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設立的初衷,其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蕭家老大 發佈 2024-03-12T19:22:33.834526+00:00

其實我國早在舜禹時期,就已經有了類似大學機構的記載,後來歷經漢代的「太學」,隋唐至明清的「國子監」,作為最主要的教育機構,在中國古代高等教育舞台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國子監設立的初衷,其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教育和傳承的國度,很多人認為,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起源於中世紀的西歐。其實我國早在舜禹時期(公元前2000年),就已經有了類似大學機構的記載,後來歷經漢代的「太學」,隋唐至明清的「國子監」,作為最主要的教育機構,在中國古代高等教育舞台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太學雖然是我國古代名義上的最高學府,接受太學教育的人多被稱為「國胄」或「世胄」,但因其貴族特點和規模限制,不可能在全國推廣,也無法圓更多人的「大學夢」。由是,「國子監」作為隋唐以後至明清時期最主要的教育機構出現了。

國子監設立的初衷其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太學生源太過狹窄,很多貴族子弟從生下來就已經繼承了祖輩官爵,所以不必再進行額外努力,這就導致太學無法培養出真正的國家棟樑。尤其到了魏晉以後,貴族子弟大多驕橫無知,根本無法承擔偌大帝國的管理工作。所以擴大人才培養範圍,就成為統治者的必然之舉,國子監應運而生。

中國在漢代之後至魏晉已經形成「士族」,所謂「士族」是區別「庶族」而言的,前者是貴族,後者則是平民。士族子弟從生下來就可以得到官職,從進入太學學習到做官是順理成章之事。而庶族除非有特別的功勞,一般不會授予官職,更不會封侯拜將。我國士族制度東晉發展到了頂峰,甚至士、庶兩族互不來往,禁止通婚。

可是,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稠密,僅依靠那一小部分的士族無法做到有效管理,而且我國統一和平的時期遠遠超過歐洲,士族子弟經過幾代的歌舞昇平之後,大多腐朽衰落。擺在統治者面前的就只剩下另闢蹊徑招賢納士這條路,即利用與太學並行的國子監來接納非貴族子弟,通過教育和考察為國家吸收人才。

國子監又稱國子學,自晉代建立後,入學的學生素質較之太學生有很大提高,逐漸發展成為可以與太學中貴族士族相抗衡的政治力量。到了隋唐,科舉制應運而生,更多的平民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參與到國家管理工作中來。

隋唐開始的科舉取士制度,成為國家官員出處的主要來源,國子監逐漸開始超越太學成為宋元明清時期國家最高學府。這個時期國子監的職能除了日常教學外,還承擔著如今教育部的管理國家教學的職責,很多國子監的講師教授,還兼任「國家教育部」的行政職務,如北宋著名學者程頤曾任判西京國子監。

這個時期國子監講授的課程較之以前有所不同,由「六藝」改為「六學」,「六學」是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到了明代科舉改為八股取士以後,國子監課程也相應做出了調整,即研習「四書」、「五經」、「理性大全」以及各式律令等。這就形成了中國古代大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備考。

自科舉制出現,尤其是明代以後,國子監由原本精英教育的基本職能,逐漸轉變為應付科舉考試的備考職能。理由很簡單,國子監和太學不一樣,太學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得到官職,而國子監畢業後還得需要考試,經過淘汰後才可授予官職,中國的應試教育鼻祖應運而生。雖然科舉取士有眾多值得稱讚的地方,但是大學畢竟不單純是備考機構,以應考的心態學習,怎麼能達到培養多方面發展人才的目的呢?因此,自國子監成為「備考培訓機構」開始,預示著我國古代大學與歐洲大學產生差距,至今影響仍在。

自明清開始,一些沒有經過初步入學考試的有錢人家子弟,為了能進入國子監「鍍金」,可以通過交納一定量的粟米免試入學,甚至還可以「函授」教育。這些粟米的數量在一百石至八百石不等。

一開始,「納粟」的數量較高為八百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了,按照明宣宗時期法律規定,死刑犯「免死」只需交納八十石粟米,可想而知,八百石粟米十倍於此,一般人是絕對交不起的。後來,國家為了搞「教育創收」,逐漸將「納粟」數量減為一百石,以達到薄利多銷之目的。

「納粟入學」制度衍生出一系列所謂的「教育創收」行當,到了清代,國子監的「畢業證」甚至可以通過法定渠道買賣。只需先向吏部交納一百零八兩白銀的「護照費」,然後再到國子監交納一兩七錢的「監照費」(手續費)後,即可到手一張如假包換的「學歷證明」。

據史料記載,清代每年國子監創收僅手續費就達到白銀十四萬兩,也就是說,每年有至少八萬名學員,未經考試拿到「畢業證」。實踐證明,以出賣國家教育作為盈利模式的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國子監到了公元1905年,走向沒落,被學部所替代,隨之,消亡的是誕生國子監的封建制度。

(本篇完)

關鍵字: