於廣告公司的高橋茉莉因為過勞而選擇自殺。

然而另一方面,日本社會年輕人不斷「佛系」的狀況下,老齡化卻在不斷加劇。

而為了減小社會養老壓力,逼得日本不得不將退休年齡推遲至65周歲,並將可聘用年齡的上限調至70周歲。

而老年人不斷在工作崗位上的堅守,更加重了年輕人在日本這個重資歷社會的上升困境,這只會讓更多的年輕人感覺無望,而最終陷入更加嚴重的惡性循環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