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力下筷子之前能忍,下了筷子還能注意吃相,鄧綏值得我們學習

老易說史 發佈 2024-03-12T02:14:51.442045+00:00

太后執政在歷史上比比皆是,但是東漢特別多,在東漢195年的時間裡,先後有六位太后執政。在這一群太后天團之中,口碑最差的是梁太后,這個敗家娘們可以說是憑一己之力把夫家的那點家業攪合得隨時隨地都要破產了。

太后執政在歷史上比比皆是,但是東漢特別多,在東漢195年的時間裡,先後有六位太后執政。她們分別是:竇太后、鄧太后、閻太后、梁太后、董太后、何太后。

在這一群太后天團之中,口碑最差的是梁太后,這個敗家娘們可以說是憑一己之力把夫家的那點家業攪合得隨時隨地都要破產了。評價最高的則是鄧綏鄧太后,歷史上對她的評價是興滅國,繼絕世,這個評價是不是不明覺厲,和儒家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不是有異曲同工的味道?

那麼,這麼一個傳奇女子,就是簡簡單單的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這麼簡單嗎?她有沒有她鮮為人知的立體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剖析她這傳奇的一生吧!

鄧綏出生在一個貴不可言的家庭,記住是貴而不是富,她爺爺就是光武帝劉秀的好哥們兼左膀右臂鄧禹,她爸叫鄧訓,雖然只是一個護羌校尉,但這不礙事。她那些伯伯們,都很給力,鄧震是高密侯、鄧襲是昌安侯、鄧珍是夷安侯、鄧鴻官至度遼將軍、行車騎將軍。這孩子從一出生就具備輕輕鬆鬆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的條件。

但是,出身好只是一個基礎,而不能作為最終的結果,你鄧綏出身再好,很多事情上,還得靠你自己有天賦、有能力,不然家族背景即使給保送到某個高級平台,你也不一定能有所建樹的。

鄧綏有天賦嗎?相當有,她的天賦就是明事理、通人情。

據說,鄧綏從小就是一個美人胚子,深得祖母喜愛。五歲時,有一次祖母給她剪頭髮,但老人因為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所以就沒把握好分寸,不小心把她的額頭刺破,剪完頭髮,不知情的老人心滿意足地走了。

後來,她媽跑過來一看,只見她額頭在流血,便問明了情況,然後心疼地對她說:「額頭都被刺破了,你咋就知道喊疼呢?」

鄧綏怎麼回答的?她說:「額頭都刺破了,不痛那自然是假的。但是您要知道,祖母給我剪頭髮,那是疼愛我呀,我要是喊疼,不就是做實了祖母好心辦壞事的事實嗎?那樣,祖母的不就心裡有點不痛快或者內疚了?」

看看,多懂事的小孩!

看看,這是一個正常的五歲小女孩的狀態嗎?

鄧綏這種表現放到一個五歲女孩身上,說得好聽點叫從小就善解人意、深明大義,這是天賦。但是說得不好聽點,這就叫早熟,違背了正常的人性邏輯,跟後世的孔融讓梨一樣的。

天資聰慧且家境優渥的鄧綏,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六歲能讀《史書》,十二歲精通《詩經》、《論語》,才女的名號自此被叫響。

也正是因為鄧綏如此野蠻地向上生長,所以她父母有什麼事,都會主動和她商議。

只不過,好景不長,將她視為掌上明珠的父親鄧訓於永元四年(公元92年)去世了。這一年,她12歲。

也正是這一年,虛歲13的鄧綏獲得了參加後宮選秀的資格和機會。但因為父親剛剛去世,她必須為父守孝,所以就放棄了這次機會。

東漢是一個以「孝」治國的朝代,大家看看東漢那些皇帝的諡號和廟號,一般前面都加了一個「孝」字就知道了。鄧綏這種身體力行弘揚孝文化的舉動,再次幫助她在周圍的圈子裡打響了名聲。

守孝期滿之後,經家人調教和安排,她再次參加了後宮選秀,並順利進入漢和帝的後宮。

後宮之中,步步驚心。鄧綏進入後宮之後,她最大的對手和敵人不是別人,就是她的外甥女陰皇后。

陰皇后也是出身名門,是開國皇后陰麗華的後代。但是這個女同志啥都好,就是氣量太狹窄了,脾氣太暴躁了,腦子太簡單了。她一看自己的姨媽鄧綏進宮了,而且好像還深得漢和帝的寵愛,便妒火中燒,老是給鄧綏找茬。

舊愛和新歡干架,最敏感的是誰?自然是她們中間那個男人。

漢和帝本就因他媽竇太后和竇家曾經隻手遮天過而對強悍的女人很敏感,於是,陰皇后的種種悍婦言行讓他對陰皇后越來越不感冒了。

陰皇后沒有搞清楚漢和帝喜歡什麼樣的女人,或者搞清楚了也不願意去委屈自己。但鄧綏搞清楚了,也願意委屈自己。

所以,陰皇后越是咄咄逼人,鄧綏就越是楚楚可憐。

每次在大型宮廷聚會中,後宮那些妃嬪個個都精心裝扮,希望能吸引漢和帝的注意。她們都不知道啥叫同質化競爭,啥叫出奇制勝。只有鄧綏一直都是素衣素裙,我看著你們表演,然後也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麼是「天生麗質難自棄」。

尤其是她永遠不會跟陰皇后撞衫撞色,至於她是怎麼做到的,大家自行去腦補,背後不下功夫能行嗎?

如果某一個場合,陰皇后和她同時在場,陰皇后坐著,她就站著;陰皇后站著,她就蹲著;陰皇后蹲著,她就跪著。看看,人家把姿態放得多低,多知道合理地出讓優越感。

據說,陰皇后的個子偏低,所以如果她們同時站著,鄧綏就會用半蹲的姿勢來襯托陰皇后的身材修長。累不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須讓陰皇后覺得我比她低一等,得滿足她的虛榮心。

有時候,漢和帝也會單獨召見她倆,陰皇后不說話,她絕對不先說;你是大我是小,我不當出頭鳥。

有一次,鄧綏那種思念家人的愁緒被漢和帝知道了,於是便特許她家人來宮中探望。她怎麼回應漢和帝的?她跟漢和帝說:「咱難受是難受,但這是小事,我怎麼能因為這點小事讓陛下為我壞了規矩呢?這不是給陛下招黑嗎?沒事,我忍忍就過去了。」是不是絕絕子的回答?

後來,漢和帝越來越喜歡鄧綏,於是經常想和鄧綏徹夜探討人生。鄧綏又是一番推脫,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我怎麼能獨享聖寵呢?得讓姐妹們雨露均沾呀!

這樣的鄧綏和相對比較急躁、驕傲、蠻橫、善妒的陰皇后,如果你是漢和帝,你會更喜歡誰?

所以,隨著鄧綏越來越受寵,陰皇后越來越怒不可遏,行為和言語都越來越極端。據說有一次,漢和帝病重,陰皇后沒表現出難過憂慮,反而很興奮,並狠狠地說:「我得意,不令鄧氏復有遺類。」

陰皇后這麼想也不是在信口開河,若漢和帝真的就這麼掛了,她到時候就媳婦熬成婆,成了太后了,還真有這個能力去報復鄧綏。

但是一個人在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時候就開始嘚瑟,一般都不會好結果的。

陰皇后這番話,最終被一個平時比較支持和感激鄧綏的侍女給帶到鄧綏耳中了。

鄧綏一聽,很絕望。自己最大的靠山馬上就要倒了,未來的BOSS又準備對我全家趕盡殺絕,那還不如犧牲我一個來保全全家人,於是便準備喝毒藥自殺。但是,被宮女趙玉給攔下來了。

如果一個一心求死的人都能被救下來,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奇蹟不會發生,漢和帝劉肇的病馬上就好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些事後來被漢和帝知道了。漢和帝會怎麼想?一個無情加絕情,一個痴情想殉情。這和漢景帝當年廢掉栗姬和太子劉榮的情形是不是有點相似?

情況對陰皇后越來越不利!鄧綏這邊穩如狗,陰皇后那邊隨時可能崩盤。

沒過多久,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發生了。陰皇后和她外祖母鄧朱行巫蠱之術被人告發了。

這種觸及皇家紅線的事情必須要好好查辦。於是漢和帝派人調查取證,結果自然是事實確鑿。因此,陰氏被廢黜皇后,陰家和鄧朱家被牽連,死的死,被流放的流放。

後來,陰皇后的父親也因受不了這樣的刺激,自殺了。

陰皇后在被廢一年之後,鬱鬱而終。

陰皇后死了,皇后之位空懸,德貫後宮的鄧綏自然是最佳人選了,於是,鄧綏就此成了漢和帝的第二任皇后,時年22歲。

如果鄧綏的人生就此終止,是不是很多人感覺她多少有點白蓮花的味道?但是,不管怎麼樣,大家要記住,即便你是在演,但是你能演一輩子,那也就不是演了,那是人戲合一,那是級別極高的藝術水準。鄧綏真正讓人欽佩的地方,其實是她當上皇后之後。

一個人如果長期被排擠、不如意,那這個人成功之後,最大概率會去做什麼?絕大多數人都會放飛自我。但是,鄧綏沒有,這才是我真正欽佩她的地方。

鄧綏坐穩後位之後,漢和帝也經常給她送情人禮物,比如賞賜她的親人和家族,但鄧綏每次都是極力拒絕,人家和陛下談感情,陛下怎麼能和臣妾談利益呢?

一個能夠忍住自己的私慾和情慾的人,是相當可怕的,但也是相當招人稀罕的。漢和帝後來簡直感覺有點離不開她了,天天要和她纏纏綿綿繞天涯。

但鄧綏一直都沒有為漢和帝開枝散葉,所以主動從後宮之中選一些年輕漂亮的小姐姐給漢和帝送過去,咱們感情歸感情,陛下您可別耽誤了重要任務。

漢和帝被感動得稀里嘩啦,這小媳婦咋就這麼貼心呢?於是,便多次要給她的娘家人加官進爵,她都委婉推辭了,她的兄長一直都是虎賁中郎將。這個崗位級別不是特別高,但是卻特別重要,是保護皇宮和皇帝的禁衛軍統領,不是親信幹不了的。

延平元年(公元105年),年僅27歲的漢和帝駕崩了。留給鄧綏的是一個生來多病的長子劉勝和一個僅僅一百天的少子劉隆

經過慎重考慮,鄧綏最終選擇了只有百天的劉隆為皇帝,並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理政。不是我不想立年紀大的長子劉勝,主要是因為劉勝身體不好,咱怕他擔不起這千鈞重擔;也不是我非要代理朝政,而是小皇帝啥也幹不了。

結果,劉隆當皇帝之後,僅僅過了220天就夭折了。咱還是一個不滿一歲的嬰兒,天天被抱來抱去抱上朝,寶寶有點吃不消,不玩了,還是找我爹去。

國不可一日無主,鄧綏在劉隆夭折後,又力排眾議立好和帝的侄子13歲的劉祜為帝,史稱安帝,繼續聽政。

別問為什麼還不立劉勝?都是劉家人,分什麼彼此,劉勝身體不好,讓他多休息不應該嗎?再說,這些人都不是我親生的,我有必要厚此薄彼嗎?我只不過是喜歡未成年的娃娃而已,可塑性強嘛。

漢安帝劉祜還算是比較給力,沒讓鄧綏在操勞國事的同時,還老是要考慮要立誰當皇帝的事。但是,在鄧綏去世之前,他也根本不知道真正當皇帝是啥滋味,鄧綏幫他代辦到底了。

但有一說一,鄧綏在處理國事方面還是很有章法的。

比如,延平元年(106年),四顆隕石墜地,37個郡國發生大規模水災,毀壞莊稼。時人認為水災發生原因是陰氣過盛,歸罪於鄧綏專政。 自此,東漢連續六年爆發大規模水災。眼看鄧綏就要被輿論綁架,鄧綏的應對措施是連續十多年打開帝國糧倉賑濟饑民。別動不動給我上綱上線,我是不是一個好人,廣大人民群眾說了算。

比如,永初元年(107年),因為鄧綏不立劉勝,到處又是地震、又是山洪、又是狂風、又是冰雹的,朝中大臣李固認為地震是由於鄧太后「越陰之職,專陽之政」所致;大臣劉向認為冰雹是陰盛陽衰的響應,亦歸罪於鄧太后。 郎中杜根、同時郎、平原郡吏成翊世乃直言進諫鄧太后還政於漢安帝,但都遭到了懲處。所以到了這一年十一月,大司空周章計劃利用群臣對鄧綏的不滿發動政變,誅殺鄧綏的哥哥鄧騭兄弟及鄭眾、蔡倫,廢黜鄧太后和漢安帝,改立平原王劉勝為帝。但鄧綏嗅覺敏感,及時把這件事給鎮壓下去了。

又比如,一直很老實的南匈奴,眼看東漢多災多難,就想渾水摸魚,南匈奴萬氏屍逐鞮單于趁機發兵攻漢,同時烏桓的率眾王無何、鮮卑首領丘倫等也跟著來湊熱鬧。鄧綏當機立斷,派何熙、龐雄、耿夔、梁慬等將領率兵迎擊,最後打得南匈奴單于脫帽光腳來請罪、烏桓降附、鮮卑王親自來朝,並遣120餘部入質漢朝。

總的來說,鄧綏主政期間,基本上還是能做到重用良臣,如楊震、班昭(女)等;能重視教育和科學,蔡倫造紙、張衡造渾天儀都出現在她執政後期;能重視文史,史書《東觀漢記》就是她下令繼續修撰的;能堅持廉政,對官員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嚴禁貪污腐敗;能輕徭薄賦、體恤民情、洗刷冤情、賑災救難、發展農業、興修水利……歷史上對她評價很高,那是實至名歸的。

范曄和司馬光都對她有高度評價:

自太后臨朝,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

每聞人飢,或達旦不寐,而躬自減徹,以救災厄,故天下復平,歲還豐穰。

永寧二年(121年),鄧綏走了,享年41歲,諡號「和熹」。這個「熹」字,是歷史對她一生的蓋棺定論,有功於社稷才稱「熹」。鄧綏主政東漢16年,為東漢王朝嘔心瀝血,她是當得起這樣的評價的。

但是,我們又要聊「但是」了。我覺得大家也不要把鄧綏過於聖母化了,她很光輝,但不代表她真的很純粹。前面的字裡行間大家應該也能讀出點什麼,再舉一個例子,鄧綏不是一直不願意提拔自己人嗎?那麼看看這一連串名單:西平侯鄧廣宗、葉侯鄧廣德、西華侯鄧忠、陽安侯鄧珍、都鄉侯鄧甫德還有身居要職的鄧騭、鄧鳳、鄧豹、鄧廣宗、鄧忠、鄧遵、鄧暢,這些人是怎麼上去的?

當然,這也只是力求客觀一點,對鄧綏來說,其實是瑕不掩瑜的。

最後,既然我們老說讀史是為了以史為鑑,那我們就來看看鄧綏身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吧?

其實我們人有時候有點欲望、套路、圓滑、虛偽、缺點等等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有了這些東西,這個人才會顯得真實。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這些東西當成了個性和習慣,要懂得去區分和克制。

鄧綏肯定是想當皇后的,但她能夠以退為進,這就是她的聰明之處。勢不如人的時候你不忍,拿著雞蛋就硬要往石頭上砸,這不是剛烈,而是蠢直。想吃肉很正常,但是你沒有能力去下筷子時,必須要學會把自己的口水咽回去,別沒有吃到羊肉反而惹到一身臊。

我們現在有很多人,把我行我素當作一種個性在宣揚,我並不反對,但我只想認真負責地告訴大家,只有有資格、有能力的人才能任性。比如你家裡有礦,你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到處看看,這可以是你的個性;但是如果你家裡有垂垂老矣的父母、有嗷嗷待哺和孩子,還有沒有還完的房貸、車貸,你任性試試?

個性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有些人的條件具備門檻很高的兜底能力,所以他們可以無所謂。你要講個性和自由是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來的。

又比如,不服就懟,這種個性酷不酷?但為什麼有些人懟了別人心情愉悅且毫髮無傷,有些人則萬劫不復?不是還是一個自身條件不一樣嗎?

程頤說過:「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量過人者能之。」我們處於逆境的時候,一定要忍字當頭,要三思後行,就算我們覺得自己確實接受不了某些事情,能不能先冷靜地把事情的方方面面想清楚點再做決定。別像陰皇后一樣,受了一點委屈就跟別人要死要活的,還特別喜歡滿世界嚷囔,咋了,害怕別人不知道你憤世嫉俗嗎?

另外,再說一點,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或者地位之後,一定要保持謙和,別毫無克制地去放飛自我。假如鄧綏當上皇后或者太后之後,就開始忘乎所以,她的結局不一定會大相逕庭,但是她的名聲和口碑一定會急劇而下。

我們今天有些同志,但凡口袋裡有兩塊錢,或者是當了一官半職,便走到哪裡都是能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來,放心,這樣的人絕對很難善終,要麼沒有朋友,要麼狠狠跌倒……

能做到面對困境時的從容,也能做到心滿意足時的優雅,這是一種功力。鄧綏就是這樣的高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