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作為第一個以紙幣為基本貨幣的朝代,為何最後崩盤於偽鈔?

地理魔方格 發佈 2024-03-07T17:14:00.319417+00:00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雖然只是存續了不到百年,但是在經濟上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它是第一個正式引入紙幣為基本貨幣的朝代,並且對後世的後備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只可惜元朝時期的偽鈔泛濫導致了元朝經濟的崩盤。

引言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雖然只是存續了不到百年,但是在經濟上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它是第一個正式引入紙幣為基本貨幣的朝代,並且對後世的後備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只可惜元朝時期的偽鈔泛濫導致了元朝經濟的崩盤。

那麼在元朝時期所使用的紙幣交易在經濟當中產生了怎樣的推動作用?元朝時期的泛濫偽鈔又是如何讓元朝經濟逐漸去崩潰呢?

元朝的紙幣制度

我國其實自宋朝開始就已經有了紙幣的存在,並且領先世界多年。在宋朝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居於世界前列的,因此貨幣交易也成了世界翹楚。

北宋時期的交子,南宋時期的會子都是非常著名的紙幣。

在元朝的時候,由於成吉思汗以及忽必烈對於宋朝文化的重視,因此他將紙幣制度一直流傳了下來。

只可惜後期的通貨膨脹是讓他難以想像的,並且政府方面也沒有任何推動生產的有力措施,因此導致了後來的尷尬局面。其實元朝時期,之所以會大量地使用紙幣,也與元朝的社會風氣脫不開關係。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一個非常喜歡征戰四方的王者,在他的鐵蹄之下,幾乎近半數歐洲大陸都被成吉思汗收入囊中,如果再給他更多的時間,或許他能夠將整個歐洲統一。

為了能夠在戰場上減輕負擔,選擇攜帶輕便的貨幣便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必要需求,如果是天天攜帶笨重的金銀,那麼對於軍隊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於是元朝時期便將紙幣進一步地發展起來,甚至提出了小型交易用金銀,大型交易用紙幣的先進理念,這也給後世的交易關係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當然對外擴張,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原地區的版圖,但是對內也造成了極大的經濟耗損,由於成吉思汗在平定中原時期征戰了大量的士兵。

因此在穩定下來之後,想要恢復中原經濟以及恢復人口便成為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尤其但是在經濟建設方面也遭受了重創的中原地區,需要一系列長而有力的舉措才能將其恢復振興,於是成吉思汗便將目光投放在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之上。

蒙古雖然是個遊牧民族,但是他們對於商業的發展還是非常重視的。在1218年,成吉思汗就派遣了商隊到花剌子模國,希望與其構建良好的雙邊關係。

只可惜那個小國的君主目光短淺,不僅將成吉思汗的商隊殘忍殺害,而且還惹惱了成吉思汗,最終這個國家被滅亡,也讓成吉思汗開始了向西方征戰的旅程。

畢竟對方不願意和平通商,那就用武力解決只,要都是自己的地盤那麼就不存在雙面貿易的問題。

因此在西征完成之後,蒙古將大歐亞貿易商圈給組建了起來,這時的忽必烈更加明白了攜帶金銀進行交易的弊端。

浪費運輸成本不說,而且還容易產生路程的耗損,於是便將更多的金銀收歸國家所有,利用紙幣去代替了金銀作為交易的媒介。

經濟和軍事的硬性要求,讓後來登台的忽必烈必須選擇改變金銀交易的方式。從政治角度來說,忽必烈為了能夠實現貨幣的統一以及政治格局的統一,因此將混亂不堪的貨幣制度進行了改革。

擺在忽必烈面前的有兩個方案,一個是使用傳統的銅錢,另一個則是採用紙幣。

第一種方式容易造成各地分別鑄造,產生地區割據,第二種方式,則可以更好地控制中央集權,避免割據勢力產生。

於是忽必烈便組織發行紙幣,並且讓紙幣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在元朝時期總共發行過五種不同版本的紙幣,忽必烈上台之後所發行的是流通全國的中統鈔。

為了能夠使這種貨幣完美流通,忽必烈要求所有抗拒使用紙幣的人可處死刑,於是全民上下都開始使用紙幣,並且讓紙幣和金銀價值掛鈎。

這一時期元朝的政府主要是控制金銀貨幣量,將其收歸國庫統一管理,因此在紙幣發行之初,這並沒有產生太嚴重的經濟混亂。

然而在偽鈔出現之後,政府經濟開始出現了動搖,那麼偽鈔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元朝偽鈔泛濫

其實在中統鈔發行之後,元朝的貨幣體系一直都非常穩定,加之由中央收款金銀,因此物價都沒有出現過大幅度的震盪,可是隨著戰爭的停滯,通過戰爭謀取暴利的手段也戛然而止。

到了後來,貪官污吏通過自己的官職徇私枉法,貪污了不少金銀財寶、壓榨百姓,從而導致了當時的物價上揚。

於是政府只能通過加印鈔票的方式去彌補上漲的貨價,甚至是通過發行另外一套元鈔體系去平衡膨脹的通貨水平。

當時1張元鈔等於5張中統鈔,由於實行了兩套貨幣體系,因此造成了當時市場的短期混亂。

加上後來久高不下的物價,引起了農民暴亂,也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了能夠活下去,不少人開始鑽空子,製造偽鈔。

《元史·李德輝傳》記載:

「中統元年,( 李德輝) 為燕京宣撫使。燕多劇賊,造偽鈔,結死黨殺人。」

其實製造偽鈔的勾當,從貨幣開始推行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隨著紙幣的發行逐漸蔓延到了全國。

後來貨幣的大量出現,導致了物價的進一步增長,最終引起了各地百姓的不滿,而此時的統治者也不再管理造假問題,最終泛濫成災的偽鈔也成了是元朝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偽鈔之所以能夠大面積發行,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監管不力,以及造假手段的高超。

在政府方面,原本他們以為通過發行紙幣的方式就可以成功結束混亂的貨幣交易局面,並且能夠方便人們的日常交易流通。

於是在經濟進行平穩運行之後,便不再嚴厲打擊這些製造偽鈔的行為,加上政府當中貪官污吏過多,他們將財富斂收起來導致了老百姓手裡沒有任何余錢,只能通過製造偽鈔的方式來改善生活。

其次就是偽鈔的製作工藝在當時來說並不複雜,雖然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的手段去打擊這些製造偽鈔的人,甚至是要對其實行斬首,連坐等折磨,但是其中的利潤空間還是會讓許多人趨之若鶩,加上橫豎都是一死,他們也不願意被窮死。

在市面上也流通著許許多多的偽鈔,製作方法其實也得益於當時雕版印刷術的流通,在偽鈔製作過程當中可以利用雕版進行拓印。

《元典章》對此多有記載:

「狀招至元五年七月內,於瓦上雕成司天台印一顆,木頭上雕成至元年、月、日,階間欲寫司天台文字……兩次自行印造偽鈔二十一貫四百九十文,節次使訖七貫五百文。」

偽鈔製作的方便快捷,也讓這些想要貪圖錢財的人有了更多的空子可鑽,除了直接用雕版拓印之外,他們還可以利用手工進行描摹的方式進行偽鈔的製作。

總之製作偽鈔的方式五花八門,且非常簡單,官府對此進行了嚴厲打擊,可是屢禁不止。

主要原因是參與製造偽鈔的人,不僅僅是一些為了生活而發愁的普通老百姓,就連很多名門望族和富商等,都通過製造偽鈔去賺得盆滿缽滿,因此當時元朝出現了許多製造偽鈔懸而未決的疑案,其實都是官官相護的結果。

《元史·搠思監傳》載:

至正十八年(1358年)冬,中書省右丞相搠思監「盜用鈔板」,「任用私人朵列及妾弟崔完者帖木兒印造偽鈔」。

就連朝廷命官都敢直接參與偽鈔製作,何況是普通老百姓呢,因此在偽鈔泛濫這一件事情上很難得到解決。

後來政府直接出台了相關法案,只要是參與偽鈔製作的人員都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偽鈔泛濫成災的局面,然而這也沒有太多的改善。

由於大面積的偽鈔泛濫,導致元朝時期的通貨膨脹更加嚴重,同時老百姓民不聊生,催生了許多的農民起義。

這對於元朝統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困局,到元朝朝末年,統治者索性破罐破摔,也不再理會崩壞的經濟以及政治體制,最終導致了元朝的滅亡。

其實鈔票的印發以及紙幣的使用對當時社會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先進的行為,只不過過分濫用只會造成經濟危機罷了。

結語

元朝時期劃時代地採用了紙幣,不僅是對當時政治經濟的一大進步的肯定,同時也是催生了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表現。

只可惜後來偽鈔泛濫成災,導致了通貨膨脹以及物價飛漲的狀況發生,政府的不作為也導致了老百姓生活更加窘迫,最終催生了元朝的滅亡。

貨幣工具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將其牢牢把握在政府手中,才能夠保障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否則就會遭到其反噬。

參考文獻

《元史·李德輝傳》

《元典章》

《元史·搠思監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