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內幕》,麥兆輝聯手郭富城,能否跳出單飛乏力的怪圈?

唐淚 發佈 2024-03-10T10:23:17.934120+00:00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如果沒記錯的話。郭富城拍完合作爾冬陞的《臨時劫案》,就接到了麥兆輝的邀約。也為這部《內幕》,延遲了另外一部電影的檔期。這當然是他們的首次合作。但二人有兩個非常相似、也異常有趣的地方。亦即錯失了香港電影最後的黃金年代。以及「單飛乏力」。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如果沒記錯的話。

郭富城拍完合作爾冬陞的《臨時劫案》,就接到了麥兆輝的邀約。

也為這部《內幕》,延遲了另外一部電影的檔期。

這當然是他們的首次合作。

但二人有兩個非常相似、也異常有趣的地方。

亦即錯失了香港電影最後的黃金年代。

以及「單飛乏力」。

郭富城在1989年就參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次年在華語樂壇大紅。

前三張普通話專輯皆熱銷破百萬張銷量,於1992年返回香港發展,又創下普通話精選集和首張粵語專輯皆破六白金銷量的空前紀錄,遂封天王。

但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

他在粵語歌壇的根基尤其薄弱,這非常致命,再加上合約問題困擾,幾乎成了華星唱片的棄子,進而就表現為早期獎項上的不利。

所以自1993年轉投華納唱片開始,他就決絕轉型,甚至因此不惜放棄早前在華語樂壇打下的大好江山,同時開始大幅削減電影作品,從1994年開始至1999年,僅上映過五部個人電影,且其中有三部都是小眾文藝類型。

結果除了一部《風雲雄霸天下》,很多人就不再有對他九十年代電影的印象。

直接後果,就是錯過了香港電影最後的黃金年代。

當然,郭富城的偶像力毋庸置疑。

比如在2000年,片商同年度為他投資了兩部大製作電影,一部是《公元2000》,另一部是《雷霆戰警》,這在當年都算得大手筆和罕見現象。

但為何又說他「單飛乏力」?

昔年曾有新聞,講他經常「推戲」。

換句話說,如果仔細看一下他的作品目錄,會發現一個非常奇特的情況。

作為一個典型的商業偶像,商業動作類型電影的數量,居然占不到其作品總數的二分之一,這與香港影壇其他偶像派演員,形成了一個鮮明對比。

但隨之而來的,是所謂「單抗不過億」的譏笑。

其實有一說一。

即便拍了大量商業電影的劉德華、古天樂和甄子丹,在「單抗過億」這個問題上,也並不容易。

比如劉德華在2004年參演《天下無賊》和《十面埋伏》,皆以破億的成績位列內地年度票房榜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古天樂首次破億的電影是2009年的《大內密探零零狗》,甄子丹首次破億的電影則是2008年的《畫皮》。

但以上述電影為例,除了古天樂,其他兩位可能都談不了「單抗」這個概念。

而香港電影真正進入「破億」年代,是在2010年之後。

同時伴隨的是內地電影票房井噴。

港片則一路從《葉問2:宗師傳奇》、《槍王之王》到《新倩女幽魂》、《竊聽風雲2》、《寒戰》、《風暴》,再從《掃毒》、《盲探》、《葉問3》、《寒戰2》到《澳門風雲3》、《無雙》、《掃毒2》、《葉問4》、《拆彈專家2》和《怒火·重案》。

十年時間裡,香港電影的內地票房從一億層級攀升至突破十億。

郭富城破億了嗎?

那是當然。

《寒戰》2.54億、《全民目擊》1.81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10.46億、《道士下山》4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12億、《寒戰2》6.78億、《西遊記女兒國》7.15億、《無雙》12.74億,再加一部《秘密訪客》2.15億。

這個票房成績實際上已經非常強悍。

但如果以所謂的「單主角」來衡量,可能就只剩下《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西遊記女兒國》和《秘密訪客》三部電影。

在路人身份來看,某些群體對郭富城實在有些苛刻。

雙雄式高票房作品,雖然郭富城是大男主也不算,單主角的高票房作品,說占了IP的便宜也不算,盡抓住小眾類型電影的低票房不放。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郭富城在接片路線上確實有可供斟酌之處。

比如最典型的問題,是商業片數量嚴重不足,進而在大眾印象里,會有其影片娛樂性較差的慣性認知,所以如果沒有強硬的質量做後盾,他的電影票房就很難上到高位。

關於這一點,《破局》和《密戰》就很有代表性,最近的《斷網》也同樣典型。

換句話說,他在求新之餘,或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娛樂性問題,畢竟就觀影而論,娛樂性不可或缺。

而大製作,通常又需要以雙雄組合來分攤風險,以及加強影片的吸引力。

所以這或就是「單飛乏力」的真相。

1993年有一部電影,《天若有情2之天長地久》。

陳木勝作品、郭富城主演。

電影中有兩個副導演,其中一個就是麥兆輝,另一個則是三年後與郭富城合作《浪漫風暴》的梁柏堅,而麥兆輝又在這部電影裡客串出演了一個交通巡警。

1998年,麥兆輝開始獨立執導自己的第一部電影《追兇二十年》。

毫無水花。

直到2002年編劇並與劉偉強聯合執導《無間道》,方一躍成名。

但他不僅與郭富城一樣錯過了香港電影最後的黃金年代,同時又開始了「單飛不力」的生涯。

復盤來看,在《無間道》之前,他已經連續執導了五部電影,雖然與類型的小眾有關,但無論商業表現還是品質口碑皆無所獲。

而在其後,除了繼續與劉偉強聯合執導《無間道3》和《頭文字D》、《傷城》,又與莊文強組隊,拍出了《大搜查》、《竊聽風雲》、《關雲長》和《聽風者》,這幾部電影不能說冠絕群雄,但絕對可圈可點。

再看其單飛作品,撇開早期五部電影,中後期有《賊狼》和《廉政風雲》,同樣乏善可陳。

不提大片不斷的劉偉強,其搭檔莊文強,已經憑第二部單飛作品《無雙》一飛沖天,第三部獨立執導作品《金手指》也聲勢浩大,正蓄勢待發,對比而論,麥兆輝當然就顯得黯然失色。

而電影《內幕》,已經是麥兆輝的第八部單飛作品。

單抗論未必合理。

因為決定票房的因素並不單一。

而香港電影,或將迎來步履維艱的未來。

《內幕》將會如何?

惟靜候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