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寶島季》開播,張杰T0唱功再突破!華晨宇唱功下降!

michael的小辮子 發佈 2024-03-09T19:56:44.086737+00:00

《聲生不息》節目迎來全新《寶島季》,一共邀請了8位常駐嘉賓,內地四位:那英、張杰、華晨宇、馬嘉祺;音色王炸技巧是注重強支撐的鬆弛強混High C和High D,有一種非常大氣厚重的女聲美感,音域在G3-E5,A4-D5是黃金音域。

《聲生不息》節目迎來全新《寶島季》,一共邀請了8位常駐嘉賓,內地四位:那英、張杰、華晨宇、馬嘉祺;台灣四位:張信哲、張韶涵、楊宗緯、魏如萱。

八位的唱功,在之前系列唱功分析中穩定層次是:那英華語T1、張杰T0、華晨宇華語T2(強)、張信哲華語T2(弱)、張韶涵華語T1(弱)、楊宗緯華語T2,馬嘉祺和魏如萱兩位沒有評測。他們個人風格在2023年之前,聲樂上的對應能力如下(將和《生聲不息》的表現做對比):

那英:核心唱功技巧是蝶竇共鳴,開口具有立體聲效果,屬於混聲體系的共鳴大成歌手。音色王炸技巧是注重強支撐的鬆弛強混High C和High D,有一種非常大氣厚重的女聲美感,音域在G3-E5,A4-D5是黃金音域。和巔峰王菲同層次的老牌實力歌手,當下女歌手混聲唱法代表。穩定的華語T1。

張杰:核心技巧是華語天花板的恐怖機能,技巧大滿圓。早期的聲樂理解過於飆高音,喜歡在D5以上掛著,導致外強中乾,敗絮其中,天娛傳媒培養的第一代一哥,華晨宇頂配加強版。離開天娛傳媒後,自己當老闆,前往伯克利學習,開始注重聲樂思考。整體的審美開始具有強弱對比的理解,弱混、平衡混、聲帶邊緣化的次數開始增大,將強混金屬性的爆發力作為張力。此前已是T0水平,唯一缺點是自身鬆弛度不夠,弱唱可更弱。

華晨宇:核心技巧是belting唱法(喊叫唱法),聲樂類型屬於偷懶的弱共鳴咽音(區別於孫楠強共鳴咽音),整體聽感的音色,缺乏混聲的高聲壓和頭聲泛音與胸聲低頻信息的音區連結,導致音色的美感偏向於單芯體的強拉干聲咽音。同時語感的咬字非常重,音域能力很強,有C3-E5強咬字,F5-G5的哼鳴。但表現力因為音色的共鳴缺失,導致張力不足,不具備強弱變化能力,同質化咽音。T2強。

張信哲:唱功核心是完美的音色。張信哲和那英、張杰、華晨宇都不同,他不屬於混聲體系。而是屬於上個時代的傳統唱片頂級音色歌手,最大的賣點是自身的辨識度音色。在聲樂上屬於天賦型,在技術上已經和時代脫節。整體的音色技巧屬於真假聲體系,捨棄音域而強保音色的舉動,讓他喉位一直偏高,2023年之前的張信哲音域已經是F4,親民音域,沒有高音能力。T2弱。音域能力是短板。

張韶涵:唱功核心是五組C5-F5的強混聲咬字+完美音色。張韶涵算是一個小奇蹟,業餘出身,但是無師自通了混聲,掌控了跨過High D的E5、F5自然混聲強咬字。當年《我是歌手》中的阿刁「我是自由的鳥」一個F5將接近崩盤的事業重回巔峰。除了高音外,她的音色非常頂級,自帶辨識度,開口就抓耳。但弱點也比較明顯——低音共鳴過弱。張韶涵習慣高音,C4以下的低音,音準都有點飄。但2022年聽說過有專門訓練。穩定的華語T1弱。

楊宗緯:唱功核心是喉下唱法的強胸聲運用於混聲體系,這讓他的表演聽起來非常投入和苦情。但實際上在聲樂中,他的做法還是和當年出道時的喉下唱法撕裂音、煙嗓一樣,十分傷嗓。楊宗緯的出道唱法和蕭敬騰是一致的喉下類型,打天下喉下摩擦音最強,但隨著時間推演,兩人都頂不住喉下摩擦導致的機能消退,切換回喉上體系。楊宗緯走的是弱混平衡混流派,配合強胸聲的尾音。整體能力算T2平均,倒嗓已經比較嚴重。T2平均。

六個人都在華語T2以上,都算得上擁有競技能力的職業歌手,一個T0,兩個T1,三個T2,從這配隊上,《聲生不息寶島季》還是值得一看的,這點大家可以放心觀看。但想要擁有一些專業性審美進步的話,重點可以注意張杰、張韶涵、那英三人。

我個人觀看完整個寶島季,最大的感受是張杰的改變和華晨宇的不變。

張杰的唱功突破——藝術感染力表達,有歐美頂級T1歌手的一絲味道。

張杰作為T0級別歌手,基本上在能力上已經封頂了,沒有再多突破的可能。對照歐美的經驗,婕西姐頂級音域卻在T2和席琳迪翁E5卡殼割裂卻在T0的差異化,可以總結頂級歐美歌手的唱功理解——藝術感染力。

最好的歌手,最頂尖的歌手,並不是所謂的技巧大滿圓和高音,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將E5-A5的高音獵奇審美降至A4-D5的大眾高音審美,進而增加A4-D5對於聲樂表演的張力,以此增大聲樂的感染力。最好的例子就是席琳迪翁,席琳迪翁的音域能力不過G3-D5,但是她的每一個音的前後強弱對比,都堪稱人類頂級。詳情可看席琳迪翁在春晚上和宋祖英的對比。

張杰在《聲生不息》的表演,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全新的藝術領域:聲樂感染力的處理。如何從單純的唱功變化為感染力?那需要長達3分鐘對於每一個細節的強弱設計,我們以張杰《想見你》的副歌做具體分析:

第一篇副歌的聲樂技巧如下:高位置靠前點觸顆粒感真聲進拍,轉入胸聲共鳴的低音延續,以上揚聲帶邊緣化顆粒尾音顫音結束。氣口後在進入胸聲共鳴低音區,緊接著是真聲滑音位置上移,音色轉明亮。緊接著一句強混咽壁位置起手預熱,正拍強混金屬性完成爆發,緊接著收尾,轉胸聲接真聲。

聽著有點繞,但很好懂——張杰在三句演唱中,單純的音色做了10次強弱處理,從音色的厚重感、到音色的技巧性、和情感的適用音區都非常匹配,而且每一次都不重樣,豐富度質量拉滿。唱功的感染力,就是源於源源不斷的獵奇魅力,核心是無數個強弱對比的處理細節。

這十次音色的強弱處理如下:

  • 第一次、第二次:高位置靠前的真聲咬字 VS 低位置靠後胸聲共鳴。強弱處理第一是發音點位置前後,造成的音色顆粒度強弱對比。第二次是:真聲和胸聲的聲壓力量對比。
  • 第三次、四次:胸聲共鳴 VS 邊緣化顆粒度顫音的喉位升高的自然上揚感,形成下一句的期待;對比是胸聲和邊緣化的一次聲壓壓縮對比,低喉位和中喉位的自然音色對比;
  • 第五次:胸聲共鳴 VS 真聲的遞進感,再度鋪墊預熱,聲線從呢喃變為強力的真聲反饋;
  • 第六次、第七次:真聲 VS 強混金屬性,音色芯體和力量由真變強,情感爆發(六)。同時聲壓的程度,猛然暴增(七);
  • 第八次、第九次:金屬性 VS 胸聲共鳴 ,爆發接弱唱,製造緊張。芯體由強變弱,聲壓有強變弱。
  • 第十次:胸聲共鳴 VS 真聲,再度真聲反饋,再起波瀾,引入第二段。

這僅僅是副歌的前三句而已,這裡強弱處理,有時是一個、但大部分的時候是兩個組合,密度如此之高,輻射全歌曲。這表達:

張杰開始有藝術思維了,直到設計細節,這會有一種胸有成竹的鬆弛,可以提高音樂律動的共鳴和表演的聯覺效果,最終歸於令我們觀眾目不轉睛的感嘆一聲:真好聽哇!

不得不說,張杰的唱功段位開始比周深更強,和林俊傑在一個檔次了。

華晨宇:表演取代了聲樂信息,唱功理解在下滑;

關於華晨宇的《一定要幸福》,從張杰的T0角度理解,只能說「他的注意力從來沒有放在聲樂上,全在表情和表演上」,歌手的投入感是感染力的基礎,是唱功的基石。

哪個頂級歌手唱強聲壓High C還會做出一副苦情、悲傷的浮誇表演,必定是全心投入給High C的質量?強聲壓High C的腔體對抗造成的肢體生理反應就是最巔峰的律動和聲樂感染力。

華晨宇的問題已經不在於聲樂本身,而是專注度轉移了,或者說從來都沒在聲樂上,同質化的喊叫音色從來沒變過沒強弱,這個和薛之謙是一致的。

所有表情浮誇、苦情巴拉,一幅「我要表達我很悲傷的表情」本身就是對於聲樂最大的侮辱。聲樂的悲傷是用聲音說話,不是表情,表情只是聲樂附屬的生理反應和審美表現。用表情體現悲傷的人叫演員,不是歌手。

當然,華晨宇也存在歌曲選的不對問題,但這也是一次審美的體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