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阿拉伯國家的歷史特徵與現代思考——讀《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

光明網 發佈 2024-03-07T11:32:58.878934+00:00

作者:張倩紅(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阿拉伯世界通常是指以阿拉伯語為主要語言、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位於亞非大陸交接地帶的由22個國家組成的國家群。從地域上看,阿拉伯國家中有12個分布於亞洲,10個分布於非洲。

作者:張倩紅(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阿拉伯世界通常是指以阿拉伯語為主要語言、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位於亞非大陸交接地帶的由22個國家組成的國家群。從地域上看,阿拉伯國家中有12個分布於亞洲,10個分布於非洲。西北大學王鐵錚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研究團隊,歷經8年磨礪,推出了8卷本的《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商務印書館2022年出版),具體包括:《埃及史》《阿爾及利亞史》《利比亞史》《摩洛哥史》《突尼西亞史》《蘇丹史》《茅利塔尼亞史》《索馬利亞、吉布地、葛摩史》。《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以「通古今之變」、打造「信史」與「良史」為目標,比較系統地展現了非洲阿拉伯世界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脈絡,是我國非洲阿拉伯研究的拓荒之作。

研究非洲阿拉伯國家的歷史特徵

長期以來,國內學界對阿拉伯國家的關注多聚焦於相對發達、與中國交往更多的亞洲諸國以及北非的埃及,對其他非洲阿拉伯國家的研究則重視不夠。《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努力建構通史闡釋體系,在充分借鑑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長時段地考察了非洲阿拉伯國家的歷史演進、社會變遷、文化發展、社會生活以及認同建構等方方面面。

在參照通史體例的前提下,《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凸顯了塑造非洲阿拉伯國家歷史的關鍵性要素。一般而論,國別通史編纂的核心是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模式、社會結構、文化構成、對外交往等顯性要素,然而對於非洲阿拉伯國家而言,總有一些隱性存在的關鍵要素深刻影響著歷史的走向。例如,部落政治所產生的社會張力問題。氏族、部落、部落聯盟、部族作為民族共同體的存在方式,是非洲阿拉伯國家社會組織的常態。部落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穩固的社會基礎,深刻影響政治與文化,也嚴重製約公共權力與國家認同的建構。《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不僅詳細描述了不同國家部落組織自身的演變,還特別注重考量部落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並以此為觀察點把非洲阿拉伯國家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索馬利亞為代表的「分支型社會」,盛行個人主義與強烈的部落獨立意識,對國家認同構成了巨大挑戰;另一種類型的代表是摩洛哥,自民族國家建立以來,「平民化」的阿拉維王朝不斷調試中央政策,理性對待部落訴求,與柏柏爾人建構了兼容、平穩的關係。

頻繁的外來統治對政治文化生態的割裂以及國民心理的影響也是塑造非洲阿拉伯國家歷史的重要因素。《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關注了外來統治對當地政治精英成長環境的擠壓、對社會潮流及民眾生活的塑造,這種現象以埃及最為典型。古代埃及創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與輝煌的歷史,並長期堅守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然而,從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埃及開始,古希臘人僅用了300年的時間就解構了古埃及人在3000多年中所傳承的文化認同;緊隨其後的羅馬人,以精英階層的語言選擇和普通民眾喪葬習俗的改變為起點,更加促成了埃及由多元轉向大一統,成為古代基督教世界一性論派的中心。特別是公元7世紀阿拉伯征服以後,外來文明再度改寫了埃及歷史,埃及人與本土傳統更加漸行漸遠。

描繪非洲阿拉伯國家多元文明流變的歷史景觀

人類交往的過程正是不同文明塑造歷史的過程,文明史與國家史的關係更是互為表象、彼此相依,國家是文明成長的標誌,也是文明的載體與符號。《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把文明交往作為通史研究的路徑,著力從不同方面去呈現多元文明流變與歷史演進的相向而行。

首先,注重挖掘前伊斯蘭時代北非地區的文明交替與嬗變。北非地區長期是文明交往的中心地帶,不同文明的政治交往、商貿往來、軍事衝突、文化交流以及民族遷徙非常普遍。《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把古代北非的多種文明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一是古埃及文明的強大輻射力「構成了古代北非歷史演進的一條鮮明的主線」;二是古希臘、迦太基和古羅馬文明對北非地區的深刻影響;三是早期基督教在北非的擴張,從尼羅河流域到非洲之角,基督教思想成為主流文化。「多種文明的匯聚、碰撞、融合和更替,構成了古代北非歷史流變波瀾壯闊的畫卷,並為北非古代史的探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源泉和重要線索」。

其次,注重探討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對非洲歷史的再塑造。阿拉伯征服是北非歷史的轉折點,無論是阿拉伯人、突厥人還是後來的土耳其人都信奉伊斯蘭教,在他們的直接推動下,北非開啟了阿拉伯-伊斯蘭化的進程。《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把阿拉伯-伊斯蘭化作為主要的歷史節點,例如《埃及史》重點研究了穆斯林統治下作為阿拉伯帝國行省的埃及,如何行使總督制,實現政治切換與經濟模式的改革;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埃及的資源如何落入帝國國庫,以都市改造與咖啡館為代表的帝國文化如何在開羅得以流行。《茅利塔尼亞史》充分呈現了阿拉伯文明對摩爾人等級社會的解構,尤其是語言同化與藝術的交融,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的部落群體與政治集團,從而體現了北非阿拉伯化的另一種模式。

再次,注重呈現多元文明交往對現代國家文化特徵的影響。例如,《摩洛哥史》強調摩洛哥地處歐洲與非洲、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匯處,自古以來就是多種文明交往的十字路口,因此造就了摩洛哥的社會文化兼具馬格里布、非洲內陸和歐洲三重屬性;《蘇丹史》則著力呈現了在這方素稱「黑人土地」的廣袤大地上,從尼羅河第一瀑布到喀土穆,作為非洲古代文明的源頭努比亞文化、黑人傳統部落文化、埃及文化、基督教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疊加效應,強調古老而又年輕的蘇丹國家因文明交流互鑒而成為非洲大陸上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聚焦非洲阿拉伯國家擁抱現代化的奮鬥與挫折

《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把不同國家的現代化問題作為民族國家歷史的核心篇章,注重觀察北非人民如何應對來自西方的現代化挑戰,現代性因子如何在典型的東方社會母體孕育生長。從19世紀上半期開始,阿拉伯國家已開啟了現代化征程,以穆罕默德·阿里為代表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是埃及歷史的偉大轉折,被西方學者譽為「將埃及從許多世紀為虐政所窒息的泥沼中拯救出來」。二戰以後,新獨立的北非阿拉伯國家都以實現現代化為目標,他們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艱難探索、尋求折中的發展道路,阿拉伯社會主義思潮在北非得以流行。《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注重呈現形式多樣的非洲阿拉伯社會主義,例如,埃及阿拉伯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思想體系及其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阿爾及利亞「自管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內涵及其現代化改革的成敗;索馬利亞的社會主義實踐與反部落主義運動等。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埃及、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國的改革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好景不長,伴隨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阿拉伯社會主義思潮趨於衰落,北非阿拉伯國家的現代化嘗試嚴重受挫。

總之,《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帶領讀者去領略遠方的世界,具備較為鮮明的思想衝擊力,也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思考空間。美中不足的是吉布地和葛摩的歷史,因資料所限,尚未完全形成通史體系;各卷中對中華文明與北非阿拉伯世界的交往著墨太少,略有遺憾。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20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