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ypah 發佈 2024-03-09T11:54:39.990057+00:00

紀 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之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勝利80周年王 爭 鳴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發生在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持續了整整200天。蘇德共投入400萬兵力,傷亡高達200萬人。這場血戰分為後撤、僵持、大反攻三個階段。

紀 念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勝利80周年

王 爭 鳴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發生在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持續了整整200天。蘇德共投入400萬兵力,傷亡高達200萬人。這場血戰分為後撤、僵持、大反攻三個階段。

德軍猛攻 蘇軍後撤

希特勒不甘心在莫斯科的失敗,於1942年夏在蘇聯南部實施重點進攻,力圖攻占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切斷蘇軍的戰略補給線,然後再北攻莫斯科。為此,制定了「藍色行動」計劃,把南方集團軍群兵分兩路,一路向高加索油田,一路向史達林格勒。

史達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東面緊鄰伏爾加河,西面是頓河,是蘇聯重要的河運和鐵運樞紐,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擁有世界最大的拖拉機廠(同時生產坦克)。其西面和南面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產區,而德國也迫切需要這些資源,因此誓奪史達林格勒。

德軍進攻史達林格勒的第6集團軍堪稱德國最精銳的部隊,有18個師27萬人、大炮3000門、坦克500輛,負責支援它的第4航空隊有作戰飛機1200架。此外還有德國僕從國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的4個集團軍。

德軍於5月發起攻勢,一路向東,7月攻抵頓河大彎處與蘇軍展開激戰,蘇軍被迫退過頓河。

7月17日,第6集團軍在保盧斯上將指揮下,開始猛攻史達林格勒。經過3天戰鬥,德軍控制了史達林格勒南北兩側的伏爾加河流域。由此,雙方在史達林格勒接近地展開激戰,形勢岌岌可危。

最高統帥史達林於7月28日發布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命令中說,「絕不後退一步」必須成為作戰部隊鐵的法則。

為擋住德軍進攻,最高統帥部組建了新的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此時,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令人堪憂:人員1.2:1、坦克2:1、飛機3.6:1,只有大炮數量大致相等。而希特勒為儘快攻下史達林格勒,又增調了坦克第4集團軍。

8月23日以恐怖載入史冊。德空軍出動了2000多架次的飛機,對史達林格勒進行了連續兩晝夜的狂轟濫炸,整個城市一片火海。戰後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如此評述這次轟炸:「這是一次純粹的恐怖襲擊,其目的是儘可能多地屠殺平民,摧毀蘇軍士氣,散布恐慌氣氛。」

德軍乘勢發起進攻。8月30日,第62、64集團軍在德軍優勢兵力壓迫下,向史達林格勒且戰且退。

史達林對戰況十分擔心,8月26日,任命朱可夫大將為副最高統帥,前往史達林格勒統一指揮作戰,並把一切可動用的力量都派往史達林格勒地區。

9月2日,德第6集團軍與坦克第4集團軍會師,史達林格勒守軍被合圍。德軍距史達林格勒僅3公里。當天,史達林調派3個集團軍增援史達林格勒。但由於德軍火力太過強大,而蘇軍裝備不足,加之蘇軍處在開闊地帶,所以連續6天的進攻未能奏效。

9月12日,蘇軍在史達林格勒外圍的防禦地帶全部喪失,德軍突入史達林格勒市區,把城市劈成兩段。崔可夫中將的62集團軍與史達林格勒方面軍主力的聯繫被切斷。同日,希特勒命保盧斯於13日對史達林格勒發起新的進攻,並決定再抽調9個師加強第6集團軍。

與此同時,史達林在克里姆林宮與朱可夫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研究史達林格勒戰線的問題。13日,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向史達林提出了行動建議:第一,繼續以積極防禦消耗敵人;第二,著手準備大反攻。

流血的巷戰 生命的僵持

9月13日,德第6集團軍再次向史達林格勒市區發動猛烈攻擊,前出至城市最高處的馬馬耶夫崗(Мамаев Курган),並不顧一切地向市中心逼近。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巷戰由此開始。每條街道、每棟房屋、每座工廠都在激戰。9月13、14、15日三天,對史達林格勒的保衛者來說是艱難的日子,十分艱難。似乎,保衛者要支撐不住了。但只要敵人一向前推進,62、64集團軍的戰士就拼死阻擊,廢墟變成了堡壘。然而,兵力卻每時每刻在減少。62集團軍除後勤和司令部門外,什麼作戰部隊也沒有了。據統計,城中的蘇軍戰士平均存活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只有3天。

就在這看是最後的時刻,羅季姆采夫少將的近衛13師起了轉折作用。奉史達林的命令,該師冒死強渡伏爾加河進入史達林格勒,編入62集團軍後,立即對敵人實施反衝擊。

9月15日,13師的一個連與德軍爭奪史達林格勒火車站。戰鬥異常激烈,3天內15次易手。彈藥打光了,戰士們就與敵人肉搏,大部分人壯烈犧牲。

這張由蘇聯戰地記者拍攝的照片

在蘇聯《真理報》刊登後

迅即傳遍世界

這座象徵正義與邪惡鬥爭的

少先隊員雕塑居然在戰火中

奇蹟般保留下來

成為史達林格勒必勝的象徵

德軍占領了馬馬耶夫崗,居高臨下,可以控制史達林格勒和伏爾加河。崔可夫命令13師39團迅速向馬馬耶夫崗發起進攻,並不惜代價守住山頂。16日拂曉,馬馬耶夫崗炮聲隆隆、彈片橫飛。戰士們沖了上去,許多人又倒了下來。39團反覆衝鋒,終於全殲了守敵。但沒等他們站穩,德軍轟炸機就向山崗傾斜了成噸成噸的炸彈,整個山頂都翻了過來。攻守馬馬耶夫崗山頂的拉鋸戰一直持續到1943年1月。

在城市的另一處,13師近衛42團的22名戰士在中士巴甫洛夫率領下攻占了一棟公寓樓,阻擊了數百德軍。他們從9月26日起在這棟樓里堅守了58天,消滅和牽制了大量德軍。這棟樓後來被命名為「巴甫洛夫樓」,巴甫洛夫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祖國母親!

我們在這裡和敵人英勇戰鬥。

近衛軍人…(名字)。

這棟樓已堅守28天。中士

雅科夫·費多托維奇·巴甫洛夫!

近衛13師以英勇頑強和流血犧牲,阻止了德軍的猛烈進攻。該師榮膺紅旗勳章,師長羅季姆采夫少將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面對強大的德軍,蘇軍在巷戰中採用了近戰、夜戰和化整為零的戰術,迫使德軍分散戰力,難以依靠空中及炮火支援,而且,坦克在狹窄的街道很容易受到反坦克炮和手榴彈的襲擊,因此,德軍的裝備優勢被大大削弱。

蘇軍還大量使用狙擊手,使德軍遭受巨大傷亡。其中最著名的狙擊手是62集團軍284師扎伊采夫,他從11月10日投入戰鬥至12月17日共擊斃德軍243人。這極大打擊了德軍士氣。

扎伊采夫在衛國戰爭中

共擊斃德軍逾400人

他1991年12月逝世

安葬在馬馬耶夫崗

10月,史達林格勒的戰鬥更加激烈。希特勒命令保盧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史達林格勒」。隨後,德軍發起了新的進攻。

但和以前一樣,等待他們的還是蘇軍的頑強抵抗。戰鬥日夜不停地進行。雙方對市區的每條街道、每座工廠、每棟房屋反覆爭奪,甚至在一個單元房內戰鬥。

62集團軍傷亡高達75%,仍堅守在一片片廢墟中。蘇軍戰士射擊投彈、槍刺刀劈,甚至拳打腳踢、牙咬手抓,直到犧牲。史達林格勒的巷戰不僅是實力的對決,更是意志的比拼。

為保衛城市,史達林格勒市委組織市民與蘇軍並肩戰鬥。有1萬多民兵直接參加了戰鬥,其餘市民則在戰火硝煙中修理坦克、製造武器彈藥、照顧傷員。整個城市沒有前線和後方,也不分軍人與百姓。其中,拖拉機廠、「紅十月」工廠和「街壘」工廠的戰鬥聞名世界。特別是拖拉機廠晝夜不停地生產出坦克後,工人們就駕駛坦克直接投入戰鬥。

史達林格勒軍民表現出「絕不後退一步」的大無畏精神,將一場慘絕人寰的災難演變成一部波瀾壯闊的反侵略史詩。10月11日,巷戰第28天,倫敦廣播電台評論道:「德國人28天內占領了波蘭,在史達林格勒卻只奪取幾棟樓房;他們28天內占領了法國,在史達林格勒卻只越過幾條街道。」

一名德軍軍官在日記里寫道:「史達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這裡的街道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

鏖戰四個月 迎來大反攻

在7月到11月的慘烈的戰鬥中,蘇軍表現出了強有力的集體英雄主義和勇敢精神,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英勇犧牲。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僵持階段就制定了反攻計劃,其主要意圖是:從史達林格勒的西北和南面向心夾攻,粉碎德軍突擊集團兩翼的掩護軍隊,再從西面向心進攻,圍殲在史達林格勒地區的德軍。

11月初,蘇軍最高統帥部在頓河、伏爾加河和史達林格勒地區集結了3個方面軍(西南、頓河、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共110萬人、15500門大炮、1463輛坦克、1350架作戰飛機。此時德軍在這一地區的兵力共100萬人、1萬門大炮、675輛坦克、1200架作戰飛機。

11月13日,史達林批准了反攻計劃,並親自給這個計劃取代號「天王星(Уран)」。反攻日期定為: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11月19日,史達林格勒方面軍11月20日。這就是著名的「史達林鉗形攻勢」。

11月19日,蘇軍在大雪紛飛中發起大反攻。反攻以炮擊開始。為確保首輪制勝,蘇軍將大炮和火箭炮的數量增加到3萬門。7:30,萬炮齊轟,以雷霆萬鈞之勢摧枯拉朽,瞬間犁遍了遠方的大地。敵軍連探頭的機會都沒有,整個防禦就土崩瓦解。經過10多天的戰鬥,蘇軍完成了對德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33萬人的包圍。

11月19日也因此成為

蘇聯炮兵和火箭兵日

進入12月,蘇軍開始肅清被圍的德軍。希特勒拒絕了第6集團軍突圍的請求,並命令曼施泰因元帥組建「頓河」集團軍群,發動「冬季風暴」,增援保盧斯。但曼施泰因的進攻很快被蘇軍粉碎,希特勒的計劃破產了。

12月27日,蘇軍發起攻擊,進一步壓縮包圍圈。12月29日,保盧斯再次向希特勒請求突圍,但希特勒還是命令死守。

為停止流血,蘇軍1943年1月8日向保盧斯發出最後通牒,敦促其投降。保盧斯電告希特勒,被嚴詞駁回。

1月10日和22日,蘇軍兩次向被圍德軍發動進攻。第6集團軍的軍官維德爾在回憶錄中對德軍在蘇軍突擊下的退卻這樣描述:「我們被迫全線退卻,但退卻變成了逃跑,一片混亂。路上布滿了屍體,但很快暴風雪就把屍體掩埋了。集團軍困在越來越小的地獄裡。」

保盧斯電示希特勒,請求准許投降。希特勒答覆:「投降不可能,第6集團軍應戰至最後一人。」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盧斯元帥軍銜,以鼓勵其繼續抵抗。但當第二天蘇軍攻入德軍司令部時,保盧斯舉手投降。作為德軍精銳之師及進攻史達林格勒主力的第6集團軍徹底覆滅。

2月2日,史達林格勒城北的德軍也宣布投降。至此,史達林格勒大會戰勝利結束。

在史達林格勒的德軍共有1名元帥、23名將軍、2500多名校尉級軍官和9.1萬名士兵投降。

為表彰對史達林格勒大反攻的卓越指揮,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及各參戰方面軍司令員被授予蘇沃洛夫一級勳章。朱可夫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將軍。

二戰轉折 千秋銘記

史達林格勒會戰是法西斯德國在二次大戰中遭遇的最慘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一直保持的進攻態勢,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力量對比。此後,德軍再也沒有能力發動戰役級進攻,並一步步走向失敗;蘇軍則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並一步步走向勝利。因此,史達林格勒大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史達林格勒大會戰德軍損失150萬人、3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2,000門大炮、3000架飛機,這徹底動搖了其整個戰爭機器。正如時任德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所說,史達林格勒的失敗打斷了德國的脊梁骨。但蘇軍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有112萬人傷亡。

史達林格勒勝利的消息傳遍世界,與法西斯做鬥爭的各國人民歡欣鼓舞。羅斯福、邱吉爾、戴高樂、蔣介石和毛澤東都給史達林發去賀電,盛讚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遏制了法西斯侵略的勢頭,成為同盟力量反侵略戰爭的轉折點。」

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大血戰拯救了世界上最大國家的命運,也為文明世界戰勝法西斯勢力做出了決定性貢獻。史達林格勒因此成為堅不可摧、勇氣與不屈精神的象徵。

戰爭剛結束

史達林格勒人民就首先修復了

《兒童圓圈舞》噴泉

史達林格勒軍民的浴血奮戰,為這座城市贏得了不朽的榮譽——1945年5月1日,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授予史達林格勒「英雄城市」稱號;1965年5月8日,為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20周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史達林格勒「英雄城市」(Город-Герой)稱號,並頒發「列寧勳章」。

1963年2月,為紀念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勝利20周年,蘇聯政府在馬馬耶夫崗山頂建造了「祖國母親」巨型雕像。馬馬耶夫崗也因此被稱為「媽媽山」(Мама Курган)。

長明火上方的

墓碑上寫著

這裡長眠著在偉大的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

為保衛城市而英勇犧牲的

第62和64集團軍的

戰士和軍官

永恆的光榮屬於

在為保衛祖國自由與獨立的

戰鬥中犧牲的英雄們

如今,在「媽媽山」腳下的伏爾加河畔,蘇聯紅軍英雄旗、俄羅斯國旗、史達林格勒祖國母親旗迎風飄揚。


轉載自公眾號《YPAH百家爭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