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御武戡亂的陳朝第一名將,卻落得晚節不保的悲慘下場

時拾史事 發佈 2024-03-09T19:58:44.560343+00:00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陳華他是陳國第一名將,頗以英雄自許,卻因晚節不保,在武廟中的名氣實在不咋的。他幼年喪父,本性純孝,遭遇禍亂,卻將自家糧食散給鄰居。在京口結識陳霸先後,他的人生從此開掛。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作者:陳華

他是陳國第一名將,頗以英雄自許,卻因晚節不保,在武廟中的名氣實在不咋的。他幼年喪父,本性純孝,遭遇禍亂,卻將自家糧食散給鄰居。在京口結識陳霸先後,他的人生從此開掛。他為陳朝四處征討,打過反賊,戰過北齊,也曾讓勢頭正猛的北周大將吃憋。然而,年歲大了,仗打多了,他以水灌城的套路也被敵人學會了,在周將抄作業反殺他時,竟悲催地成為戰俘。他就是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

南朝陳的存在感極低,很多人只知道有個會寫《玉樹後庭花》的窩囊皇帝陳後主,其他的似乎就沒什麼印象了。殊不知,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皇帝姓氏命名的王朝,陳朝在其存在的三十二年間,也曾風光過,也曾打得北方強鄰北齊和北周滿地找牙。

在宋齊梁陳這四個走馬燈似的南方王朝中,陳朝的地盤最小,實力最弱,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梁武帝引狼入室,招來了餵不熟的羯族餘孽宇宙大將軍(這稱呼有點隔壁的隔壁南棒家的口嗨味)侯景,一通騷操作,將南朝的元氣折騰了個底兒掉。然後就是宇文黑獺的大軍乘虛而入,一番攻城略地後給陳霸先這位已經不再年輕的開國之君只留下了一地雞毛。

開局遇到一盤爛得不能再爛的棋,陳朝最初的幾位君主下得不錯,甚至還整出了最後一場北伐,一度打得北齊君臣不要不要的。統帥弱陳北伐的正是本文主角,南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

半生蹉跎知遇明主

吳明徹字通昭(炤),生於公元504年,南兗州秦郡(在今江蘇南京六合)人。說起來,吳明徹的祖上也是官宦之家,祖父是南齊南譙郡太守吳景安,父親是南梁右軍將軍吳樹。可惜,生在亂世的他從小父母雙亡,空有一腔孝心卻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幸好先人們給他留下了些浮財,加上兄長們的照顧,他才能夠讀兵書,習劍術,成為一個允文允武的士人。

具有學霸性質的吳明徹還跟隨汝南名士,曾準確預言侯景之亂的玄學大咖周弘正學過天文、孤虛(古代利用天干地支推算吉凶的方術)和奇門遁甲之術,差點走火入魔成為一位江湖術士。

借著祖宗的餘蔭,加上自身武力不俗,吳明徹被選入南梁東宮擔任乘輿之後的衛士(直後),後來又加入左軍行列。由於家族衰落,沒有顯赫門第加持,所以吳明徹空有一身文武之才,卻沒有出頭機會,只能沉淪下僚,過得非常不如意。在不堪回首之中,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

到了公元548年,油膩大叔吳明徹趕上了動搖南梁國本的侯景之亂。當時,吳明徹正在老家度假,見到鄰居們在天災人禍的折騰下忍飢挨餓,不禁善心大發,就對幾位兄長說:「如今羯賊亂起,誰也不知明天會怎樣,我們家還留著那麼多糧食有個毛線用,不用分給鄰居們吧?」幾位兄長素來疼愛這個小弟,也擔心萬一惹動民變,到時候糧食不定便宜了誰?就讓吳明徹出面開倉分糧,這一善舉使當地很多佃農得以苟活。鄉民們對這位吳恩公非常敬重,主動團結在他的周圍。一些準備到吳家打劫的強盜聽說此事後,對他又敬又怕,就遠遠地避開了。亂世來臨之際,保命還是保財,吳明徹用事實給我們上了一課。

吳明徹沒想到自己苦逼了大半生都沒混出個模樣來,今天才剛進入亂世就因一次善舉而聞名四方了。剎那間,他那顆飽經滄桑的心變得滾燙起來,仿佛重又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他渴望在亂世之中,知遇明主,建功立業,方不負平生所學。在此後的日子裡,吳明徹一面保境安民,開一面熱切地尋找救世英主。他曾長期效力梁朝,深知那些只知道吟風弄月和爭權奪利的蕭氏王族是指望不上了,消滅侯景、再造太平必定另有其人。

一晃又過去了六年,直到公元554年三月,在平叛中表現卓異的陳霸先受命鎮守京口(在今江蘇鎮江)。陳霸先久聞吳明徹之名,也知道他不得志的苦楚,非常想與之結交,就托人給吳明徹遞話。吳明徹也聽說過陳霸先的發家史,知道他與自己一樣都曾憋屈多年,如今老來得志,壯心不已。在吳明徹看來,陳霸先或許就是終結南梁亂局的那個命世之主。於是,他辭別兄長,接過陳霸先遞來的橄欖枝,主動登門求見。

聽說吳明徹上門,陳霸先親自降階相迎,敘禮已畢,就迫不及待地拉著他的手入堂開聊。由於雙方有著共同的出身和相似的命運,所以非常聊得來。吳明徹在談論了對時局的看法後,還借周老師傳授的方術,為陳霸先闡述亂世造英雄的奧妙,希望能夠共同打拼,成就英雄大業。

陳霸先沒想到這個只比自己小一歲的吳明徹如此健談,而且眼光獨到,不禁為之折服,當下便任命其為戎昭將軍、安州刺史。吳明徹也沒想到陳霸先如此看重自己,立刻生出知遇之感,決心為老陳的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轉戰南北平叛有功

二次創業的吳明徹在投靠陳霸先三個月後,就率軍包圍了北齊的海西鎮。海西鎮的鎮將、美髯公郎基是個狠角色,雖然此前的他只是一介文吏,可面對城外的敵軍卻毫不含糊,堅決不投降。此時,海西周圍城寨的同事大都掛了白旗,只有郎基決心死守到底。眼見吳明徹不肯輕易放棄,而己方的弓箭已經用完。郎基索性臨時抱佛腳,削木為箭,剪紙為翎,將強行登城的敵軍射下城去。吳明徹與郎基對戰一百餘天,始終沒有令對方屈服,最後不得不引兵南歸。

吳明徹的處子秀並不出彩,這一是因為在古代攻城本就是一件難事,一年半載不能攻克堅城並不稀奇;二是吳明徹缺乏獨立領軍的能力,此前的見識大多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此次攻齊雖無功而返,卻讓吳明徹明白了不少為將之道,未來可期。

陳霸先並沒有怪罪初出茅廬的吳明徹,又在第二年讓吳明徹隨同大將周文育一起征討杜龕和張彪等人結成的異己勢力。杜龕是陳霸先老戰友王僧辯的女婿,在王僧辯被陳霸先襲殺後,就成為反陳勢力的骨幹。可惜,以驍勇善兵著稱的杜龕在遇上周文育和吳明徹等人的聯手打擊後,秒慫了。吳明徹終於用戰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獲得了使持節、散騎常侍、安東將軍、南兗州刺史兼安吳縣侯的頭銜,在陳霸先集團擁有了一席之地。

公元556年,北齊見南朝內亂,乘機發兵攻擊,吳明徹隨同陳霸先大破齊軍,使其鎩羽而歸。公元557年,擔心來日無多的陳霸先在剷除了內外反對勢力後,代梁稱帝,國號陳,他就是歷史上的陳武帝。吳明徹雖然加入陳霸先陣營不久,也因戰功被封為安南將軍。不久,王琳擁立蕭梁宗室,在北齊的支持下發動叛亂,公然挑戰新科皇帝陳霸先。

陳霸先命侯安都、周文育與吳明徹等率兵征討王琳。長發男王琳在平定侯景之亂中表現卓異,號稱軍功第一。不僅如此,能夠記住麾下數千將士名字的王琳,其文治也可感天地,就連北齊百姓都對他推崇備至。

侯安都等將的征伐並不順利,面對得到軍民擁戴的王琳,陳軍大敗,侯安都與周文育二將都當了俘虜,吳明徹見勢不可為,只好帶軍退回建康。侯、周二將本來要被王琳殺了祭旗,關鍵時刻,侯安都收買了看押他們的人,這才僥倖逃回建康。陳霸先念在二人追隨自己屢立戰功的份上,並沒深究。

面對深得軍民之心,又有北齊站台的王琳,陳霸先如芒在背,於公元559年五月,再遣周文育討伐歸附王琳的新吳(在今江西奉新)土著首領余公颺和余孝勱。此戰之中,吳明徹奉命率領水軍給江州刺史周迪運送糧草。王琳遣其部將曹慶率兵救援余孝勱,周迪和吳明徹領軍攻擊曹慶,卻被曹慶擊退。

就在此時,陳軍主帥周文育被響應王琳的豫章內史熊曇朗派人刺殺,陳軍的攻勢一度受挫。六月,陳霸先去世,其侄陳文帝陳蒨(qiàn,同茜)即位。陳蒨的名字有點女性化,可為人卻很剛,在位期間,陳國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國勢強盛。

十月,王琳得知陳霸先的死訊後,立刻揮軍東進,出屯濡須口(在今安徽巢縣),與此同時,北齊大將慕容儼率軍進逼長江,聲援王琳。十一月,王琳的大軍進至大雷(在今安徽望江),眼看就要跨過雷池,攻擊陳國腹地。

跟隨叔叔陳霸先一路披荊斬棘的陳蒨臨危不亂,命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禦。吳明徹再次以偏師夜襲湓城(在今江西瑞昌),哪知卻被早有準備的王琳部將任忠擊敗。這次吳大將軍敗得確實有些慘,只剩一個光杆司令逃回了己方營壘。王琳見陳軍尚未磨合好,就乘勢率軍東下,沒想到卻在第二年二月,在水戰中被侯瑱指揮的陳軍主力擊敗,被迫攜妻子投奔北齊。一度搞得陳國雞飛狗跳的王琳造反集團暫時消停下來了。

三月,重新恢復元氣的吳明徹進位安西將軍。八月,北周大將賀若敦(後來滅陳的隋將賀若弼之父)率軍進攻武陵,吳明徹兵力不多,難以力敵,就率軍潛至巴陵(在今湖南岳陽),於雙林一帶突擊周軍,殲敵一部,逼退了賀若敦。

到了公元562年閏二月,野心勃勃的好刺史周迪發動叛亂。三月,陳文帝命吳明徹以安南將軍、江州刺史的頭銜,督率諸軍前往討伐。吳明徹為人比較好頂牛,與諸將不睦,因此大家出工不出力,在攻打周迪的老家臨川時,又遭到了當地軍民的強烈反抗,結果師出無功。陳文帝對此也很上頭,就讓自己的弟弟、安成王陳頊前往代替吳明徹,讓其回朝述職。念在多年征戰的份上,陳文帝改授其吳明徹鎮前將軍。

又過了兩年,養精蓄銳的吳明徹遷任鎮東將軍、吳興太守。吳明徹赴任前,陳文帝語重心長地對眼前的老將說:「吳興雖然只是一郡,卻是朕的故鄉,對朕來說很重要,只有交給你,朕才放心。你一定要盡力喲!」

如果說陳霸先是因為與吳明徹有共同語言才比較信任他,陳蒨是晚輩有代溝,而且鬍子一大把了戰績也不佳,脾氣還不好,真不知精明的陳文帝看上他哪一點呢?筆者覺得,一是因為陳國發展至此,老將凋零,吳明徹碩果僅存,值得珍惜;二是脾氣差不合群,屬於孤臣,這樣的大臣不容易拉幫結派,便於皇帝駕馭;三是陳頊日益勢大,陳蒨擔心年幼的太子不能承繼大統,急需有人扶持,吳明徹久折肱成良醫,勉強可以託付後事。正因為如此,在陳文帝患病後,吳明徹被迅速召回京,擔任中領軍。

公元566年四月,陳文帝去世,十二歲的陳廢帝陳伯宗繼位,以陳頊為司徒、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陳頊為了拉攏吳明徹,先是任命他為領軍將軍,然後又給他加授丹陽尹,允許他以甲杖四十人出入殿省,這讓吳明徹對陳頊頗有好感。歷經喪亂的吳明徹認為大爭之世,過於軟弱的陳伯宗實在難堪大任,內心裡比較認同陳頊,因此逐漸向陳頊靠攏。

公元567年二月,同樣受命輔政的大臣到仲舉擔心陳頊勢大難治,就假造詔令,藉口陳頊為政有失讓其離開朝廷,出鎮外藩。陳頊準備離開之際,其心腹毛喜察覺到詔令有鬼,遂諫阻陳頊出京,陳頊內心疑懼,就讓毛喜和吳明徹商量對策。

吳明徹這次充分表現出一位老同志的機警和果斷,他鄭重地對毛喜道:「嗣君居喪期間,日常政務難免有失,對我們這個初創的國家來說也非常不利。此時正是倚仗大王穩定局面的時候,怎麼能讓大王輕易出鎮,而使內外生疑呢?希望大王能夠將詔令留中不發,然後從長計議!」有了吳明徹這位老將的支持,陳頊當然不會留開權力中樞了。

就在朝廷大佬暗中角力的時候,地方上的實力派也蠢蠢欲動。與陳文帝有舊的湘州(治所在今湖南長沙)刺史華皎,聽說陳文帝的頭號寵臣,美男子韓子高(蠻子)因謀叛事泄被殺,生怕吃瓜落,就悄悄地派遣使者勾結北周,並向北周扶持的西梁表示效忠。華皎的騷操作很快被陳頊察知,陳頊遂以吳明徹為都督湘、桂、武州軍事,安南將軍,兼湘州刺史,帶著一部鼓吹,吹吹打打地率領舟師三萬進攻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同時出兵的還有徵南大將軍淳于量、冠武將軍楊文度、巴山太守黃法慧。為了削平地方的刺頭,陳頊絲毫不怕人說他用力過猛。

一個月後,陳頊又命司空徐度總督諸軍從陸路進攻湘州。眼見陳朝大張撻伐,華皎和他背後的西梁國主蕭巋都嚇壞了,忙向大BOSS北周求救。北周隨後派襄州總管、衛國公宇文直督率諸軍幫助華皎,蕭巋也派出兩萬水軍助戰。反陳三人組的大軍順流之下,與吳明徹等森然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就在此時,徐度率軍穿山越嶺,突然出現在湘州城下,然後乘敵不備,殺入城中,將華皎軍的家屬悉數俘獲。聽說後方遭襲的華皎索性孤注一擲,率部從巴陵出發,與北周和西梁水師一道順流東下,氣勢洶洶地準備與吳明徹死磕到底。雙方在沌口(古沌水流入長江之口,在湖北武漢漢陽西南)激烈交火。

吳明徹與淳于量一番計議後,派出一些軍中勇士,駕著走舸,先行攻擊聯軍的大型拍艦。這些裝有投石機的拍艦看到敵船殺來,立刻萬拍齊發,無數打磨過的石彈射向江中的走舸,將其打得稀里嘩啦。這些走舸上的水兵都是積年老手,面對遮天蔽日的石彈,他們發揮船小好掉頭的優勢,閃展騰挪,死中求活,雖然不時有走舸被砸中解體,但終究還是有不少倖存者。

也不知過了多久,走舸所剩無幾,江中儘是落水掙扎的水兵。此時,聯軍的石彈已經打光了,該輪到陳軍大艦發威了。吳明徹大手一揮,等待多時的陳軍水師萬彈齊發,聯軍徹底傻眼了。剛才只顧殺得興起,哪裡想到對手留有後手,如今只剩下被砸的命了。聯軍的戰艦紛紛中彈,很多都在沌口一帶寬闊的水面上沉沒,到龍王爺那兒報到了。華皎和宇文直眼睛都直了,好半晌才想起自己是順流而下的,可以用火攻啊。於是,華皎命令部下對敵軍水師發起火攻。

聯軍火船氣鼓鼓地順流沖向敵軍大艦,吳明徹見狀也很著急,立刻命令一些待命的戰船衝上前去阻攔。可是,看到攜風帶火而來的聯軍輕舟,陳軍水師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只能咬著牙往上沖。就在此時,老天爺突然選邊站隊,一頭扎進了陳軍的懷抱。風向大變,那些還在努力沖向陳軍的火船竟奇蹟般地返轉回來,向著聯軍剩下的戰船燒去。這下可把聯軍水師給嚇壞了,一些迷信的傢伙以為是老天有意跟自己過不去,也不戰也不逃,自顧自地跪在船頭向老天爺求饒。

華皎和宇文直知道勢不可違,只得倉皇跳上自家走舸,沒命似地往江陵水域逃去。剩下的聯軍士兵見主帥都跑沒影了,哪裡還敢再戰,只能有多遠逃多遠,有多快逃多快。吳明徹此戰一舉擊敗勢頭正盛的聯軍水師,然後又乘勝攻取西梁僑置的河東郡(在今湖北松滋)。戰後,吳明徹因功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

以水灌城北伐建功

終於打了一場漂亮勝仗的吳明徹於公元568年三月,向西梁的都城江陵殺去。筆者在此前的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過,江陵城高池深,很難攻取。吳明徹久攻無果後,就掘開江陵附近河水,引水灌城。西梁皇帝蕭巋見狀也沒法巋然不動了,只得狼狽退往紀南城。吳明徹不依不饒,繼續進攻。西梁君臣無處可退,竟然爆發出空前戰力,梁將馬武、吉徹揮軍反殺,將吳明徹擊退,蕭巋這才重返江陵。

雖然未能攻滅西梁,但憑著戰勝叛軍的功績,陳頊終於邁出了篡位的步伐。公元569年正月,陳頊廢除侄子陳伯宗,自立為陳宣帝。吳明徹因軍功被加授鎮南將軍,三年後的公元572年,年近七旬的吳明徹又被任為侍中、鎮前將軍。吳明徹歷仕四朝,老而彌堅,紅旗不倒,可謂亂世奇葩。

陳宣帝經過數年生聚,有了一定的本錢後,也想乘著北齊主暴臣昏之際,興兵北伐。對此,眾大臣多持反對意見,畢竟陳弱齊強,此前一直是北齊有事沒事到陳地打秋風,可沒見過陳軍越境攻擊的。陳宣帝見眾臣幾乎異口同聲地反對,內心非常失望。就在這時,滿頭銀髮的吳明徹站出來,表示堅決支持大領導北伐。有了軍中元老的支持,陳宣帝膽也肥了,就讓大家推選北伐主帥。多數大臣都推選中軍大將軍淳于量,認為他年高德劭,有勇有謀,足以為帥。

尚書左僕射、《玉台新詠》的作者徐陵卻認為,但凡北伐,都繞不過淮左地區,吳明徹剛好就是那兒的人,熟悉當地風俗,而且頗有人望,再加上為國征戰多年,統軍謀略出眾,是領軍北伐的不二人選。徐陵的建議得到都官尚書裴忌的支持,出身河東裴氏的裴忌能文能武,在軍事上頗有見地。陳宣帝遂以吳明徹為都督征討諸軍事,與裴忌一起領兵十萬伐齊。

吳明徹首先舉兵殺向自己的祖籍地秦郡,都督黃法抃則率軍猛攻歷陽(在今安徽和縣)。無愁天子高緯聽說一向任齊魚肉的陳國竟然發兵攻擊,氣不打一處來,當下命令齊軍救援歷陽。此時的北齊剛剛誅滅斛律光,蘭陵王高長恭則在拼命自黑,可以說已無大將可用。因此,黃法抃圍城打援,一戰就在大峴(在今安徽含山東北)擊敗來援的齊軍。

見黃法抃建功,老當益壯的吳明徹也不含糊,立刻命令部將程文季率領敢死隊,冒著敵人的箭雨拔除了秦郡外圍水域中埋藏的木樁,進而圍困秦郡。北齊見陳軍來真的,旋即派出尉破胡等將率軍十萬馳援秦郡。

一意孤行的尉破胡根本不聽隨軍參謀、吳明徹老朋友王琳的建議,仗著手下選鋒「蒼頭」「犀角」「大力」等軍都是身長八尺、體力超群的勇士,再加上還有一個精於箭術的西域胡將,非常不屑與陳軍打持久戰,只想速勝對手,沒想到這正中了吳明徹的下懷。

兩軍交戰之際,吳明徹對手下猛將蕭摩訶激勵道:「將軍若能斬殺那個善射的西域胡將,敵人必然喪膽。汝素有關張之勇,如今能殺死對面的顏良嗎?」蕭摩訶道:「你把他的照片給我看看,我一準秒殺他!」吳明徹叫過一個此前俘虜的齊軍士兵,此人認得胡將的模樣,就與蕭摩訶細細描述一番,還說胡將此時正在軍中。看著躍躍欲試的蕭摩訶,吳明徹命人賜酒以壯行色。

剛過不惑之年的蕭摩訶正是猛士哥們砍人的最佳年歲,喝過壯行酒後,立刻策馬沖入敵陣,向著胡將所在的位置疾馳而去。胡將見到對方有人殺來,立刻引開欲射,可惜晚了一步,竟被蕭摩訶搶先擲出的銑鋧砸了個正著,只聽胡人慘叫一聲,人和弓箭同時落地,撲騰兩下便沒了聲息。一邊的大力軍士兵見狀,嗷嗷怪叫著沖向蕭摩訶。蕭摩訶揮動手中兵器,將其一一斬殺,只片刻功夫,就有十多個大力軍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就在蕭摩訶大殺四方之際,吳明徹揮軍殺來。士氣正盛的陳軍遇上士氣沮喪的齊軍,如湯沃雪,很快就將尉破胡殺得潰不成軍。尉破胡逃走,副將長孫洪略戰死,陳軍斬獲不可勝計。

既然尉破胡不頂事,北齊索性換上熟悉南陳且甚得軍民之心的王琳,希望他能扭轉危局。王琳畢生以滅陳為職志,自然不會推辭,當下就趕往戰略要地壽陽(在今安徽壽縣)招兵買馬,準備對抗風頭正盛的陳軍。

就在此時,黃法抃終於攻克圍困多時的歷陽城,然後揮軍進攻合肥。合肥城的齊軍早已喪膽,還沒接戰就派人請降,隨即,秦郡也降了。秦郡是吳明徹的故鄉,為了表彰吳明徹多年宣勞,陳宣帝准許他以三牲之禮祭拜祖先。鄉人們聽說當年開倉散糧的吳家小公子回來祭祖了,紛紛跑來站台,看到莊嚴盛大的禮儀和銀須飄飄的故人,大家都很激動。此後很長時間,鄉人們都不免絮叨幾句,還不忘吹牛打屁:「天下英雄出吾鄉,吾鄉英雄吳最強?那天舉行的儀式老鼻子隆重嘍,可惜你個老土沒見過!」

吳明徹在黃法抃攻克合州(在今安徽合肥西北)後不久,也順利攻克了仁州(在今安徽固鎮東南)。此時的北伐形勢可謂一片大好,心情愉悅的陳宣帝下令授予吳明徹為征北大將軍,晉爵南平郡公,增加食邑至二千五百戶(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銳減,食邑也大幅縮水)。吳明徹攻克峽石岸上的二座城池後,又大舉進攻壽陽。此前在壽陽附近練兵的王琳受命率軍增援,與刺史王貴顯一起保衛壽陽外城。吳明徹與王琳這對老冤家終於又有機會交手了。

壽陽是淮上堅城,但凡攻取淮地,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吳明徹仔細分析了敵我態勢,認為王琳剛剛招募的軍隊,人數雖然不少,但軍心卻未歸附,如果遭遇半夜偷襲,一定不堪重用。於是,他命人乘王琳立足未穩之際,連夜發起攻擊。齊軍果然炸窩了,黑夜之中,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亂成了一團,讓陳軍美美地吃了一頓餃子。受到重創的齊軍被迫退守相國城和金城,繼續據險固守。

吳明徹志在攻取壽陽,當然不會見好就收。他一面加緊整治各種攻城器械,一面又引淝水灌城,頓時讓壽陽城變成了水鄉澤國。壽陽一帶本就潮濕,加上此時又是炎熱的夏季,大自然神奇的生物反應瞬間發生,許多齊軍染上了痢疾,爛手爛腳,非戰鬥減員達到了十之七八。不過,齊軍將士感念王琳恩德,誓死不降。

聽說壽陽危在旦夕,北齊朝廷派大將皮景和率領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希望能夠一戰擊退陳軍,進而全力對付逼迫日甚的北周。

齊軍進至距離壽陽三十里遠的地方紮下大營。看到北齊大兵壓境,陳軍將士不禁有些膽寒,他們紛紛向主帥提問:「堅城未克,強援在側,不知道元帥有何計較?」吳明徹很是裝出一副莫測高深的樣子,然後才緩緩地對部下道:「兵貴神速。可是敵人明明占據絕對優勢,卻紮營不進,這不是自損兵威嗎?本帥覺得這一定是敵人懼怕我們,不敢交戰。這樣的敵人有什麼好怕的!」說完,吳明徹親自頂盔貫甲,然後命令麾下將士四面猛攻壽陽。

眾人見老將軍如此作派,立刻有了精神。人家這麼大歲數了,不在家含飴弄孫,卻甘冒矢石為國征戰,自己還有什麼好說的。於是,陳軍將士人人爭先,個個奮勇,早已被疾病累脫相的王琳所部哪裡還能守御?很快,陳軍破城,王琳等一干齊國將校被擒。此時的他們連逃跑的勁兒都沒有了,只想有個利索的解脫。在這個過程中,那位曾經追隨高歡一路打拼的皮大將軍居然無所作為,同樣是老將,做人的差距腫麼這麼大咧?

在全取壽陽後,吳明徹指揮大軍向皮景和的援軍發起進攻。皮景和倒也乾脆,三十六計走為上,摞下數十萬大軍,自己走先。吳明徹一路追殺,繳獲了無法計數的駝馬和輜重,真是發財大大的。不得不說,經過高湛、高緯父子一路無下線的禍禍,昔日不可一世的北齊強軍已向戰五渣的陣列快速滑落了。

吳明徹一面命人打掃戰場,一面琢磨如何處置老朋友王琳。此戰陳軍收降的敵軍甚眾,這些降兵看到王琳被人從眼前押過,都傷心地垂首飲泣,沒有一個人敢直視他。這讓吳明徹非常擔心,久歷戎行的他知道,戰場瞬息萬變,很多時候輸贏只在一念之間,誰知道王琳是否會死灰復燃,一旦他脫困重整旗鼓,憑其收買人心的本事,必定成為陳國大敵。於是,擔心有變的吳明徹立刻派親信追上押解王琳的檻車,將其就地斬殺,然後傳首建康。

陳宣帝沒想到吳明徹會給自己獻上如此大的禮包,激動得不要不要的,忙不迭地下詔:「壽陽自古是兵家要地,沒想到吳明徹能夠一舉攻克,而且重創齊軍,其深謀遠略足以壓蓋當世英傑。多年來,夷狄之族盤距壽陽,威脅國朝,終於讓吳大將軍一掃而空,對於其功勞必須重重褒獎!」於是,陳宣帝下令吳明徹升任都督豫州等六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豫州刺史,增封食邑至三千五百戶。為了表示隆重,他還命謁者親赴壽陽冊封。吳明徹連夜在城南設壇,還讓二十萬陳軍操戈披甲環列四方。銀須飄飄的老吳在禮儀使的引導下,緩步升階領受冊封。台下的陳軍將士無不歡聲雷動,為自己的統帥大聲喝彩。此時的吳明徹榮耀已極。

後來,吳明徹從壽陽回朝,陳宣帝親自駕臨其家慰勞,賜予鐘磬一部,米一萬斛,絹布二千匹,給足了這位老而彌堅的國之柱石面子。

公元575年閏九月,吳明徹再次率軍溯泗水西進,攻擊彭城。這些從前的南朝固有疆土如今淪入敵手,足見陳朝之弱。吳明徹在呂梁(在今江蘇徐州東南)乾淨利落地擊敗齊軍數萬之眾。此時的北周已開啟滅國大戰,北齊自顧不暇,哪有能力再與弱陳爭鋒?陳宣帝也因連年征戰消耗甚大,在占據淮河兩岸的有利地形後,見好就收,結束了與北齊的爭鬥。吳明徹隨後進位司空,並擔任南兗州刺史。

古稀出征客死異鄉

時間一晃來到了公元577年十月,當北齊被滅的消息傳來後,陳宣帝瞬間就不淡定了。他準備乘機奪取北齊的淮北之地,就派此時南陳的頭號戰將吳明徹古稀出征。同時,陳宣帝讓吳明徹的兒子戎昭將軍吳惠覺留下打理父親的南兗州事務。陳宣帝真是挺捨得的,很體貼地給吳家留下了一大筆的不動產。

吳明徹絲毫沒有感到歲月流逝的影響,接到詔令後,如同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立刻率軍殺向呂梁。北周的徐州總管、郕國公梁士彥聽說比自己年長十一歲的老吳來攻,心說:「老吳啊,你怎麼就不能消停會呢,不知道俺們北周剛剛平滅了北齊,兵鋒正盛嗎?你此時前來虎口拔牙,是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歪呢?」梁士彥整軍迎敵,可惜一向勇烈的他碰上老吳卻玩不轉了,在被對方擊敗多次後,梁士彥被迫退守城池,死活不敢出城迎戰。

吳明徹發揮自己善於以水代攻的優勢,築壩引來清水灌城。梁士彥立在城頭,看著陳軍戰艦環列,己方軍民只能無奈地站在高處望水興嘆,一時無語。好在梁士彥是條硬漢,且頗得軍心,所以一時半會徐州還不會失陷。

北周的救兵來得很及時,帶隊的是剛正有謀的上大將軍、郯國公王軌。王軌據說是三國時巧使連環計的王允的後人,也就是太原王氏的子孫。王軌知道吳明徹的拿手好戲是水攻,可他並不想給對方機會。於是王軌輕裝疾進,騙過陳軍斥候,從清水進據淮口,在水中豎起木樁,然後用鐵鎖穿住車輪,進而橫斷水流,阻塞陳軍的返程水道,並最大限度地抵消陳軍的水師優勢。

面對占盡地利且呈內外夾攻之勢的強敵,吳明徹情知不妙,部下將士也非常慌亂,有人建議掘開攔河壩,藉助上漲的水位用船載馬撤退。南方少馬,陳軍對於騎兵很是珍惜,故此才會想到這個主意。

吳明徹的老部下裴子烈卻發表了不同意見:「如果強行掘開攔河壩放船下水,難保艦船不會因為超載而傾覆,這樣做太危險了。不如讓騎兵先走,然後再放水!」吳明徹此時背上生瘡痛不欲生,雖然知道這樣做也未必可行,卻也想不到什麼好主意,只得勉強同意。於是,他派蕭摩訶率領幾千騎兵先行開拔,然後再命人掘開攔河壩,趁著水勢上漲退兵。可是,當陳軍戰艦行駛至清口時,卻悲催地發現水勢漸漸變小,那些周軍布置的攔河設施卻猙獰可怖地橫在水面上,讓高大的艦船難以通過。

見陳軍水師沒了速度優勢,早就以逸待勞的周軍紛紛殺將過來。梁士彥也率領被狂虐多日的周軍從城中殺出,加入了對陳軍的圍殺戰中。走投無路的陳軍雖然拼命死戰,但面對氣勢如虹的周軍,實在是破敵乏力。最終,除了蕭摩訶所部外,陳軍大部被殲,吳明徹也被周軍俘虜。

北周武帝宇文邕對這位享譽南北的老將非常客氣,不僅不殺,還封其為懷德郡公,官拜大將軍。然而,作為一個與陳霸先相識於寒素的老將,吳明徹卻因未能及時死節悵恨不已,公元580年,他在憂憤之中病情加劇,客死長安,最終未能歸葬田園。三年之後,百般不靠譜的陳後主終於靠譜了一回,下詔褒獎吳明徹的一生功績。吳明徹一生打過不少勝仗,也吃過不少敗仗,在日益衰落的南陳,年近七旬的他能夠主持最後一次北伐,並取得不俗的戰績,已然很不簡單,足以當得起陳朝的褒獎。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