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證實核污水「安全性」,東電搞起了直播養魚!網友:留著自己吃吧

環球網 發佈 2024-03-07T16:54:54.650146+00:00

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今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12周年的日子。而在核泄漏12年後,日本準備將大量經過處理的放射性污水排放到海中。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今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12周年的日子。而在核泄漏12年後,日本準備將大量經過處理的放射性污水排放到海中。

據日本朝日電視台當地時間18日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的部分相關設備通過了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檢查,並於17日開始運行,這是排海相關設備首次開始運行。

排放多少水?怎麼排?

澳大利亞《科學警告》雜誌7日刊文稱,福島核電站的儲水池可容納130萬噸水,相當於約500個奧運會標準尺寸的游泳池的水量。

每天進行的反應堆冷卻都會產生污水。受污染的地下水還聚集在受損反應堆建築的地下室中。

為了騰出空間,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希望將130萬噸的核污水釋放到海里。他們聲稱,這些水正在由一種名為「高級液體處理系統」(ALPS)的技術進行淨化,會過濾掉絕大多數放射性核素。該技術可進行重複操作,直到處理水的濃度符合監管標準。

據歐洲新聞網上月20日報導,東電正在岸上建設更多的過濾設施和一條一公里長的管道,經過處理的水將通過水下管道釋放。

東電官員高原賢一說:「我們不打算一次性釋放所有的水,這130萬噸左右經過ALPS技術處理過的水,每天最多釋放500噸。」

「這將需要30到40年的時間,這是該核電站退役所需的時間。」高原賢一說。

為「證明福島核污水對健康無害」,以贏得當地人的支持,東電展示了一項用經過處理的核污水飼養比目魚的試驗,並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開了直播。韓國網友戲稱,「留著自己吃吧」。

負責這項試驗的山中和夫說:「在經過ALPS處理的水中飼養的魚……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會攝入氚。但一旦被轉移到正常海水中,魚體內的氚水平很快就會降低。」

然而,當地漁民和環保組織對此並不買帳。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稱,科學家們說,通過食物鏈攝入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比在直接飲用水後果更嚴重,需要進一步研究。

漁民擔心安全問題

福島擁有悠久而令當地人引以為豪的捕魚傳統。然而,12年前的海嘯以及核事故似乎結束了這一切。

據ABC報導,日本當地漁民表示,他們的企業和生計將受到更多威脅。其鄰國如中國、韓國以及太平洋島國都提出了對安全問題的擔憂。

位於核電站南部磐城的一家海鮮商店的老闆大川勝正說:「如果不放水就好了,但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自核泄漏事件以來,他的生意仍在緩慢復甦,但他擔心,災難產生的新威脅可能會抹殺所取得的進步。

「我發現那些巨大的水箱更令人不安。」大川說,「下一次水意外泄漏,福島的漁業就會完蛋」。

據報導,日本政府已撥出800億日元來支持福島的漁業,並解決此次泄漏造成的「聲譽損害」問題。

環保組織集體譴責

ABC9日報導稱,日本政府官員說,排放不可避免。與讓核電站退役的艱巨任務相比,處理核污水的挑戰要小得多。

事實上,技術手段仍然無法去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污染物氚。《科學警報》消息稱,氚的半衰期為12.3年,這意味著100年後其放射性才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由於儲水量太大,儲存這麼長時間是不現實的。此外,延長儲存時間還會增加意外失控釋放的風險。

ABC報導稱,包括地球之友在內的環保組織反對釋放污水。他們建議通過固化的方式長期儲存這些水,類似於美國薩凡納河場區廢物儲存貯存庫所使用的方式。

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組織網站11日報導援引該組織日本辦公室執行董事山姆·安妮斯利的話,日本政府已決定向太平洋排放放射性污水,雖然已經考慮到管理排放水的安全標準,但主要問題在於缺乏對污水產生問題的控制。此外,考慮到預計釋放期將跨越數十年,釋放到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總量將是巨大的。

「此外,凌駕於國家和國際反對意見之上的決策過程令人嚴重關切。儘管日本本國及周邊國家,特別是太平洋島嶼和東亞地區的居民、農業和漁業工作者、海洋科學家提出了強烈的反對和擔憂,但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幾乎沒有考慮他們的意見。」安妮斯利說。

他還表示,日本政府不應試圖重振仍處於危機中且無法滿足日本實際能源需求或應對氣候緊急情況的核工業,而應儘快向可再生能源過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