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的「孝」: 14歲就幫母親養家,岳父去世時他在靈堂守靈7天

linda時光之心 發佈 2024-03-10T05:33:16.042463+00:00

中國有句古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用在李嘉誠身上,尤其適用。13歲那年,李嘉誠的父親病逝。


中國有句古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句話,用在李嘉誠身上,尤其適用。

13歲那年,李嘉誠的父親病逝。

他作為長子,不得不輟學,開始挑起家庭的重擔。

但他並沒有停止學習,只是他學習的場所換成了社會。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底層的艱辛,他都體會過。

他渴望金錢。

渴望改變命運。

這種渴望讓他尤其勤奮。

在塑料廠做銷售員時,他靠著努力,很快就做到業績第一。

22歲那年,他用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辦了長江塑膠廠。

1950年,7000美元也是一筆大錢。

在此之前,他靠打工賺的錢,大多拿去養家,所以積蓄不多。

創業資金大多來自於舅母(也是後來的岳母)的支持。

有親戚願意借錢給自己創業,這只是一個基礎條件。

能否做成,其實完全靠自己。

任何創業,都有風險的。

李嘉誠當時借錢創業,可謂是孤注一擲。

如果創業失敗,可能還要背負不小的債務。

但他看準了, 他覺得就要去做。

當時,塑膠是一個新興行業,供不應求。

而他經商的天分,已經顯露出來了。

李嘉誠的父親在去香港前,曾是一名老師。

但是這樣一個有文化的人,到了香港,連連碰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後來找到了工作,薪資也很微薄。

而當時李嘉誠的舅舅,在香港經營鐘錶生意,已經是富豪了。

空有一肚子筆墨的父親,與經商取得成功的舅舅,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童年時的李嘉誠,就看到了空有文化,並不能改變家庭現狀。

經商在他眼裡,變得極富魅力與前景。

而他註定不是池中之物。


父親去世時,李嘉誠年僅13歲。他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妹妹。

14歲那年,他決定輟學去工作,然後幫助母親養家。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樓跑堂。

到茶樓工作的前一天,做鐘錶生意的舅舅送他一個小鬧鐘。

為了提前到茶樓,他將鬧鐘的時間調快了10分鐘。

每個月發了薪水後,就將工資交給母親,當做家用。

在茶樓里他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回到家,已經是深夜,他也疲憊不堪。

但他回到家後依然堅持學習英語。

有時實在太累,回到家就睡了,他想出一個辦法:將英文卡片放在衣服口袋裡,等第二天白天空閒時,拿出來背。

遇到不懂的,他還虛心向表妹請教。

他的英語就是這樣慢慢積累的。

等到後來開塑膠廠時,他的英語水平已經很熟練了,可以閱讀英語雜誌。

李嘉誠輟學後,他也一直沒有放棄讀書。

他採取的辦法就是自學。自學需要教材,他也自有辦法。

他去逛舊書店時,發現有學生將用過的教材拿過來賣。售價很便宜。

他就將舊教材買下來,然後在家自學。

靠這種方式,他自學完了中學的全部課程。

在茶樓里,李嘉誠只是一個小小的跑腿。

但是他很珍惜這份工作,也非常用心的幹活。

他在跑堂時,與各種人打交道,他學會了察言觀色,也學會了如何與顧客聊天。

他的出色表現,也贏得了茶樓老闆的欣賞,給他加了薪。

小小年齡,就出來工作幫助養家,從這點看,李嘉誠很有家庭責任感。


這之後,舅舅邀請李嘉誠來到自己的鐘表行當學徒。

李嘉誠一開始並不願意,經過母親的勸說,他才到同意。

在鐘錶行,他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從來不以自己是老闆的親戚,而要求特殊對待。

在舅舅的鐘表行工作了幾年,他還是離開了。

他應聘了去一家五金廠工作。

在在這家工廠工作了2年,他就晉升為經理,收入大幅提升,

同時也讓他發現了塑膠業的巨大前景。

與表妹相戀後,他深知無論是家境,還是文化程度,兩人差距太大。

但兩顆心,已經彼此吸引。

為了給表妹莊月明一個體面的婚禮,李嘉誠直到35歲才結婚。

此時,莊月明也已31歲。那個年代,女子到這個年齡還沒結婚,實屬罕見。

芳心暗許後,她對上門來來提親的,毫無興趣。

莊月明一直拖到30歲還不嫁,她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非李嘉誠不嫁。

1963年,35歲的李嘉誠花費了63萬港幣置辦了一套獨棟別墅作為婚房。

他終於可以給莊明月一個舒適的家,

也可以讓舅舅安心的將女兒交給他。

事實上,在30歲的時候,李嘉誠已經步入富人行列了。

據李嘉誠後來自己說,他在30歲的時候,一年就可以收租1千萬。


從這個可以看出,李嘉誠的確是個深諳人情的人。

他明白,婚姻絕不是你情我願那麼簡單。

要讓舅舅一家看得起自己,不覺得自己是攀龍附鳳,

就只有用實力來證明自己。

莊月明結婚後,就專心在家相夫教子。接連生下兩個兒子。

在那個年代,這個模式非常普遍。

李嘉誠之所以等到35歲才娶莊月明, 與舅舅一家開始不同意這門婚事有關。

畢竟,莊月明是他的親表妹。屬於近親結婚。

而且莊月明在香港大學接受了高等教育,還到日本留學過。

而李嘉誠中學都沒讀完。

文化方面有著巨大的鴻溝。

李嘉誠雖然靠著自己創業,在30歲已經有了不少的財富。

但他沒有馬上向舅舅家提親。

因為他覺得時機還不到。

他需要縮短自己的財富與舅舅家的差距。

需要用時間來證明,自己與莊月明是真的相愛。

莊月明也真的好命,父親是富有的鐘表商人,

丈夫後來也成了華人首富。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去世的時間有點早。當時年僅58歲。

莊月明去世後,李嘉誠也沒有再娶。

只是有一個紅粉知己,兩人在一起感情很好,但沒有結婚。

這樣一來,可以保證李嘉誠的財產都屬於兩個兒子。

(當然,他會贈於女友周凱旋一些財產,但那相對於整個財產來說,占比非常小)

莊月明去世後,李嘉誠對岳父岳母依然很尊敬。

莊月明是1990年1月1日去世的。

5年後,1995年10月,莊月明的父親莊靜庵在香港去世。

李嘉誠當時帶著2個兒子,一起在岳父的靈堂,守靈7天7夜。

其實,按照習俗完全無需守靈7天7夜。

他這麼做,完全是出於自願。

也是表達自己對舅舅一家當年對自己的幫助的感激之情。

也是代替亡妻來送父親最後一程。

當時,李嘉誠的生意已經做得很大了,而他卻完全放下公司的事7天,完全守在岳父的靈堂。

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許多人的親兒子也不見得能做到這一點。

2002年,莊月明的母親莊邱碧雲在香港養和醫院去世,享年93歲。

岳母人生最後一段時間,住在養和醫院裡,李嘉誠與兩個兒子幾乎每天都到醫院探望。

老人合眼的最後時刻,李嘉誠父子三人也在身邊。

他對岳父岳母的「孝」,可見一斑。

李嘉誠的母親莊碧琴去世得比較早。

1986年,李嘉誠母親莊碧琴去世。享年90多歲。

李嘉誠為了幫母親超度,捐資210萬,修建了潮州市開元鎮國寺。

(1986年在內地,210萬是一筆巨資。)

莊月明去世後,李嘉誠為香港大學捐助了莊月明樓。(因為莊月明曾在香港大學就讀)。

雖然這棟樓的設計後來又一些說法,但至少證明李嘉誠對妻子的懷念。


14歲就幫助母親一起養家,把上學的機會讓給弟弟妹妹,

母親去世後,李嘉誠捐資修建寺廟,也體現了他的一片赤誠之心。

而岳父去世時,李嘉誠帶著兒子守靈7天7夜,也足見他對岳父的感激與尊重。

岳母最後住院的那段日子,李嘉誠和兒子,也給了老人家最後的溫暖與關懷。

論「孝」,李嘉誠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最好的詮釋。

他的孝,絕不是裝出來的。

而是發自內心的。

這種孝,激勵著他努力用正當手段去創造財富,給家人創造好的生活,然後回饋社會。

也許正是他的孝,讓他一直財運亨通,諸事順利。

當年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被綁匪綁架(具體時間:1996年6月)。

李嘉誠沒有選擇報警,給了綁匪10億港幣。

當時,綁匪張子強親自到李嘉誠的豪宅,他擔心李嘉誠家中有警察,但李嘉誠說:

「我做了一輩子的生意,沒有什麼特別成功的經驗,但有很深的體會,就是做人做事要言而有信。如果不信,我領你看看。」

他還帶張子強參觀了別墅的上上下下,證明家裡沒有其他人。

在綁匪拿到錢後,他還好心提醒綁匪從此要收手。

但綁匪沒有聽他的,後來又頂風作案,2年後被抓獲,被執行了死刑。


李嘉誠的財富,一部分歸功於他的商業頭腦,一部分也歸於運氣。

他精準猜准了塑膠行業的爆火時期,以及地產行業蓬勃發展的機遇。

在經商方面,李嘉誠做到了華人首富。

在做人方面,李嘉誠可謂是一個典範。

儘管莊月明的死因有一些疑雲,但心臟病猝死的案例,並不是少數。

他後來一直沒有再娶,除了有周凱旋這個女友外,也並沒有傳出什麼緋聞。

在富豪里,他在感情方面,算是相當收斂而克制的。


有句話是: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這兩點,李嘉誠都做到了。

在商人中,能在感情方面,做到像他那樣的少見。

在孝敬雙方長輩方面,能做到他那樣的,也不多。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