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成術後回昆明軍區主持工作,剛到辦公室便說:把幹部部長叫來

紅色史令 發佈 2024-03-07T08:15:57.963303+00:00

1970年12月17日,一則消息震驚全國,開國將軍譚甫仁竟然遭人槍殺在家中。遠在北京休養的中將王必成不得不帶病回到昆明。王必成剛做完手術,疼得臉色發青,依然咬牙應承了下來。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0年12月17日,一則消息震驚全國,開國將軍譚甫仁竟然遭人槍殺在家中。遠在北京休養的中將王必成不得不帶病回到昆明。

臨行前,周總理拉著他的手說:「昆明那邊,一切事宜歸你統管。」王必成剛做完手術,疼得臉色發青,依然咬牙應承了下來。

周總理為何一定要指定王必成來處理這個案件呢?1970年,正是我國局勢最動盪的時候。

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開國將軍秦基偉被誣告,但為了保證昆明軍區的正常運轉,當時昆明軍區的政委譚甫仁暫時接過了秦基偉的職權。

然而,誰也沒想到,1970年12月17號,辦公不離開軍區大院,還有專門警衛保護的譚甫仁竟然被人槍殺在家中。

周總理得知消息後,第一想法就是內部作案。於是,為了徹底揪出兇手,周總理找到當時還在北京養病的王必成。

王必成將軍一生戰功赫赫,在戰場上受的傷也是極多,1970年,因為舊傷復發,他不得不轉到北京進行治療。

誰也沒想到,他才從手術台上下來,就被周總理叫了過去。周總理一向體貼人,王必成知道,如果不是十萬火急,周總理不會打擾自己養病。

於是,到了周總理辦公室的王必成聽到了這個令他震驚的消息,他是昆明軍區的第一副司令,沒有誰比他更了解此時譚甫仁被槍殺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此時的譚甫仁,在昆明軍區,相當於集雲南省軍、政、黨職權於一身,可謂是牽一髮而動雲南。

如此人物,在局勢緊張的當下,竟然還有人敢對他動手,王必成想到這些,心裡不由得嘆了口氣。

他忍著痛,站起來對周總理說,這些事情,都是我的職責,我應該回去處理。周總理握著王必成的手,說:「如果不是事情特殊,也不敢打擾你,你能理解就好。」

按照制度,譚甫仁遇害後,作為第一副司令,他應該接過譚甫仁和秦基偉的一切職權。所以,等著他的,可不僅僅是一樁兇殺案。

幾天後,返回昆明軍區的王必成直接走向會議室,在這之前,他已經通知了各部門的主要幹部。

按照周總理的指示,搶救工作早就在進行了,只可惜,兇手似乎對槍械極為熟悉,譚甫仁夫婦都被傷到要害,到醫院時,已經無力回天了。

在王必成的指導下,當地設立專案組,重點排查軍區機關內部。從後續的結果來看,這樣的安排,極大地提高了破案速度。

內部排查,自然是先排查安保人員。按照規定,譚甫仁身邊有五名警衛員貼身保護。

但當時蘇聯與中國的關係極為緊張,所有部隊都在進行抗蘇實戰演練,為了起帶頭作用,譚甫仁讓其手下三個警衛員參與實戰演練,只留了兩個人保護自己。

留下來保護自己的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跟著自己多年的老兵,另一個則是剛調來的勤務兵,照道理說,即便只有兩個人,保護譚甫仁的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問題就在於大家都認為不會出事,於是就都產生了懈怠之心。案發當日,新來的警衛員聽到槍聲後,嚇得躲了起來。

而另一個警衛員,在軍區大院有一個相好,當天晚上,他跑去相好那兒過夜去了,而槍聲響起的時候,有人來拍他的門,他以為是來捉姦的,就悶聲不敢出去。

正是因為如此,這兩個警衛員竟然都未得見兇手真面目,導致此案謎雲重重,兇手逍遙法外。

這一方面,因為警衛安的排是譚甫仁的要求,暫時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地方,或者說,警衛們犯的錯都是明明白白擺著的,並沒有陰謀。

為了儘快找出兇手,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排查。誰也不知道,這次排查後,王必成得到了這些信息。

警衛員玩忽職守,兇手面目依舊謎雲籠罩。種種跡象,表明兇手疑似內部人員,對軍區內部人員的調查勢在必行。

那麼,王必成能否順利查出兇案背後玄機呢?

在對警衛員的調查之後,王必成組建的專案組又開始對軍區其他人進行摸排。首先是調查槍枝的來源。

為了防止兇犯逃脫,專案組把所有相關人員,尤其是保衛部的成員,全部隔離起來,以學習班的名義,在軍區接受調查。

事實上,從案發起,昆明的相關部門就組織了多次摸排,但案件發生幾天後,當地部門把昆明搞得風聲鶴唳,並未取得多少進展。

也正因為如此,收到消息的周總理罕見地生氣了,打電話批評當時負責案子的主要領導,說:「破案不難,關鍵在內部。」並且把正在養病的王必成給派到了昆明軍區。

王必成正式開始摸查之後,一查就發現了問題。保衛部的副部長王慶和,在參與摸排調查時發現的大問題。

原來,保衛部的手槍和子彈都出現了缺失情況,其中五四式手槍少了兩支,而子彈少了20發,經過對比,在譚甫仁家發現的五顆彈殼都是保衛部丟失的。

而保衛部放置槍枝的保密室並沒有被強行突破的痕跡,這說明,是有人拿著鑰匙直接就拿著了槍枝彈藥。如周總理所說,問題在內部,幾乎可以確定了。

當時保密部,負責槍枝管理的是袁孔祥,他擔心事情影響到自己,便說槍是借給別人了。

但第二天一早,意識到問題嚴重的他,又說沒有從保密室拿槍,但不管他說的是否為事實,案件的兇器已經可以確定是從保衛部出去的了。

問題在於,保衛部的槍枝丟了,當時保衛部的其他負責人,不可能毫無察覺。事實上,保衛部部長景儒林早就發現了這一問題。

但手槍丟失的責任確實不小,為了洗脫責任,他對負責槍枝的袁孔祥進行了多次審訊,逼得袁孔祥不得不撒謊說是把槍借給了湖南老鄉。

於是,他就順勢讓人去湖南找槍。最後,自然是沒在湖南找到槍,而案件也在保衛部部長這邊被卡了好幾天。

直到專案組採取最笨的走訪摸排法,案件才有了新的進步。其實,關於兇案罪犯的一些基本信息是一直都有的,但總是缺少關鍵證據。

首先,槍擊案發生當天,是譚甫仁的妻子先受到襲擊,槍聲傳出去後,除了兩個警衛員,自然有其他人聽到。

譚甫仁的六姨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這位六姨是和譚甫仁一起出來查看事情的,當時譚甫仁在樓下寫作。

聽到槍聲,就站出來大聲問發生了什麼,他還以為是自己的警衛開的槍,可惜,如果他繼續在屋子裡,兇手就沒機會挨個房間去找他。

他站出來就給了兇手機會,兇手循著譚甫仁的聲音找到他,然後連開了兩槍,譚甫仁當即中槍倒下。

六姨被嚇到了,但也看到了兇手的大概樣貌,只是因為從來沒見過兇手,只能描述兇手長相的特徵,而因為技術原因,當時調查組也沒有拿照片來讓六姨挨個辨認。

這一條線索一時沒有什麼用處,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專案組尋訪的時候,在軍區幹部家屬區,當專案組人員描述兇手長相的時候,一個小孩提供了關鍵的信息。

這個小孩叫馬蘇紅,案發當天早上,有人敲她家門,問她陳漢中科長家在哪,這一消息在陳漢中妻子那兒也得到了應證。

後來,這個小孩想起來了。

原來,馬蘇紅與王東昆玩得非常好,彼此父親都是軍區的幹部,所以相互都認識,只是,王東昆的父親因為被群眾舉報,早就被隔離審查,一時沒想到罷了。

王東昆的父親叫王自正,是原保衛部負責保密室的秘書,所做的工作與袁孔祥一樣,都是管理槍械。

受到新消息當天,專案組人員就帶著馬蘇紅去王自正接受調查改造的地方,現場進行指認。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專案組人員把她抱到牆上,讓她在牆上認人。很快,她指著王自正說:「就是他。」這時,王自正正好偏頭看見馬蘇紅,當即嚇了一跳。

專案組尋訪群眾,得到關鍵信息,小孩馬蘇紅立下大功,眼看兇案告破在即,所有人都緊憋一口氣,搜尋著證據,準備一舉拿下罪犯。

那麼,王自正是否真的是殺害譚甫仁的兇犯呢?

話說馬蘇紅指認出王自正之後,專案組成員立即啟動調查,把從現場提取到的腳印和指紋進行對比。

另一邊,在等待馬蘇紅回憶這段時間,專案組並非什麼都沒做,而是組織起了大規模的排查,準備找出丟失的槍枝。

因為已經確認殺害譚甫仁的槍枝就是從保衛處出來的,所以景儒林所認為的保衛處丟失的槍枝在湖南的觀點也就不攻自破。

在專案組展開排查之後,終於有個拾荒老人來報案,自己在垃圾堆里撿到了一把槍,經過彈道比對,確認這把槍就是殺害譚甫仁的槍。

而現有的種種證據都說明,王自正極有可能就是兇犯。但,王自正在兇案發生前就已經在接受調查了,而且其接受調查的地方全天候有著看守的,他不太可能有作案時機。

8歲小孩的指正是否可靠,專案組也沒有一定的意見。保險起見,大家還是決定先對王自正進行傳喚審訊。

正好這時,出差的陳漢中回來了,陳漢中是王自正所在看管所的主要負責人,他回來後,立即對看守所的戰士們進行了詢問。

從輪崗戰士口中,陳漢中得到幾條消息,有一條是:每次早班換崗叫起床時,王自正經常從廁所出來,藉口總是上一班請過假了。

專案組人員一聽,頓時覺得事情不太尋常,馬上要求陳漢中把王自正叫過來接受詢問。

陳漢中帶著保衛科副科長李伯志直接向看管所的宿舍走去,到了王自正宿舍,李伯志開口讓王自正準備一下,要到食堂進行例行詢問。

這是為了避免王自正察覺找的藉口,王自正聽到後,什麼也沒說,就俯身穿鞋。這時候,陳漢中和李伯志看他表現得比較正常,也就沒有對他進行防備。

誰知道,俯下身的王自正突然從床底下掏出一支手槍,對著兩人啪啪就是幾槍,李伯志被打到腹部,而陳漢中則被打到手臂。

後來,王自無路可逃,似狗入窮巷,自己自殺了。

事後,專案組對王自正手上的槍進行核對,確定是保衛部丟失的另一支手槍,至此,保衛部丟掉的槍算是找回來了。

而通過相關證據的比對,專案組確定,王自正就是殺害譚甫仁的兇手。至於案件中的其他疑點,也在案件被偵破後慢慢被解開。

首先是王自正如何拿到手槍的問題,他本來就是保衛部的秘書,而保密室的門防盜係數非常低,有沒帶鑰匙的時候,直接用個鐵片就把門打開了。

而負責槍械管理的秘書們圖省事,一般不會把槍械室的鑰匙帶回家,都是放在一個沒鎖的抽屜裡面。

至於槍械庫內部的密碼鎖,大家圖省事,用的都是最簡單的密碼,甚至換了好幾任秘書,這裡面的密碼都不會換。

所以王自正壓根就沒廢多少事情就拿到了槍械。當這些消息被景儒林知曉後,他遲遲不肯相信。

但心裡也知道,這些就是事實,越是知道,他心裡越是愧疚。本來可以避免的事情,卻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後果。

在譚甫仁遇害八十幾天後,受不了良心上譴責的景儒林竟然用網兜上吊了,這引得大家一陣唏噓。

而作案時機問題,卻是王自正發現,早上交接班的戰士總會遲來幾分鐘,正是這幾分鐘,足夠他進行犯罪了。

原來,這個看管所因為只是看管犯了錯的幹部,並未嚴格按照當面交接的制度進行管理,換班的戰士需要叫下一班的戰士起床,中間往往有幾分鐘的空白期。

於是,王自正就藉機犯下了震驚全國的兇案。

這讓我們不得不警醒,一切合理的制度總是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大家的人身安全,而一旦懈怠,往往導致大錯,心中警鐘長鳴才是安穩的基礎。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