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緬甸果敢:往日漢字國門已被更換,現使用緬文已成主流

通政司知事 發佈 2024-03-12T00:38:12.585794+00:00

這片土地現雖屬緬甸,但這裡的居民一開始說的是帶有雲南特點的普通話。唯一流通貨幣是人民幣,車牌號命名方式也與中國一模一樣,就連國門上的標語,都採用的是中國漢字。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在中國與緬甸之間的撣邦高原上,存在著一個特殊的自治區。

這片土地現雖屬緬甸,但這裡的居民一開始說的是帶有雲南特點的普通話。

唯一流通貨幣是人民幣,車牌號命名方式也與中國一模一樣,就連國門上的標語,都採用的是中國漢字。

這裡,就是被稱為「小中國」的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以下簡稱果敢)。

不過在2009年以後,緬甸政府逐漸對果敢大力推行緬文、緬語,曾經寫在國門上的漢字,如今也已經被緬文取代。

既然果敢最初就使用中國漢字,緬甸政府為何執意要禁止?果敢與中國又存在什麼關係,為什麼會充斥濃郁的中國元素?

這還要從它內部的紛爭開始說起。

難收回的統治權,紛爭不斷

果敢自古是屬於中國領土的,雖然曾經建立過脫離中國王朝統治的政權,卻最終被明朝納入版圖,成為雲南的一部分。

由於果敢地處邊界,中央政府的沒有精力和時間進行統一管理。

從元朝開始,果敢便採用土司(果敢最高統治者)自治的制度,果敢當地的武裝力量則被當作邊防軍的一部分。

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後,英國對外殖民的腳步踏上緬甸這片土地,付出了幾十年的時間,最終獲得了緬甸的控制權。

這時的果敢隸屬於清政府,且已經形成了健全的自治制度,更掌握了來自清朝的先進農業技術,綜合實力遠超緬甸其他地區。

英國殖民者看上了果敢的地區的綜合實力,多次用各種手段拉攏果敢土司(果敢最高掌權者),卻都遭到了果敢的拒絕。

最終,英國只能在1894與清朝的談判中,將果敢劃入清朝國土。

三年之後,英國強迫清政府將果敢劃入英屬緬甸的版圖。

從這之後,果敢便徹底被分出中國領土,其間有過幾次重回祖國的機會,卻因為時局不穩沒能成功。

雖然脫離了清政府,但果敢的管理制度並沒有改變,依舊是保留原有的政治、經濟、文化體系,土司依舊具有果敢地區的絕對統治權。

更重要的是,雖然此時的果敢歸屬於緬甸,但緬甸並沒有得到果敢人的認同,自然也沒有獲得對果敢的控制權。

這時的果敢,是從清朝被迫劃給緬甸,卻有獨立於這兩個國家之外的特殊自治區。

沒過多久,日本入侵緬甸,要求果敢土司楊文炳向日本效忠。

也就是在這時,楊文炳先後向英國和中國求助,希望能重歸中國。

只可惜受到戰爭的影響,楊文炳的願望並沒有實現。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楊文炳遊走於中、日、英三國之間。

一直到二戰結束,日本和英國撤軍,緬甸擺脫殖民者的控制宣告獨立,果敢的危機也隨之解除。

當慣了土皇帝的楊文炳不想受到管制,於是一改往日的態度,帶領果敢地區加入緬甸版圖,並為果敢人民爭取到了緬甸聯邦的合法權益。

不過將果敢劃入緬甸,是清政府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新中國成立之後,果敢到底歸屬於緬甸還是中國,還要兩國之間繼續商討。

1960年,經過中緬兩國的商談,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的精神,中國同意果敢繼續留在緬甸版圖。

這也就意味著,果敢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緬甸擁有了對果敢的合法統治權。

但為了徹底掌控果敢,緬甸政府重拳出擊,廢除了果敢一直以來的土司制,並派出政府軍接管果敢。

可令緬甸政府沒有想到的是,接管果敢這一仗,先後打了70多年才贏得最終勝利。

紛爭不斷,果敢王退出歷史舞台

自從清朝以來,果敢土司一職一直由楊氏家族世襲罔替。直到1965年土司制度廢除,楊氏家族才結束對果敢的統治。

不過在楊家長時期的統治中,果敢人民一直對緬甸政府沒有太多感情。尤其是在世界大戰爆發時,果敢人為了抵禦外敵,建立了強大的武裝力量。

等到緬甸獨立後,本土原住民逐漸形成種族主義思想,對其他包括果敢在內的少數民族大都抱有敵意。

所以在緬甸強勢派軍隊入駐果敢後,即便楊氏家族土崩瓦解,但殘留的武裝力量及民眾,紛紛挺身而出對抗緬甸政府。

不到五年的時間裡,緬甸政府軍就被迫撤出果敢。帶隊打贏政府軍的人,就是被稱為「果敢王」的彭家聲。

政府軍接管果敢後,土司楊鎮材的下屬彭家聲揭竿而起,帶著支持者發動起義。

起義失敗後,彭家聲撤出果敢。帶著隊伍以打游擊的形式對抗政府軍。

1968年,緬甸共產黨(以下簡稱緬共)前往緬北後,彭家聲帶領自己的武裝部隊加入緬共,並在緬共的幫助下重新奪回果敢,成為果敢的最高統治者。

蘇東劇變後,彭家聲敏銳地察覺到緬共已經無法為自己提供幫助,立即脫離緬共組織,建立了果敢同盟軍,繼續與緬甸政府分庭抗禮。

眼看彭家聲的地位越來越高,無可奈何的緬甸政府只能接受現實。

1989年,果敢同盟軍與政府和解。

其轄區被中央政府劃為撣邦第一特區,彭家聲兼任特區政府主席,緬甸中央政府僅在當地派駐少量行政、教育人員,允許果敢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之後十年的時間裡,彭家聲雖然被奪過一次權,卻最終在友軍的幫助下重回果敢,繼續以果敢王的身份治理果敢。

直到2009年,緬甸政府軍以毒品和槍枝為漏洞,強勢打破果敢與政府之間的平衡。

並與彭家聲的果敢同盟軍發生流血衝突,最後將彭家聲驅逐出境,緬甸政府才再次獲得果敢的統治權。

之後緬甸政府又將同盟軍改編為邊防部隊,並派出緬甸軍官深入軍營,以便對其進行改造,實時掌握軍隊動態,防止叛變發生。

原以為解決了所有果敢地區的武裝力量,就可以迅速掌控果敢,可現實並非如此。

雖然表面上統一了果敢,但內部卻時常爆發各種衝突,果敢人民與緬甸之間仍有裂痕。

緬甸政府認為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果敢人的源頭尋求答案。

人口結構,特殊的中國情結

從漢朝開始,中國的軍隊就已經踏入過緬北地區。直到蒙古騎兵征服緬北後,土司制度也隨之誕生。

清朝時期,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復國失敗逃入緬甸,後被緬甸王交給吳三桂處死。

其部下楊高學帶著其餘叛軍逃亡到現在的果敢地區,以打游擊的方式不斷侵擾清軍。

時間一長,這支隊伍逐漸發展壯大,並在當地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逐漸形成一個極具規模的組織,同時衍生出具有清朝特點的政權。

為了解決這個邊境線上的敵人,清朝政府採用懷柔政策,將這支反賊招安為具有合法身份的邊境百姓,命楊高學為當地土司,其後代需世代守護清朝邊境。

從這之後,果敢正式登上歷史舞台,而果敢人的主體,正是當初逃到這裡的叛軍及其家屬。

在楊氏家族擔任土司的過程中,依靠著清朝提供的種種便利,果敢地區不斷擴大,開墾的土地也越來越多,人口成倍地增長,實力自然不斷壯大。

不過現在的果敢人並非都是這支軍隊的後裔,在這前後,果敢一共迎來了五次大規模的人口流入。

早在漢朝「南方絲綢之路」高度發展時期,一些馬幫就帶著家眷到達果敢地區,並最終選擇在這裡安家落戶,與往來商隊互通有無。

明朝末年,受到戰亂的影響,一些應天府的軍隊前往雲南平亂,許多百姓也來到雲南避難。

沒過多久,一部分人選擇再次遷徙到果敢定居,遠離中原。

所以在楊高學率隊逃難之前,果敢就已經生活了許多中國同胞。只不過這裡處於清朝和緬甸的邊境,所以管理相對鬆懈,沒有系統的管理體制。

直到楊高學被任命為果敢土司,果敢才終於步入正軌,走上高速發展時期。

等到日本入侵緬甸後,西方援助物資的必經之路被切斷,國民黨立刻組織遠征軍入緬作戰,結果因為友軍之間配合生疏,被迫後退到印度休養生息。

也正是因為這次遠征軍的失敗,許多國民黨官兵只能留在果敢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國民黨部分殘軍不甘失敗,率隊逃亡到果敢,以便重整旗鼓反攻大陸。

緬共成立後,中國派出相關人員前去支援,最後也留在了果敢。

從漢朝馬幫到緬共,前後一共六次大移民,發展成為現在的果敢人。

但不論是哪個時期的移民,本質上都是中國人,內心對祖國也都充滿美好的嚮往。

所以從果敢政權誕生之初,果敢人就一直保持著中國人的生活習慣。

不僅使用人民幣,車牌號命名方式也與中國一模一樣,就連國門上的標語,都採用的是中國漢字。

甚至有些出生在果敢的華人後裔,從小接受的就是中國教育,潛意識裡也一直將自己當成中國人。

即便是果敢先後淪為英國和日本的殖民地,果敢內部也都是按照以往的方式由土司管理。

所以當果敢被劃入緬甸後,果敢人對緬甸政府並沒有歸屬感。再加上果敢人民一直在反抗殖民者的壓迫,擁有極強的獨立精神及強大的武裝力量。

哪怕經歷了土司制被廢除、果敢王被驅趕、政府軍正式接管果敢,也沒能獲得果敢民眾的好感。

為了讓果敢徹底融入緬甸,緬甸決定讓果敢學習緬甸文化。

果敢現狀

自從2009年開始,緬甸逐漸開始在果敢退行緬文、緬語。

到了2015年,緬甸政府正式推行緬甸文化,要求學校必須使用緬語教材,授課教師必須用緬語,大街上所有能看到的文字,都要改成緬語。

這也使得曾經隨處可見的中文牌匾消失不見,國門上的「果敢國門」的文字也由中文變成了緬文。

不過政府費盡心思推行的緬化,更多的只是浮於表面。

現在的情況是,在政府要求的地方不得不使用緬語溝通。但在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人依舊使用「普通話」。

學生們在學校時讀緬語教材,用緬語寫作業。可到了家中與親人溝通時,就會轉變為漢語,哪怕是果敢電視台的新聞,也都是全程由「普通話」播報。

另外自從同盟軍與政府軍開戰以來,果敢地區的經歷就受到嚴重影響。一些外商擔心自身的安全與企業發展,紛紛撤資逃離。

更重要的是,當英國打開緬甸大門後,種植鴉片就成了果敢人依賴的賺錢方式。

尤其是在曾經的戰亂年代,不論是土司還是彭家聲、亦或是撤離到果敢的國民黨軍,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曾加大種植力度,這也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雖然彭家聲後期發布了禁毒聲明,但嘗到甜頭的人經常鋌而走險,引發了流血事件。

與此同時,博彩行業又紮根在果敢這片土壤,迅速發展成一套成熟的產業鏈,獲得了「小澳門」之稱。

除了毒和賭以外,詐騙同樣是隱藏在夜幕下的一匹餓狼,不僅欺騙錢財,一旦被騙至果敢,被害人的生命也會受到嚴重威脅。

結語

不論對於哪個國家來說,只有民族融合、國家統一,才能發展壯大,給人民帶來安定的生活。

至於以後的果敢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誰都無法預料,只能靜等最後的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