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西瓜」危害有多大?年營收20多億的硒砂瓜,為何局部禁種?

魚缸裏的假山 發佈 2024-03-11T00:04:02.317315+00:00

與普通西瓜不同的是,它生長在石頭縫裡,因此被稱為硒砂瓜。由於個大、瓜甜等優勢,曾一度為旱區農民創造了可觀的收入。

在我國西北戈壁地區,有一種特殊的西瓜,被稱為「硒砂瓜」、「壓砂瓜」、「戈壁西瓜」或「石頭縫裡長出來的西瓜」等。與普通西瓜不同的是,它生長在石頭縫裡,因此被稱為硒砂瓜。由於個大、瓜甜等優勢,曾一度為旱區農民創造了可觀的收入。但為什麼硒砂瓜會被局部禁種呢?其危害有多大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在中國西北的很多戈壁地區,存在很多天然的環境問題導致無法進行種植,例如由於降水量非常有限,土地缺乏水分,難以滿足植物的需求。因此,種植作物需要依賴於人工灌溉或者運輸水源,這增加了種植成本和管理難度。沙漠地區氣溫高,空氣乾燥,日照時間長,這對植物生長和發育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高溫還會導致土壤水分的蒸發加快,使土壤乾燥,增加了植物生長的難度。另外這些地區的土壤通常質量較差,缺乏養分和有機物質,土質也較為鬆散,難以固定根系。常年風力較大,沙塵暴頻繁,容易造成作物受損,影響產量和品質。

但是中國農民從不輕言放棄,很快摸索出了一套旱地種瓜法,成功種植出了大量的優質硒砂瓜。他們在土壤層覆蓋一層10~15cm的沙子和礫石,從而達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防風化固沙,提高地溫、蓄水、保墒、減輕病蟲害危害的作用,成功的種出了大西瓜。

這種硒砂瓜優點眾多,它們由於生長在富含硒元素的砂土中,其含硒量比普通瓜果高出數倍,而且硒砂瓜肉質細嫩,汁多味美,清甜爽口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水果。硒砂瓜個頭大,單個瓜果可達到30多斤,甚至更大。它們保鮮期相對較長,可達50天以上。

硒砂瓜對環境的適應性強,能在貧瘠的砂質土壤上生長,即使缺少水源和肥料,也能保證相對穩定的產量。因此,硒砂瓜很快成為中國西北戈壁地區農民重要的收入來源。

2002年起,很多地方規模化種植富硒沙瓜,轉型為國內最大的連片生產基地。 沙瓜雖然一年只能種植一次,但生長期很短,只有三個月,每畝地可出800-1000株左右,畝產沙瓜3000-5000公斤左右。 記錄的最高產量為 73924.5 公斤/公頃。 普通西瓜價格在每公斤0.8-2元之間,富硒沙瓜每公斤1.5-4元左右。 以30公斤的普通瓜重計算,一個瓜的售價高達45-120元。 僅在寧夏中衛市,就有近百萬畝土地用於種植沙瓜。

2008年甘肅慶陽市西峰區農民通過種植硒砂瓜增收,其中一名農民靠種植硒砂瓜年收入達到了50多萬元人民幣,成為當地的「硒砂瓜大王」。同樣,新疆伊犁地區的一些農民也通過種植硒砂瓜獲得了可觀的收入,據當地報導,2008年當地農民通過種植硒砂瓜平均每畝可增收5000多元人民幣。2019年,當地沙瓜產量達到180萬噸,實現收入超過20億元。

雖然硒砂瓜曾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可觀的收入,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首先,硒砂瓜的種植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容易破壞耕地資源,從而損害生態環境。其次,長期種植硒砂瓜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微生物群落失衡,土地老化,從而影響硒砂瓜的產量和質量。另外,硒砂瓜的種植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這對於本來水資源就匱乏的地區來說,會加劇當地土地的荒漠化。綜上所述,雖然硒砂瓜有很多的優點,但為了保護環境和土地資源,有些地方必須限制或禁止硒砂瓜的種植。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很多地方已經開始限制硒砂瓜的種植,並逐步將其禁種。雖然這對當地農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也為保護環境和生態做出了貢獻。此外,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尋找其他適合沙漠環境種植的作物,以保障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戈壁西瓜」是一種特殊的硒砂瓜,由於其特殊的種植方式和優越的品質而備受關注。但是,它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對沙漠環境的影響。因此被局部禁種以保護環境和生態。

雖然硒砂瓜的禁種給當地農民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但也為當地的環境和生態做出了貢獻。在未來,當地政府應該積極探索其他適合沙漠環境種植的作物,以保障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